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滚刀侯作者:初吻江湖
第21节
“嗯,奏折!”
“你不会自己拟么?”朱瑞有些不明白,怎么一个奏折也要自己草拟?那东西不都是需要自己写的吗?
“我不会!”石磊特别理直气壮的说了这么一句给朱瑞,朱瑞都快要傻眼了:“你说什么?”
“我说我不会!”
“那以前的奏折谁写的?”他就不信,以前小侯爷没上过奏折!
“我去了的夫人。”石磊说起这个神情有些伤感:“她什么都比我强,很聪明,又能干,我们成婚后请的诰命封上的谢恩折子都是她拟完了我抄一遍就行了。”以前可以藏着掖着,后来有了老婆做枪手倒也没什么,可是现在老婆归了西,他就得找别人自揭短处了,这感觉真不好。
“算了算了!”朱瑞没想到真想竟然是这样的,想到小侯爷考个举人还得老丈人帮忙补习功课,就彻底的没了脾气:“你说你要奏什么事情,我给你草拟奏折。”
“哦,就是科举改革的那个事儿。”小定军侯用一种十分普通的口吻说着,那口气就跟“今天吃什么”似的随意的不得了。
“噗!”朱瑞一口茶水就喷了出来……。
187我起不来
当天晚上用过晚饭就寝前,李国忠就登了门,石磊还挺惊讶:“大哥?”有人跟他说大舅老爷来了,他还不信呢,结果到了外书房一看,果然是他那位九成宵似其父的大舅哥儿。
“嗯,妹夫。”李国忠即便是锦衣夜行,也不改那身文雅的气质,看到惊讶的瞪大了双眼的小妹夫,他温和的笑着打招呼。
“怎么了?是不是家里有什么变故?”石磊怎么也想不出大舅哥儿这么晚了到家来干什么,还以为岳家有了什么突发事件,当时就紧张了起来。
“别紧张。”李国忠看石磊这紧张的样子,赶紧安抚他说明白:“家里一切都好。”
“真的?”石磊有些不相信的看着他,一切都好他这么晚来家里?看到他身后带着的人,应该是他的长随,而且他也听下人说了,大舅老爷来的时候还自带了官轿仆役,甚至还有两个精致的小包袱。
“真的,父亲是担心你明天头一次上朝,不知道这里面的规矩,生怕你有个什么不好的地方,就叫我来了,在你这儿住一夜,明儿一早你先跟我一起上一次朝,等下次你熟悉了就好了。”李国忠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这也是母亲提醒,父亲才想到这一茬儿。
石磊袭爵至今,可真的没上过朝,明天就要开启科举改革的计划了,石磊是武举改革的提议者,科举不可能只改武举,文举也同样要一起动。
就是这倡议人必须要选好。
“哦哦,谢谢岳父大人!”石磊这才摸着自己的脑袋笑嘻嘻,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
“好了,别傻笑了,赶紧的给找个地方睡一觉,卯时前就起来,也别吃太多东西,洗漱完了就去宫门口候着。”
“大哥,你刚才说什么时候起来?”石磊以为自己听错了,赶紧再次求证一遍。
“卯时前起来,因为日出前就要入殿拜圣,叫起儿后就入座听政。”李国忠又说了一下时间。
“卯时”也就是咱们五点的意思,“卯时前”就是五点前就要起床,而“日出”其实就是六点到七点那段儿时间,“日出前”也就是六点前官员们入金銮殿,而皇帝会啊在七点前进入金銮殿,百官参拜过后皇帝免礼平身,百官各自就坐开始商议政事。
这对李国忠而言,已经是很正常的了,要知道,他在少年读书的时候,可是寅时就要起来,再吃早饭前还要背一段书,有时候还要写一篇策论。
寅时就是三点到五点。
比卯时提前了整整一个时辰呢。
可是这对石磊而言,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卯时前?那么早?”石磊当时就抗议了起来:“太早了,我起不来!”
“……!”能将自己起不来说的这么理直气壮的妹夫,差一点儿把李国忠这样教养良好的文人雅士惹急了骂脏话:“这是规矩!”
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都是这么过来的?怎么到了他妹夫这儿就不成了呢?
“那我起不来咋办?”石磊被大舅哥儿这么一吼,也知道这时间是改变不了的铁律,可是,他是自己家人知道自家事儿,他有起床气他知道,他更知道自己睡不饱,那脾气绝对能吓死人!
“那你就早点儿睡!”李国忠一个头两个大,说话的声音都高了一分。
幸好石大总管来了,赶紧带着大舅老爷去了一旁的院子里安歇,又将小侯爷赶回去休息,难得小侯爷明天有上朝的大事情,石大总管激动的一夜没睡啊!
石磊回去真的马上就睡下了,说真的,石磊也的确需要好好睡一觉,因为明天他将第一次上朝,好吧,他从来就没上过朝!
不是说定军侯没有地位,而是地位太特殊,这辈子他都没想过自己还会有上朝议政这一出。
定军侯明明是向来只出征的,上朝还是真是头一次!
石磊要早起上朝的事情,只有前院的几个人知道而已,例如石磊自己,作为幕僚的朱瑞,加上刚来的李国忠,以及石大总管那样的忠仆知晓,至于张石氏,并没有打探前院外事的兴趣,而石老太太哪儿就更别提了,她现在还在想着怎么搬出定军堂,才能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小。
第二天天没亮没叫的时候,李国忠就已经起来了,他都这样大半辈子了,自然就养成了习惯,到点儿起床,哪怕是休沐的时候,也起了看看书或者到花园子里走一圈儿,李家虽然是书香世家但是并不迂腐,迂腐也当不得一个世家的称谓。
君子六艺里还有骑射的科目呢,虽然李家的人从文,但是锻炼身体自有他们家的一套方法,不至于让家里人都成那种“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模样。
只是,李国忠都用了一些点心了,还不见石磊的身影儿:”你们小侯爷呢?“
”还没起来,“石来顺恭恭敬敬的回答大舅老爷的问话。
”什么?“李国忠不干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起来?赶紧的去叫!”
“那个,没人敢去叫。”石来顺脸上的笑容变得无比的苦逼:“奴才们,是真的不敢啊!”
李国忠一愣神,突然想起来,以前小妹回门的时候,还跟他们说说这位小妹夫的笑话,说他就跟个长不大的孩子似的,还有起床气,不是自然睡醒的时候,那是谁叫谁倒霉,除了她这个夫人。
那个时候小妹虽然是无奈的口气,但是却笑的非常灿烂,这个小妹夫对小妹是特别的,即便是那起床气,也是因人而异。
于是李国忠这个做人大舅哥儿的,只好承担起了去叫小妹夫起床的大任,以前他是不知道,但是经过这次的经历,他知道了,小妹当年没说错,这小妹夫睡到自然醒和被人叫醒,那根本就是两个人!
石磊的卧室是不能进去的禁地,但是李国忠可不知道这个,他是直接就进去了。
卧室里面的摆设装饰比李国忠想象中的要简单许多,床上那个骑着被子睡得呼呼的人,就是他的目标了。
“妹夫?妹夫起床了!到时间了!”李国忠一开始,叫石磊的时候,轻声细语。
石磊“呼”的一声坐了起来,下了李国忠一跳,结果就看到他的妹夫一张娃娃脸乌云密布:“不要吵,我要睡觉!”
然后“嘭”的一声砸在床上,1继续闭着眼睛睡……
“妹夫!石磊!起来上朝去了!”李国忠愣了一下,开始不再床边干站着叫人了,伸手推了推床上的人。
“嗖”的一下子,石磊闭着眼睛从枕头底下抽出了匕首,老石家的传统很是吓了李国忠一大跳。
“再吵就割掉舌头!”石磊这回连眼睛都没睁开,这话说的特别狠,闭着眼睛手里握着匕首比划了一下,然后到下继续睡。
李国忠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些人都不敢来叫石磊起床了,感情还得冒着生命危险啊?!
但是李国忠不愧是李家未来的顶梁柱,直接出去叫了自己的长随进来,还有张枪也被叫了进来:”你们俩上,给我把他拖出来!”
李国忠是个文臣没那个空手夺白刃的勇气,但是他身边的长随与张枪都是标准的练家子,他是没能耐拿下小妹夫,但是不代表他们俩没那个身手啊。
“那个,大舅老爷一会儿小侯爷起来了,您可得护着我些,这事儿可不是我非要干的啊!”张枪先要给自己来个保护。
李国忠点头,他知道家里这些个人,敢跟小妹夫动手的还真没有几个,尤其是能进揽月阁里的,也就她的那四个长随了,但是冷剑跟杨戟出去办事情了,陈刀也没在家,就剩下张枪因为要跟云袖成亲了,这才在府里。
“放心,有什么我给你们担着。”李国忠就不信小妹夫敢跟自己叫号儿去。
有人顶缸,张枪自然没了后顾之忧,而李国忠的长随是人家老李家的,自然更不怕石磊这姑爷秋后算账了,反正他是遵守老爷的命令。
俩职业的就是比李国忠这样业余到不能再业余的人利索多了,两个人一起出手,石磊反应本来就不快,更何况就是二对一了,小匕首也被人夺了,小身板子也被人拉下了床,李国忠一看他人下了床,一侧身一挥手,云袖赶紧带着一大群丫鬟们进来,对着石磊就是一通收拾,等石磊清醒过来用愤怒的小眼神看着他大舅哥儿的时候,早就已经是穿戴整齐坐在马车里,本着皇城去的路上了。
“瞪我干什么?不那样你能起得来么?”李国忠对自己最后拿着冷水泡着的毛巾亲自上阵给小妹夫醒神这一举动十分的理直气壮。
“我没睡醒,我不高兴!”石磊现在整个人都很低气压,天大的理由也不能让他完全释怀自己被迫起床,而且还是能看到满天星星的时候,尤其是连启明星都没出来,他就已经出了家门。
石小侯爷这辈子都没有起过这么早的时候,哪怕是双亲去世原配嫡妻归西的时候,他悲痛欲绝都没有起过这么早!
“你个臭小子记得,进去后你先跟着那几位将军一起走,左文右武,别站错地方!”李国忠生怕这小妹夫跟着自己当小尾巴,一个武将若是再上朝的时候站在文官那一列,可真是闹了大笑话了。
188初次朝会
其实按照规矩,武将骑马文官坐轿,只是石磊是武将可李国忠也是文官,而且李国忠还得给这个还没睡醒散发浓郁的起床气的小妹夫普及一下上朝的注意事项,而石磊也因为没睡醒,总想闭着眼睛假寐
选择马车也算是两全了。
其实上朝也不是非要讲究是怎么来的,但是多数人都会遵守这个默认的规矩,因为一般乘坐马车上朝的,都是七老八十的老人家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文官里最为有名的孔子世家派遣出来的代表孔友儒孔老大人,这位老大人是当代孔家家主的嫡亲弟弟,说起来跟石磊也算是沾亲带故了,只不过这位孔老大人真不愧是孔子后人,那一身文人的迂腐犹如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能乘坐马车来上朝的人,满打满算也就那么几个而已,还都是文官那边的因为武将们甭管多大岁数儿,就宋老元帅那样的高龄,还不服老的整天骑着高头大马溜达呢,他们武将是不会乘坐马车的,觉得那样不够爷们儿,认为马车那东西都是给老弱妇孺们准备的,他们堂堂男子汉,上阵杀敌的盖世英雄,谁会去乘坐那玩意儿。
但是在一辆有着定军侯府标识的马车驾驶到皇城门口倒坐房那里的时候,大家都瞪大了眼睛。
倒座房这里是给前来上朝的大人们落脚用去,总不能让大人们在皇城门洞子里站着吧?那也太不人道了。
这里的倒座房因为是皇城的一部分,故而比起普通人家的房子要高大很多,里面的装饰也带着皇城特有的雍容华贵高雅大气。
众人对定军侯府的马车到来感到很惊讶,尤其是武将那边,今天本来就来了几个以前轻易不露面的大将军,还有军机处那十位老元帅也来了,众人正猜测这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情,惊动了这些个威震天下的猛人们出山,就看到了从不上朝参政的定军侯府的马车到了宫门口。
头一个下车的是李国忠,看他众人松了口气,因为毕竟李家就跟定军侯府乃是姻亲,李国忠又是石磊这个小定军侯实打实的大舅哥儿,两家人的关系并没有因为李婉儿的去世而有所疏远,反而跟以前一样的亲近,这一点可以从石磊考举人的时候,李老相爷亲自教导她的事情上看出来。
毕竟不是谁都能叫李老相爷一个当了十年首辅的老爷子,亲自教导读书科举的。
还有就是石磊将张志超送去给李老相爷做弟子的事情,也经过石老太太她们渲染,闹的半个京城都知道了。
但是石老太太她们只知道说这些个事情,却不想想,别人听到石磊送了表弟去李老相爷那里,但是却没有听说石景岩他们这些亲叔叔家的那些亲侄子们,也有这个荣幸。
李国忠下了车,众人以为就完事了呢,也许是有什么原因,让李国忠坐了自家妹夫的马车,这没什么,大家都是亲戚么。
之所以这样想,也是因为李国忠乃是文官,而谁不知道定军侯府乃是武将世家啊?他们家没有文官乘坐的官轿不是很理所当然么。
只是李国忠下了车反而转身,对着车厢道:“赶紧下来,马上就要进宫门了。”
“嗯。”车里一声不情不愿的哼唧,让众人纳闷儿了,怎么这车子里还有人?
待看到小定军侯一身朝服的下了车子,众人的眼珠子差一点儿瞪出了眼眶。
定军侯要上朝?!
定军侯上朝!!
有那性子急好奇心重的人就要围过来询问一二,尤其是有那几家王府培养出来的人,心里对定军侯府一直都跟自家主子一样的忌惮非常,小定军侯这个时候来上朝,再看看武将那边的猛人们,这心里不知道怎么的,就非常不安呢。
可惜,因为石磊这位小妹夫是个起床困难户,李国忠这个做大舅哥儿的本来一向是早到一刻钟的人都被迫掐着点儿的到达了。
石磊这边阴沉着一张娃娃脸下了车子,脚底板刚刚站到地上,那边宫门就开了。
也就代表着,但凡是要上朝的人都得正衣冠整衣角,陆续的往里走了。
石磊头一次来,十几位老爷子看到石磊一拥而上,恨不得将这个稀罕的小家伙儿拴在裤腰带上,李国忠看到这样的场景,对小妹夫也放心了些,好歹有人照应着总比没人要好。
但是石磊因为起床这么早,还没睡饱的情况下,一张娃娃脸阴沉的都快要滴水了。
只不过他知道这个时候身边的人可不适合给他撒起床气,故而憋屈无比的跟老爷子们一起走。
人们都说“文武百官”,其实按理来说,朝廷的官员过万,中原腹地幅员辽阔地广人稀,真要细细的计算,可不得需要万多人来管辖么,只不过官员职位咱们以前也说过,有实职有虚受的,实职的万多人,虚受的就更多了。
按理来说这些官员都有资格上朝,只不过根据朝律,这三品以上的能进金銮殿议政,五品以上的可以在仪鸾门前听政,至于五品以下的么,就只能在御街下的广场上陪坐了。
至于能不能听到隔着好几丈远的距离的皇帝陛下的金口玉言,那就看你耳朵好不好使了。
不过谁也不会自讨没趣儿,能见天儿上朝议政的,也就百十来人,这百十来人乃是真正掌握大权的官员,金銮殿里能给出的坐位就两百零一个,经常来的官员也就文官六十位,武官也六十位,取得乃是六十一甲子的意思,除此之外,就是左右丞相,文渊阁重臣以及军机处的元帅们。
其中又有分别,皆因为在治国理事上,文官比武将们要精通的多,故而文官这六十位,那是见天儿的来,真的是“天天上朝”。武将那边就不行了,天天上朝的就二十来个,除了九门提督和京畿大营节度使,就是十位军机处派来的代表那十位老元帅来听政的大将军,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儒将,因为他们起码能听得懂文臣的之乎者也,以防止文臣们在他们不再的时候给他们上眼药背地里使坏什么的,至于其他的武将们,有事儿就上朝禀报,或者军机处告诉他们今天必须上朝说事儿,他们才会上朝,没事儿的时候,谁来呀?!
有那个功夫,去练练自己的兵,训训自己的人,甚至有教徒弟教儿子的,反正干什么的都有,就是对朝上那些争权夺利没兴趣儿。
这也是历代帝王对武将们都放心的关键所在。
一大群人呼呼啦啦的往里头走,石磊在一堆老头儿们中间黑着脸跟着人流往前溜达。
进了金銮殿,左右分开,按照品级从头到尾站定,因为正和帝尚未到达,他们也不能就坐,只能先找到自己的坐位后站着,这是对皇帝的尊重。
正和帝是个勤勉的君主,来的也够早,大臣们前脚进了金銮殿,后脚皇帝陛下就驾临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叩拜口呼万岁。
“平身。”司礼监的总管太监,见正和帝一抬手,便喊了这两个字儿。
“谢万岁!”百官起身。
“赐坐。”正和帝一点头,司礼监总管便说了这两个字儿,于是百官入座。
这是每一次早朝都必经的程序,但是落座之后就是自由发挥,大家一入座,司礼监总管便敲响了今日的战役:“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这八个字儿,不用人说大家懂的什么意思。
石磊这是头一次看到身穿正装的正和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衬着金碧辉煌的宫殿,那威严天成的样子,犹如神邸一般降临凡间。
正和帝也是头一次看到小定军侯上朝,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看到一堆五大三粗的武将堆里,犹如豆芽菜一样单薄娇弱的小定军侯,真的不是一般的有喜感!
偏偏石磊爵位够高,正一品按部就班的位置,乃是武将那边前二十个坐席。
而且能做到一品的位置,都是些老将们了,他们的品级都是从一品,那些老元帅们乃是正一品,小定军侯因为爵位的关系,又是开国功臣之后,一直都是正一品。
在一大堆白发苍苍气势惊人的老头儿们里,石磊一颗黑色的小脑袋以及过分年轻的脸,太醒目了!
正和帝看了很多次小定军侯,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怎么看小定军侯怎么觉得这人今天头一次上朝,哪怕不是兴致勃勃也不可能一脸黑的样子吧?
而且看样子他身边的人仿佛都知道他是怎么回事儿似的,一个个虽然将他包围,但是却不会跟他说话交流,这根平常他们这些老人们对小定军侯的态度太不一样。
不过很快正和帝就知道答案了。
朝会上,头一个站出来的是工部的人,上奏正和帝,先是一通之乎者也,听的武将那边一个个都皱眉头,尤其是石磊,本来心情就不好,这会儿几乎整个人都要被黑气包围了!
等这个人唠叨完,石磊总结了一下,这个人其实就想说的事情很简单,就雪灾过后开春之前,已经将所有农用具都下发给了灾民,保证不会让他们没有农具回去种地,仅此而已!
189撒起床气
等他唠叨完,紧接着户部的人又上来了,也是一道子曰诗云,听的人头大如斗,最后就一个意思,户部也提供给了灾民相当数量的粮食和种子,保证他们开春种地一直到秋收都有的吃。
石磊一脸的黑!
他头一次知道,原来上朝还有这么多废话要听这么多时间要浪费!
他本来心情就不好,一大早的起床气到现在都憋着没撒出来呢,这脸色能好看了才怪!
等这位好不容易结束了长篇大论,石磊眼神儿贼好使,见还有好几个人想要出列奏请事情,他终于忍不住跳了出来、
跟他大舅哥儿李国忠不同,李国忠只是礼部从五品的实职实授,勉强够资格上朝议政,但是坐位却没有他妹夫石磊那么靠前,都快排到门口去了。
不过谁也不敢小看他,毕竟李老相爷虽然致仕了,但是余威犹在,李国忠又是接了自家父亲的班底,是清流未来的领头人。
本来吧,在李国忠的设想里,是要等到群臣都启奏完了之后,才自己出列启奏科举整改事宜。
按朝臣们奏事的规则,早朝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便是一开始的时候,将昨日启奏的新事,今日将会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拿出解决办法,第二阶段是讨论,讨论那些没有解决的事情以及解决了事情的善后;第三阶段才是启奏新的事情,当庭能订下来的事情很少,几乎都要在第二天早朝才能得以解决,是要给大臣们一个缓冲的时间,毕竟能在金銮殿里讨论的,几乎都是大事情,动辄几十上百万人口的活路,谁也不敢轻易就作出决定。
就是正和帝这最后拍板儿的顶级至尊,也不敢草率行事,谁都想名留青史而不是遗臭万年好不好。
李国忠本以为小妹夫既然能跟那么多人都报备过了,尤其还有皇帝陛下的暗中授意,那这事儿是板上钉钉了的,至于启奏事宜,按部就班即可,有规矩在那儿,总不会出了大辙儿去。
但是他忘记了,他的这个小妹夫,从来就不是按规矩出牌的人!
而等他听到小妹夫的声音骤然响起在金銮殿上,想要打眼色阻止他的时候,已经晚了!
“陛下,小臣有本启奏!”石磊的声音很大,他有气撒不出来,只能大声的喊出一些郁气。
金銮殿上静悄悄,众人都或惊讶或惊异更有那着急的人,看着冷不丁跳出来奏事的小定军侯。
本以为小定军侯上朝是贪个新鲜,在看到那么多老将军老元帅们将小定军侯围在中间,还以为小定军候是来走个过场的,原来不是,原来是有事启奏,但是,小定军侯能有什么事儿啊?
正和帝面无表情的看着站在御阶下的石磊,手指头动了动,又动了动,心里的无奈和焦急谁能懂?
啊?
谁能懂!!!
这种事情不应该是李国忠先提出来的么?
然后你再附和,提出文武科举共改的吗?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你怎么自己蹦出来了?
正和帝这边以为李老相爷那边会教石磊如何在金銮殿上奏请事情,而李老相爷那边却认为小定军侯既然都能跟正和帝说话儿了,这种潜移默认的规矩,起码是懂得的,唯一怕的是礼节上出错,这才派了李国忠去照应一下石磊。两边都以为对方已经指导过石磊、或者说是石磊应该知道这些东西,却都忘记了石磊的父母骤然去世,连定军侯府都没能安排到最好,更何况是八百年都用不上一次的朝会规矩了。
而且因为科举改革的事情太重大了,大家的精力和心神都放在了这上面,至于一些杂七杂八的小事情,谁也没有真的注意到。
“爱卿何事启奏?”正和帝最后只能让石磊把话说下去,这个节骨眼儿上,就是不让他说也不行了。
石磊张嘴还没等说话,身后立刻就传来了他大舅哥儿的温润的声音:“皇上,微臣也有本启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