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当名士作者:五色龙章
说不敢言,却是已清楚挑明了这些弹奏他的御史背后之人,弹劾的缘故。
“天子以国为家,你是朝廷大臣,国家之事有何不敢言?”天子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仿若整座宏阔殿宇的重量一并落在他肩上,肃然问道:“朕若一定要卿答呢?”
如今朝臣所争,牵连你受了弹劾的立后之事,你以为如何?
宋时此时不能不答,也不能抖机灵答什么“全凭陛下定夺”,沉吟一会儿,缓缓答道:“桓公昔会葵丘,明天子之禁,命曰:毋以妾为妻。”
齐桓公在葵丘之盟上与诸侯约定,不把妾室扶作正妻,这规矩在后世也绵延数千年。虽然历朝都有皇后薨逝后,改立妃妾为后的,但若依周礼而言,扶正妃嫔,总不如另立良家子为皇后更合礼法。
哪个皇子夺嫡不夺嫡,既不是他该管的,也不是他能管的,他做翰林的本份,只是依礼规劝圣上罢了。
他只盯着眼前数块金砖,默默等了许久,才听面前响起一声轻叹:“卿读《谷梁》得法。”
第146章
在两宫相劾最激烈的时刻,一道首辅亲拟的诏书从中枢发下,诏告天下:后位虚悬已久,六宫事务芜杂,宜需德才兼备之人主持。但《孟子》曰“无以妾为妻”,《谷梁传》云“毋以妾为妻”,为圣皇、天下计,当礼聘身家清白、素有家法的女子为后。
这一道诏下来,中枢日日堆成山的折子直接少了三成。齐魏两王身后,正在戮力弹劾彼此,意图将皇妃推上尊位的大臣简直要疯了。
可他们再摆出多少条理由自家支持的皇妃堪为皇后,那句“无以妾为妻”却是春秋名典,孟子所训,凡天下读书人都不能不遵。
陛下之前多年不曾想过迎娶新后,他们两家互相攻讦这么久,也只是在两位皇妃之间争人选,怎么忽然有了这道旨?
是圣上忽有所思,还是有人提醒?
两家在前朝后宫都有势力,倒推之下果然飞快地探听出原因——
两天前,午朝后,宫中下传中旨召宋时奏对,问的是他与桓凌被弹劾一事。他去之前朝中还好好儿地议着扶正皇妃,去之后便是阁老拟诏,要礼聘新后,不是他还能是谁?
三辅李勉当初亲眼见过那道弹章,知道宋时是什么脾气。理清前后,不免将本部左侍郎、商家这一代主事的商进叫来埋怨一番:“你们弹劾王家就罢了,怎么拖无关的人下水?他是三元及第,次辅门生,今上看重的才子,何等傲气……你们是不知道他被弹劾之后是怎么辩罪的!”
他被弹劾了,连一句“臣有罪”也不肯说,将几本弹章生生驳了个体无完肤!
要不是他抗辩得如此硬气,圣上也不会觉得他清白委屈,召他进宫奏对。若不进宫,哪得让他说出“无以妾为妻”这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