重生之出魔入佛[上半部]作者:柳明暗
第38节
净涪伸出手去揉了揉有些胀痛的脑袋,也不继续伸手去取了经书,而是转身出了藏经阁,就着黯淡的日光往外走。
推开院门,才抬头,净涪便见五色幼鹿腾地直起身来,后肢猛地蹬地,便往净涪这边冲了过来。可看着这五色幼鹿的冲势凶猛,事实上却不过就是带起一阵风来吹起了净涪的僧袍,并未扑实了。
也正是因此,净涪才不过眯了眯眼睛,并未躲开,而是压下自己陡然升腾的攻击欲望,只袖手在原地站定,任由五色幼鹿扑过来,绕着他快速地转了一个圈。待到五色幼鹿终于停下来,他才稍稍弯下腰去,伸手拍了拍五色幼鹿的脑袋。
净涪纵着五色幼鹿玩闹一阵,便领着它又往药师殿去。
药师殿里,烛火通明,可却是空无一人,连带着贡案上的那本《万药谱》和那尊炼丹炉也不出意料地没有了。
看来,净音是将这两样东西送回妙音寺里去了。
净涪只扫了一眼,便走到香案前,先取了线香点上,cha入香炉中,然后才回到自己先前所在的位置上坐好,拿过侧旁的木鱼,开始完成这一日的晚课。
翌日清晨,结束了早课后,净涪又将五色幼鹿留在了藏经阁外,自己进了藏经阁里,又站在了那一个书架子前。
他掠过昨日已经翻看过的那部《佛说阿弥陀经》,抽取了紧靠着它的另一部经书。
竟然又是一部《佛说阿弥陀经》。
净涪只看了一眼封面,便就翻开书页,又开始认真仔细地阅读经文。
还是那一片黑暗,还是那一豆照明的烛火,同样还是面目模糊跪坐在案前的那个人。
净涪向着那个人合十稽首一礼,又还在他对面的位置上落座。
那个人还是先说经文,再来与他讲解经义。
明明是同一部经文,经文文字都是一模一样,但从他说来,却又能给了净涪另一种不同的感悟。其实要说净涪今日领会到的感悟完全和昨日那篇经文领会的不一样那也不对,细细比较之下,还是能够看得出来这两者确确实实是一脉相传,更多的是一种承前启后的意味。
单就他宣讲的经文已经能让净涪惊奇,但后来他继续讲解的那经文经义却更令净涪惊叹。
昨日这道人影讲解的经义,净涪只听懂了其中三成。可今日的这一场讲解,个中经义内容,净涪竟然听懂了三成二,比起昨日,这番进展令人侧目。不过间隔了一日时间而已,竟然就能有这样的巨大的进步,宣扬出去只怕更多的人不会相信。
可净涪自己也很清楚,他能有这样大的进步绝对不仅仅是净涪自己的原因,还有这个人的一份功劳在。而且这其中,他的作用比净涪自己还要大。
与昨日相比,今日的这一场讲解内容虽然更添几分玄妙,但这个人的用词明显也更直白简练,更通俗易懂。
净涪确实不知道这一部经文和早先的那一部经文成文时间间隔了多远,但他却能清楚地知道这中间跨越的巨大差距。
看着结束这一回经义讲解后又彻底崩散的人影,净涪默然恭敬地再度合十稽首一礼。
果然不愧是清慈禅师。
第134章阿弥陀经
又后一日,净涪完成早课后,却没有像前两日一样往藏经阁那边去,而是去了后山,寻了一处清净的地儿,盘膝静坐。
五色幼鹿紧紧跟在他身侧,见他端坐溪前大石,便也趴在巨石旁,前肢交叠,放于脖颈之下,一双眼睛定定地望着上方的净涪。
溪前清水映照着清晨阳光,给溪边的净涪也添了一层染着金色阳光的清净水光,格外的庄严神圣。
净涪才闭上眼睛,便又猛地睁开,转过头对上五色幼鹿定定地望着他的视线。
五色幼鹿见净涪看着它,高兴地冲着他晃了晃脑袋,嶙峋的鹿角左右摇晃,竟然很是好看。
净涪眯着眼睛看了五色幼鹿片刻,忽然深处手去摊上五色幼鹿的脑袋。五色幼鹿以为净涪是在和它玩闹,也高兴地蹭了蹭净涪柔软的手掌,全然没有注意到净涪的手掌上吞吐的金色光芒。
那金色光芒在净涪的掌心吐出,在五色幼鹿柔软的头顶张开,化作一道符印刻在五色幼鹿脑门处。
在这一道符印作用下,非得净涪同意或者废去符印,哪怕是五色幼鹿动用天赋神通,它也是无法对净涪做些什么的。哪怕是最正常的身体碰触,也在符印隔绝的范围内。
不过这道符印虽然威力霸道,但它的各种限制也都不少。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受此符印者须得对此符印内容毫无抵触。
净涪看着那枚成功印在五色幼鹿脑门上的符印,又看见五色幼鹿那始终依赖信任的目光,眼神不觉有些浮动,却也没有后悔。他收回手,在身前结成法印。
净涪闭上眼睛,观想自己坐于一众比丘中,聆听上首佛陀宣讲经文,而佛陀身后又生有一株枝叶婆娑的巨大菩提树。
识海中,佛身微微一笑,伸手一抓。藏于净涪褡裢玉盒里的那株菩提树幼苗细嫩的枝叶轻轻摇动,一株菩提树幼苗虚影落在佛身手上。
佛身低头看了那株菩提树幼苗一眼,随手将这株菩提树幼苗往他身后一cha。菩提树幼苗虚影根须舒张,扎定虚空,快速生长。不过片刻间,一株巨大的菩提树出现在了佛身的背后,将佛身笼罩在树荫下。
佛身满意地点了点头,阖上眼睛。
净涪观想出来的画像中,那尊高坐巨大菩提树下却始终被一团金色佛光笼罩着的佛陀周身佛光散去,渐渐露出被佛光遮掩了的真容。
看那眉,那眼,那鼻,那唇,分明就是净涪自己的模样。
净涪并不以为怪,神色不动,静等佛陀开坛宣讲。
佛陀高坐上首,唇口不动,却有声音传下。
‘如是我闻……’
竟也是一篇《佛说阿弥陀经》。
初初第一遍,那净涪模样的佛陀不过只是径直诵读经文,未有其他玄妙之处。后第二遍,经文中似乎生出一丝深意,第三遍,第四遍……
五色幼鹿一直专注地凝望着净涪,却忽然发现净涪身上那层由溪边清水映照而成的水光隐隐多了一层亮光。它眨了眨眼睛,再去细看,却又没再找到。它刚才看到的似乎都是错觉。
五色幼鹿转了转眼珠子,却仍倔强地望着净涪,不肯错过他身上的每一丝一毫变化。
果不其然,又过得片刻,那一层亮光又在凭空笼罩在净涪身上。
净涪也不知道经文到底宣讲了多少遍,但在又一次开经宣讲的时候,净涪自皈依起所诵读《佛所阿弥陀经》所产生的所有体悟已经统统融入那一篇经文里。
经文已经生意,顿生异像。
净涪所观想的那一处胜景中,随着上首端坐菩提树的那尊佛陀再一次宣讲经文,出口的声音却化作了一个个斗大的闪烁着金色佛光的文字悬挂虚空。散发着佛光的文字如同普照的大日,光芒绝圣。
而净涪身外的景浩界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上的大日已经慢慢向着天中推移,溪上清水映照的水光不再环绕净涪,可净涪身上的那一片亮光却比先前的水光更光亮,更清净。
饶是如此,上首的那尊佛陀却仍未停下,更未更换另一部佛经,而是又一次向座下诸位面目模糊的大比丘比丘宣讲《佛说阿弥陀经》。
这一次宣讲的《佛说阿弥陀经》似乎又与此前所说经文显化出来的经义不太一样,似乎掺杂了别人的感悟,像是狮峰龙井里混入了西湖龙井,虽然都是一个品种的龙井绿茶,但味道却是实实在在的不一样。
这一次宣讲的经文里,由净涪自己细细听来,那也是大不一样的。
那悬挂在胜景虚空上方的一个个斗大的闪烁着金色佛光的文字轻轻颤动,文字上或有自虚空中蕴生出来的金色佛光附着其上,同样也有金色佛光被轻颤着的文字抖落,消散在虚空之中。
那些自虚空中蕴生出来附着在文字上的金色佛光便是净涪这许多年来在各处听闻诵读的《佛说阿弥陀经》中所带着的其他僧众能与净涪自身感悟交汇相通的体悟,至于那些被文字抖落的金色佛光,却又是净涪这许多年来生出的虚妄认知。
以净涪自身的体悟为底,不断吸纳他人与净涪自身体悟相通的部分作为养分,又不断筛去虚妄部分,最后成形的,就是那彻底取代净涪所观想出来的胜景的那极乐净土。
五色幼鹿只见净涪身后虚空化出无量量光,演化出那座传说中为世尊阿弥陀佛所执掌的极乐净土胜景。
它莫名地心生感应,头低下去,压在自己交叠的两只前肢上,接连呦呦低鸣。也不知是不是这五色幼鹿跟在净涪身边久了,见多了佛门的大德禅师,听多了他们低唱佛号的声音,这几声低鸣的节奏和音节起伏居然和他们唱诵佛号的声音很是相像,更莫名的就多出了几分虔诚。
端坐在菩提树下的那尊有着净涪模样的佛陀伸出手,胜景化作一片金色佛光落入他摊开的掌心,于掌上幻化出一座极乐净土。这座极乐净土才落在佛陀掌心,赫然又在下一刻幻化成一部封面点着金粉的《佛说阿弥陀经》。
佛陀看着这部不断在极乐净土和经书形态中转换的《佛说阿弥陀经》,不在乎自己身后的那一片虚空只剩下他自己与那株巨大的菩提树,提起唇角笑了一下。
净涪识海中的佛身一抖手上拿着的那株菩提树幼苗,净涪观想出来的佛陀和菩提树统统在下一瞬间化作虚无,只得一部《佛说阿弥陀经》落入了佛身手上。
魔神所化的魔珠露出一双眼睛看了那部《佛说阿弥陀经》一眼,倒也没说什么便闭上眼睛,看似沉睡,实则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佛身看了他一眼,视线瞥过自识海中显现出来的净涪本尊,将手里的那部《佛说阿弥陀经》交给了他。
净涪本尊接过《佛说阿弥陀经》,翻开书页,慢慢看去。
这本《佛说阿弥陀经》文字字数其实算不上多,但净涪拿在手里,却沉重得很。翻开书页后,那书页上整齐排列的文字里也同样有无量光汇聚。无量光之后,还有无量功德福德附着。
净涪掂了掂这部经书,心中了然,难怪这么重。
放过经书模样的《佛说阿弥陀经》,净涪心神一动,手中经书化作一片庄严佛土,却正是经书中所描述的极乐净土。
可惜的是,现下被净涪拿在手上的这座极乐净土不过就是西天那座真实无虚的极乐净土的一丝投影而已,而且因为净涪对这部经书的体悟尚浅,他手上的这座极乐净土投影能够借助西天佛国的力量不足千万亿分之一。
净涪将这座极乐净土重新化作《佛说阿弥陀经》,然后一个转身,将这部《佛说阿弥陀经》放入身后的一座四层书架上。
这座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净涪身后的四层书架原本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但这会儿净涪将这部经书放了上去,便不显得那么别扭了。然而净涪才刚刚收回手,那座书架就像它曾经突兀出现的那样悄然隐去踪迹。
将经书放好,净涪便出了识海,才睁开眼睛,便又稍稍侧过头,正对上五色幼鹿的那双滚圆单纯的眼睛。他的视线略略上移,望着那刻印在五色幼鹿脑门的符印。
他定定地看了一会,终于抬起手,手掌在五色幼鹿脑门上的那道符印抹过。等到净涪收回手,那五色幼鹿的脑门上便又是干干净净的了。
这个中的种种思量动作,五色幼鹿全然不知,它见净涪与它亲近,心中欢喜,便更高兴地扬着头上鹿角,呦呦呦地向着净涪不住低鸣,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尽管语言不通,净涪根本不知道五色幼鹿说的都是些什么,可他也没阻止五色幼鹿,任由它自己说得高兴。等到五色幼鹿终于停下来,又等它在溪边喝过水后,净涪才领着它返回普济寺。
第135章衣钵传承
看着下方的那个净涪沙弥领着他的那只五色幼鹿又往普济寺里去,西天东方净琉璃佛国里的清慈罗汉收回了目光,视线一转,落在自己手上轻轻拨动的有如流水一样的琉璃光上。
光芒清澈透亮不带丝毫杂质,清晰地映照出清慈罗汉那眼底真实的笑意。
净涪的前身乃是当日景浩界佛门势力大幅度削减的罪魁祸首之一的皇甫成,这个事实在景浩界出身的一应罗汉金刚里头根本不是秘密。清慈禅师自然也是知道的。
哪怕他修持的是药师道,登临佛国后自然被东方净琉璃佛国之主药师琉璃光如来接引,进入的是东方净琉璃佛国,而不是和其他大部分的景浩界出身僧众一样被世尊阿弥陀佛接引进入极乐世界,他对他们于净涪的态度也有所耳闻。
泰半都是乐见其成,余下的绝大部分都是在旁观。他们都在期待着这位前天圣魔君给景浩界佛门带来的未来。清慈罗汉其实清楚,这位前天圣魔君出身魔道,更曾经对景浩界佛门僧众下手。可谓是颇费心机,手段百出。其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一个例子,莫过于净栋这位现下的天静寺一众沙弥公认的大师兄叛出佛门投身魔道实践。他会叛出佛门,成为青年一辈中颇有声名的佛魔,就是这位天圣魔君的手笔。可哪怕如此,清慈罗汉以及其他景浩界出身的罗汉金刚,对于这一位天圣魔君也没有多大的恶感。
听上去似乎很荒谬,很不可思议,但事实上,这才是真相。不然,真当佛门群魔辟易的说法是假的吗?真当佛门的衣钵是谁都可以继承的吗?哪怕是曾经被佛陀标记要在未来成佛的魔王波旬,那也是在天命终了堕入地狱,经历无量大劫时间后才成佛的。而天圣魔君皇甫成呢?他不过就是轮回里走了一遭,连记忆都完好无损地保留着,便能皈依佛门承接衣钵!看看现在还在地狱中挣扎赎罪的魔王波旬,再看看现在景浩界里的沙弥净涪,他们两者间的差距之大,甚至都无法用恒河沙数来衡量。
其实说起来,不仅仅是清慈罗汉乃至西天佛国里的其他景浩界出身的罗汉金刚,便是一直和天圣魔君对峙抗衡的他,清慈罗汉瞟了一眼下界里正在山巅演练剑式的左天行,怕也是一样的感觉。
哪怕曾经站在对立立场的他们,也未曾对他生出持久乃至不断沉淀积累的恶意怨毒,这位前天圣魔君的风采简直令人惊叹。
清慈罗汉笑了一下,额间眉心处那一只金色的佛眼轻轻地眨了眨。
其实说风采也不对,真正能让他们这些罗汉金刚对他另眼相待的,其实是因为这位前天圣魔君自身交缠的因果链。比起其他人,哪怕是他们佛门的弟子,身上那交缠错杂得让人看着就眼睛生疼的因果链,这位前天圣魔君可就要干净多了。更何况他虽然出身魔道,踏着万千魔修的血r_ou_走上巅峰,但他身上除了怨气戾气之外,同样也存在着功德。他的那功德甚至囊括了天道功德和人道功德,简直堪称魔门奇葩。
是以,根本不需要任何言语去阐说描述,只需睁开佛眼一看,他们这些身在西天佛国的佛门弟子便不会再有任何异议。而像二祖那样亲身派遣化身下界,想要再度cha手景浩界诸事的,哪怕数遍全景浩界佛门传承以来诸多登临西天的罗汉金刚,也只得他一人而已。
清慈罗汉对二祖慧真罗汉的行事不置一词。
大家其实也都看得清楚,这位景浩界佛门真正意义上的开宗祖师其实为的也不是景浩界佛门,更多的是为了他自己的修业,为了重新巩固自己根基,以消去自身道途隐患。
二祖慧真罗汉的改变众罗汉金刚也都看在眼里,可同样的,他的执念他的迷障也都落在了众罗汉金刚的眼中。
清慈罗汉一度有点担心。
慧真罗汉化身下界,挟持他在景浩界伴随佛门传承无数年积攒下来的威势,等他觉醒我识,明悟自我本源,继承慧真罗汉自登临西天佛国后修持的功德佛性,实力威望具足,恐怕会使景浩界中的净土宗实力大涨,再度镇压景浩界现今萌发的其他佛门宗派幼苗。
清慈罗汉出身景浩界佛门不假,但他可不是天静寺出身,他出自妙音寺,妙音寺理念和禅宗理念更为契合,他实在是有点担心的。
可自千佛法会之后,哪怕他并没有随同其他同门一起下界,清慈罗汉也看见了净涪的表现,他心底的那丝担心便彻底烟消云散了去。
净涪现在在妙音寺修持,手里握着的一部佛门禅宗根基经书中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经又是世尊亲授,净涪足可称世尊弟子!他又已窥见自身本性灵光,初初证见禅宗修持法门,往后,只要他一路前行,不入迷障,不生执念,顿悟智慧,则必定能在景浩界大开禅宗一道,为妙音寺僧众乃至景浩界众生指明前路。更何况他身上还有天道认可恒河沙诸佛证见的除魔大宏愿……
凭他的资质心性,凭他的手段智慧,清慈罗汉也相信,哪怕是眼前前路俱无,这个净涪沙弥都能硬生生开出一条通天大道来。而他,作为这个净涪沙弥的师门前辈,甘愿为他的前路点上一盏明灯,看着他走到他目光的终点。
净涪不知道他这一路的披荆斩棘全部都被别人看在眼里,更甚至不单单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大群人。但他其实也不是真的一无所知,毕竟不管其他人如何,最起码世尊是一定瞒不过去的。
他也不去探究个中缘由,甚至不去思考为什么。那些大能者的事情,他实力不到,境界不到,想了也是白想,甚至还会先乱了自己阵脚,那还不如不想。他只需要往前走就好了!
回到普济寺之后,净涪见天色尚早,便又钻入了藏经阁,再度留下五色幼鹿自己守在阁外。
五色幼鹿等到天色黯淡,夜幕降临,甚至等到晚课的时间过去,也还是不见净涪的人影。
“呦……”它低低地一声长鸣,垂下头去,那双滚圆鹿眼里的神采随着天色一起黯淡下去。饶是如此,它还是趴在那里,一动不动。
净涪此时却是无心理会五色幼鹿,他甚至连晚课的时间过了都没有察觉,甚至时间一晃过去足有半月,他还无知无觉,完完全全地将心神沉入了这个书架上的最后一部《佛说阿弥陀经》中。
这一回,不过是半月的时间,净涪便已经将这一处书架上的三十余部《佛说阿弥陀经》扫了一遍,基本上是一日两部经文的速度,昼夜不停。只有在净涪自己ji,ng神耗尽的时候才会停下来,闭目静坐回神。待到神满意足的时候,他又回梳理自己所得,将他自己的体悟刻入他自己的那部《佛说阿弥陀经》里。
随着他一部部《佛说阿弥陀经》翻阅过去,随着他一遍遍听过那道人影与他宣讲《佛说阿弥陀经》经文,讲解经义,随着他自己的一遍遍体悟,随着他一次次书写刻录,净涪的那部《佛说阿弥陀经》经书越来越重,经中文字更是渐渐染上了金色,仿佛在最初净涪书写这一部经文的时候,用的本就是掺入了金粉的笔墨。每每翻开一看,文字中都似有光芒流转,炫目耀眼,震慑人心。
直到最后,被净涪拿在手里的这一部经书已经是这一处书架上的最后一部《佛说阿弥陀经》了。
这一部《佛说阿弥陀经》里,净涪又一次看见了那个面目模糊有着点满戒疤的光亮脑门的人影。他仍坐在一处案桌前,案桌上还有一盏烛火照定这方寸之地。
这一切都和先前净涪翻开的那两部《佛说阿弥陀经》入神后所见的一模一样。
然而这一次那道人影却只将案桌上那一整叠堆得极其工整的纸张推到了净涪的身前,又拿着那支架在笔架上的毛笔向着他递了过来。
净涪明了,双手合十对着那道人影一礼,还在那道人影对面坐了,伸手接过了那支毛笔。
那道人影见状,似乎露出了一个微笑,然后就端坐在他自己的位置上,闭上了眼睛,悠悠然地等着。
他的姿态看似随意,不在乎净涪什么时候开始提笔书写,也不在意净涪他到底会写些什么。可哪怕是他就那样坐着,净涪也并不觉得周围的气氛松泛,反而是另一种庄重的感觉。
所以这是要来考试了么?
净涪闭上眼睛,在原地静坐片刻,才掀开眼皮,执笔的手腕一转,那支被他拿在手上从未蘸染笔墨的毛笔笔端凭空沁出一点黑中带金的液体。液体滑落,不紧不慢地浸透了整支毛笔的笔毫。
恰恰就在那支毛笔的笔毫饱饮笔墨的时候,净涪的手腕悬在了他抽出来的一张纸张最右边。净涪毫不迟疑地在那张纸张最右侧中央处落笔,毛笔笔毫接连扫过纸张,在纸张上点提勾撇地落下六个文字。
《佛说阿弥陀经》。
还是《佛说阿弥陀经》。
端坐在净涪对面的那道人影依旧闭目静坐,不发一言,无有动作,恍似对净涪的动静一无所知,也并不在意。
净涪也未去注意他,他垂眸凝目,一手压着桌上纸张,一手拿着毛笔快速书写。没过多久,这一张原本空白的纸张就落满了黑中泛金的文字。
见纸张上已经写满,他随手将这纸抽出,放置另一侧,又抽过新的纸张铺放在桌面上,继续落笔。
他笔下不停,而他手里的那支毛笔也神奇,哪怕净涪写了多久,写了多少,它都从来不需要更换笔墨。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净涪终于将一整部《佛说阿弥陀经》默写了下来。净涪将手里的那支毛笔放在那个人影每一次停放毛笔的笔架上,便去查看那每一页写满了字迹的纸张。
见那些纸张上的文字笔墨匀称,工整简洁,他点了点头,便又将这些纸张按着顺序一一叠放整齐,又取过另一张崭新的空白纸张放在纸堆上方,重又提起毛笔在上面写下封面。最后他手在纸张左边沿处一抹,那一张张纸张便就在那一侧黏合成书脊。
一部《佛说阿弥陀经》成形。
净涪将这部经书捧在手上,自封面起,一页一页的慢慢翻过去。他心中默诵着经文,右手食指还顺着他自己的笔迹一笔一划地滑过,连最细微的笔画勾连的纹路都没错过。
而随着他的动作,那书页上的文字上仿佛散落在黑色浓墨里的金色光点亮起又黯淡下去,最后化作了更为内敛的暗金。
净涪翻到最后一页,手指划过最后的那一个文字,眼看着那个文字里的金色光点也成了内敛的暗金,才将书页合上。他低下头,将手里捧着的这部经书向着对面递送了过去。
几乎是他一低头,那道人影便睁开了眼睛。他双手接过这一部送上来的经文,拿在手里一页一页地翻过,纸张上的每一个文字都曾在他的眼底留下痕迹。
他看得很认真。
净涪收回手,等待着这位禅师的点评。
可他没有等到。
这道人影在看完那部经文后,只笑了一下,便伴随着整个场景一起崩散消失。
净涪万万没想到这位禅师居然能做出这样一言不发就将他扔出来的事情,直接愣在了当场,过得一会儿才能回过神来。
出了经书中的场景,净涪还站在这一处书架的最末端,手里还拿着那最后的一部《佛说阿弥陀经》,经书也正被他翻到了最后一页。
他摇了摇头,将经书阖上,重新放回它原本的位置上,转身往阁外走。
他出来的时候还是正午,空中阳光普照,耀眼的光亮让净涪忍不住眨了眨眼睛才适应过来。
他站在阁前空地上,抬起手挡住洒落的太阳光,目光一遍又一遍地扫过早前五色幼鹿所在的地方。可无论净涪看过了多少遍,那里还是空荡荡的,没有那只五色幼鹿的身影。
净涪眯了眯眼睛,抬脚就要往前走。但他的左脚才要迈出,那处虚空所在就荡起了一片涟漪。那一圈圈的涟漪最中央,一只头上鹿角闪烁着五色光芒的幼鹿走了出来。
这只五色幼鹿才刚从涟漪中央探出一个头呢,便下意识地往藏经阁阁门的位置看去,正正好看见还站在那里的净涪沙弥。
它不由得欢喜地快跑几步,将它的整个身体从虚空的涟漪中抽出,然后一步迈出,走到了院门前方,冲着里头的净涪“呦呦呦”地低鸣不绝。
净涪眼底平静无波,身体顺着先前的惯性往外迈出一步,然后便自然而然地往外走。他迈出院门后,五色幼鹿便又凑了过来,绕着净涪不住地转圈,声音里的高兴欢喜直白又纯粹。
净涪伸出手去,摸了摸五色幼鹿的脑袋。
五色幼鹿也乖巧地在净涪的掌心处蹭了蹭,以作回应。
一人一鹿如此交流了一番,净涪便领着五色幼鹿回云房那边去了。
五色幼鹿在藏经阁外等了净涪许久,等到它自己干渴得受不了了,才离了那地儿去喝水。原本它都是到这普济寺的水井里头饮水的,但多日来干饮水不吃食,它又饿得慌啊。所有这一回,饿得发晕的它便走出了普济寺,往寺外的山林里去寻找草食。
哪怕五色幼鹿仅仅是一只觉醒了血脉的灵兽,但它也是挑食的啊。不是随便什么样的杂草它都能吃得下的。
它一路跟着净涪走,一边“呦呦呦”地和净涪说起它在这附近奔跑寻找食物的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