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纷纷打听啊!
不过倒还真打听了点儿消息,不为了别的,就是定军侯府的太夫人,石老太太的消息又开始在京中贵妇圈子里出现了。
石老太太证据折腾还不算,她那五个儿媳妇也跟着蹦蹬了起来,因为石老太太乃是一品浩命夫人,参加的宴会之类的,碍于定军侯本人还有一个多月才是出孝的日子,这些宴会啦请酒啦赏花啦之类的活动,全都是在七八月份的时候,而石老太太这么早就开始联系一些老亲少友们的目的,竟然是给小定军侯相看继室!
她人出不去,但是跟别的夫人太夫人交流一下口信之类的还是能办到的,石磊总不能让石老太太完全泯然众人埃啊!
就连他那五个婶子也摆出了一副帮忙相看的嘴脸,虽然依然守着孝呢,却或多或少的流露出了那个意思。
定军侯府娶继夫人,那必须不能超过原配夫人的身份,也就是所有大户人家的嫡女全都排除在外,那就只能庶出的女儿啦,或者是远亲之类的,闹的京中但凡是有庶女远亲的人家,都有些心动了。
而作为事件的男主角,小定军侯石磊此时正颠颠的进宫给正和帝送证据去呢,但是在外人眼里,这就是小定军侯跟老太夫人无声的抗议,这是进宫找皇帝陛下做主去了的意思啊。
142将功抵过
谁不知道小定军侯跟老太夫人的关系,那可真是“相警如兵”,意思就是两个人对对方警惕的犹如对方是敌国的士兵一样!
这一点儿毫不夸张。
从小定军侯去年能自己抄了自己家而后又分家的举动上,就能看得出来。
皇宫大内
正和帝坐在御书房里,批阅奏折,御案前面的空地上,一个黑色的身影悄无声息的飘了下来,跪在地上不声不响。
“可有查到?”正和帝头也不抬的继续看奏折,却像是早就知道有人在那里一样。
“已经查到了,只是人在定军侯府,不敢贸然进入。”黑衣人说话的声音很轻,偏偏能让正和帝听得一清二楚。
追查了三天半,总算是在昨日确定了目标的位置,只是定军侯府的防护很严格,他们是暗探没错儿,但是跟定军侯府那些上过战场身经百战的老兵们一比,简直就是没法儿比,倒不是说他们技不如人,抡起刺探暗杀,他们敢说无人能及,可是那也要看对谁而言。
定军侯府的家丁们,都是真正上过战场的老兵,那身血腥杀戮气息不是白白得来的,刀山火海里闯过,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对气息有着十分敏锐的直觉,你还没靠近,就已经被人发现了,以前石磊昏迷的时候正和帝就派人去过,结果石磊所在的院子里,被人护的滴水不漏,真的是连他们都靠近不了,敢靠近直接就抽刀子上,以命博命的狠厉一次就把他们都吓退了,他们是暗探不是跟人拼命的死士。
倒是有十家王府的死士靠近过,只是有进无出,都折在里面了,而定军侯府的护卫家丁们愣是一个人都没少。
实力高下立判!
以前他们不去招惹定军侯府还没发现,如今对定军侯府越是了解,就越是觉得不愧是定军侯,这手段,多少代人都受惠。
定军侯府?
正和帝批阅奏章的手一顿,随后继续批阅,待写完了之后放好了折子,便将御笔放到了砚台上:“没进去吧?”
黑衣人的头又低了一分,这就是默认了,他们没摸进去,因为定军侯府太危险了。
“也是,那地方,人家经营了好几代,怎么可能轻易让人说进就进呢?那个人是怎么进去的?”正和帝一开始还体谅他们,但是最后的一句话,却是让黑衣人汗颜不已。
因为到现在,他们也知道为什么那个人进去了就没事儿,他们一靠近就被发现……。
黑衣人不吭声儿。
“皇上,小定军侯求见。”高大总管进来,就跟没看到黑衣人一样,该什么事儿就说什么事儿。
“嗯?”正和帝有点儿惊讶,小定军侯这个时候求见?
黑衣人虽巍然不动,但是心里却也惊讶万分,小定军侯这个时候求见……
主仆二人心里很多猜想悠忽而至。
“可有说什么事儿吗?”正和帝百思不得其解,只好问高达。
“这个奴才没问,不过小定军侯看起来不怎么高兴,全副仪仗不说,还顶盔掼甲,”现在是夏初了,这个时候一般不用穿戴官服外面的铠甲也是可以的,可偏偏小定军侯穿了来,虽然说这样并不违制,可也不会多舒服就是了。
“让他进来吧,你下去。”正和帝不知道石磊要干什么,只好先接见他,让暗探头子先下去。
不一会儿石磊就进来,正和帝一看,真的跟高达说的一样,顶盔掼甲,看起来他还挺熟,一边擦汗一边给正和帝行礼:“小臣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这是怎么了?这么热的时候,你穿着一身……?”正和帝很少有好奇心的时候,只是看到石磊娃娃脸都热成了粉红色,越看越觉得可爱,但是不代表他就忽略了石磊的反常,虽然说他是定军侯,可是没规定陛下见得时候,非要穿这一身啊?!
“小臣这是有好东西给您呢!”石磊麻溜的爬了起来,伸手招呼高大总管:“麻烦高大总管您帮本侯将铠甲脱了。”
“啊?”高大总管傻眼了,他伺候皇帝陛下这么久,还没给哪个大臣脱过衣服呢?!
“去帮忙。”正和帝一脸严肃,看不出他有什么想法儿,皇帝陛下既然说了,高大总管也只有领命而上,帮石磊脱衣服。
哦,正确是说法儿是卸铠甲,幸好石磊穿的铠甲是六合铠甲,这东西片大,脱的很容易,高大总管跟石磊扯了几下就脱了下来,脱下来之后,高大总管就发现不对劲儿了,小定军侯胸前有裹着东西!
还不待高大总管喊“护驾”二字,石磊自己就将东西掏了出来,已经有些汗湿了,不过因为是用薄绸子裹着的,倒也没大问题。
“来,给皇上的。”直接放到了高大总管的手里:“大约是跟恭王府有关系。”
高大总管咽下要喊的两个字儿,回头看了看正和帝,正和帝点了点头,高大总管立刻就对着石磊躬身道:“是。”
转身赶紧走到御案前,呈给正和帝,在走的这几步路里,他已经飞快的检查了东西,是四个小账册,没有任何危险的东西存在,也没有利器隐匿。
话说,一般别人不写这些,实在是因为但凡是交给正和帝的东西,其实有一套规章制度要检验,最后保证万无一失才会到皇帝陛下的手里,这是宫里的规矩。
不是江湖爱哆嗦哦!
但是特事特办,在这个时候,只有高大总管一个程序,那就是他要负责检查东西,最后才能交给正和帝。
一听说是跟恭王府有关系,正和帝自然就想起了那日潜入恭王府杀人拿账本的刺客,可不是在定军侯府吗?
一时间看石磊的眼神带着探究,可是石磊一副光明磊落的样子侃侃而谈:“小臣还是有几分幸运的,那日擅闯恭王府的人吧,乃是小臣家里人的一个远亲,只是太远了些,不是很熟的那种。”然后偷眼看了看正和帝,没看出什么来:“他就是去年那欺官案苦主家的义子,多年在外求学,回来却发现人事全非,一时义愤就去宰了那门人的家里人,这样不错,大家都家破人亡,坟地改菜园子,扯平了!”
正和帝跟高大总管都对小定军侯这话非常侧目,尤其是最后一句,高大总管都不知道要怎么说好了,小定军侯有时候真的很让人无语。
正和帝更是如此,他还没见哪个臣子跟皇帝这么说话的呢,但是没来由的觉得他说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虽然歪理多正理少。
“擅闯王府可是重罪,更何况还杀了人?”正和帝没有马上打开看东西,反而看着站在那里的小定军侯。
“陛下,话不能这么说,小臣刚才也说了,人家这是报仇雪恨呢,凭什么他们可以让人家家破人亡,别人就不能让他们家死人啊?再说了……嘿嘿……。”石磊献媚的笑着搓了搓手:“小臣这不是带东西来了么?将功抵过嘛。”
“将功抵过?”正和帝似笑非笑的看着石磊:“这么说,人是你派去的?”
正和帝不是没有这么想过,刚才小定军侯拿东西的时候,他就直觉认为是定军侯府出手了。
只是后来一想应该不是,定军侯府老实了这么久,不可能说出手就出手,而小定军侯石磊看起来也不是个能算计的人,不说相由心生或者是什么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话,光是石磊被石老太太打压了这么久,一着急连恩萌的监生名额都扣到了自己的脑袋上的举动来看,石磊没有那个心眼儿,不然也不用整日跑岳父家去求学,听说学的死去活来的……。
“冤枉啊!”石磊立刻喊冤,这时候若是被扣上了这顶帽子,日后定军侯府可就要承受很多压力的。
“冤枉?”正和帝道:“怎么冤枉你了?人是你的人,东西也是你拿来的,怎么冤枉你了?”
“人是小臣的人,可是他干这事儿的时候,还不是小臣的人呢!”竹筒倒豆子一样,将自那日街上戒严宵禁开始,一直到他为了安全起见,将东西贴身带着进了宫为止,都跟正和帝说了,最后还委委屈屈的看着正和帝:“皇上,您看,小臣对您可是忠心耿耿,这个东西小臣一眼都没看,就给您送过来了,还是贴身保护着的!”
石磊看重“贴身保护”四个字儿,是想证明自己有多忠心耿耿的意思,正和帝也没想到事情的原委会是如此,怪不得人家能进去呢,原来只是在大门口就被人发现了,但是看门的人见是个重伤者,善心大发给弄了进去啊!
不是自己人不努力,而是自己的人太努力了,要是他们也跟那个刺客一样,估计早打入定军侯府了……。
算了算了,他也没有到了不择手段的时候,还是让自己人囫囵个儿的好。
“爱卿有心了。”正和帝看石磊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不仅有些想笑:“只是不知道如何赏爱卿这份功劳呢?”
“皇上,小臣不是说了吗?将功抵过,将功抵过!”石磊可是怕正和帝死咬着朱瑞杀人不放呢,能让冷剑开口称赞的人,石磊说什么也要保下来啊。
143治河之策
“他是他,你是你,他既然拿到了证据,就可将功抵过,但是你送证据入宫,可也是大功劳一件,说吧,想要什么封赏?”正和帝的盘算打的清楚着呢。
皇家与十家王府之间的较量,自有李家与郑家等支持,只是这都是文臣,叶子星虽然忠心,却手握重兵镇守边关自成一系,他没什么大心愿,当将军也只为了家国天下百姓安生,并不参与这些朝政大事。
定军侯却是军中旗帜,武将们别人不服,倒是对定军侯非常敬仰,不过定军侯府从第一代定军侯开始,就不偏不倚,始终保持中立,只在军中攒威望,却不受皇家招揽,与十王府成了皇家的两块心病。
皇家几代人,到底是收服了李家和郑家,却对十王府与定军侯府没奈何,如今小定军侯能呈上证物,哪怕不能扳倒恭王府,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日后不愁定军侯府不靠向自己这边。
石磊愁眉苦脸的想了半天,愣是没想到要什么,他也知道皇帝陛下的意思,其实他今日来,就是表明一下立场,眼看着十家王府就要倒霉了,定军侯府若是不再表示点儿什么,日后皇帝陛下收拾完了十家王府,定军侯府也是早晚的事儿,还不如趁早表明心迹的好,且定军侯府与十家王府说实话,关系还真不怎么地,现在加上石老太太那一处,关系恶化的非常严重,石磊不得不给自己家找个靠山来,而能当这个靠山的人,除了当今的皇帝陛下外,还能有谁?
“小臣现在想不起来,不如皇上您先记着小臣这一功,待小臣有所求的时候,您再赏小臣如何?”
“你倒是实在。”定军侯能接受赏赐,那就是表明了立场,至于赏赐些什么,正和帝还真不在意。
“小臣一向是个实在人!”脸皮特别厚实的小定军侯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谦虚。
“可别说了,再说可是欺君了啊!”正和帝实在是受不了石磊这自吹自擂的样子,赶紧打发了他,待石磊离开后,这才看御案上的账本,半晌之后,才叫人进来:“送去密奏处,看一下可有什么线索。”
“遵旨。”小太监拿了东西赶紧的去办。
另一边,高大总管回来后,就立在正和帝身边,这个时候的御书房里寂静无声。
而石磊呢,将烫手山芋丢给了皇帝陛下,又趁机表明了心迹,感觉自己立时就轻松了很多,哼着小曲儿回了定军侯府,一入大门就看到了朱瑞,嗯,还有他身边的李贵。
朱瑞换了一身书生装扮,越发的显得小了不少,而李贵依然是看门人的打扮,站在朱瑞身后不知道在跟朱瑞说什么。
见到石磊回来,朱瑞站了起来,朝石磊一拱手:“多谢侯爷为义父一家做的事情。”
“不算什么,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石磊知道这人是个聪明人,他也不藏着掖着:“只是日后少不得要麻烦朱先生帮衬本侯一二了。”
朱瑞想了想:“在下恭敬不如从命。”
他是白鹤老人的关门弟子,一身本事也不想埋没,本来下山就是为了日后打算的,谁知道义父家竟然遭了大难,一时热血,去宰了那家人,不巧的是恭王府也不是吃素的,自己没有准备,差一点儿就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了。
只是看着石磊倒也不错,李贵也算是他的救命恩人,自己也还小,不如等大了些再做打算,现在且先为义父家了解此事才是,别看门人死了,可是恭王府还在,自己一个人,扳不倒恭王府,定军侯却差不多,尤其是,定军侯身后的那位人君。
“好好好!”石磊高兴的一挥手:“走,先去外书房,咱们好好聊聊!”
朱瑞应允。
外书房里,石大总管与朱瑞一起听了他们家小侯爷进宫的经过,还有皇帝陛下的反应。
“小侯爷做的对,如今这形势,且看那十家还真没有什么是胜算。”石大总管听完后,倒是对石磊的选择很支持。
朱瑞现如今两眼一抹黑,倒是不便发言,石磊也发现了这一点,直接叫石大总管给朱瑞好好普及了一下知识,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也不需要瞒着掖着,既然朱瑞能选择定军侯府,他们也要相信人家。
第二天去了岳父大人家,也跟李老相爷说了朱瑞的事情,倒是得了李老相爷的赞誉:“贤婿啊,你做的对,自古只有忠君才可名流千古,而奸佞之人,必遗臭万年。”
石磊诺诺应是,其实心里不以为然,李家是书香门第,这套忠心之说乃是他们家的家训,自己家不同,自己家乃是武将世家,两家人两种处世之道,只不过这次碰巧,统一了看法而已。
刚消停没两日,又有了新的事情。
这日本在岳父家埋头苦读的石磊,被岳父大人叫了出来,说有客人找他,此时已经是快要用完膳了。
“找小婿的?”石磊十分惊讶:“什么事情啊?竟然都追到这里来找了?”心说不是边关告急吧??都找到自己老丈人家里啦!
“不知道,只是看陶侍郎很着急的样子。”李老相爷也是不明所以,他致仕之后,低调非常,怎么堂堂工部侍郎来他们家,还找他女婿呢?
“陶侍郎?哪个陶侍郎?”
“工部的工部侍郎的陶庆安陶侍郎,跟你大舅兄二舅兄一起下朝就来家里了。”
石磊更懵了,工部?跟自己有毛的关系啊?
到了外书房,果然,三个人来的挺急的样子,连朝服都没来得及换就找来了。
“见过定军侯!”陶庆安一见到石磊就先行了礼。
“哦,陶大人,您找本侯何事?”石磊还了一礼,直接就问了出来,那些拐弯抹角的交流,他一直都不怎么喜欢。
陶庆安知道这里都是自己人,起码现在都是一个阵营的,说话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就说了来意。
原来这日在朝上的时候,工部侍郎陶庆安提出了新的治河方式,其新颖的方式让人半信半疑,不过许多老臣反对,皆因他们若按旧法治河,可以搂到不少银子。
自古黄河便是“百年一改道,三年两决口”。下游两岸百姓苦不堪言,故而朝廷上有专门的治河小组,由殿阁大学士,现领工部侍郎的陶庆安,及工部下都水司侍郎黄凯,料作侍郎康庄组成,每年的春讯与秋汛是重中之重。
整治黄河的招式不多,不过“筑堤束水,以水攻沙”一途,劳民伤财的很,而陶庆安提出的方式,大臣们哪里听说过啊?
什么裁弯取直,造堤泄洪,调水调沙,围湖造田等治河之道,满朝文武几百人,没几个内行的,都是外行人,一听就糊涂,唯有陶庆安黄凯等终年治理黄河之人,常年与黄河汛期打交道,又时常侵淫治水疏通河道者,方能从石磊提供的方法里看出一些门道来。
可同意的人少,不同意的人多,为了此事,朝堂上吵成了一锅粥,新旧官员们你来我往,愣是吵了一天都没能说出个子午卯酉来,最后正和帝只好宣布退朝,改日再议。
“这与我贤婿有何关系?”李老相爷越听越糊涂。
“哎,本来这法子也不是下官想出来的,乃是得了皇上的授意,可是今日在朝堂上,有些地方还是不慎清楚,倒是让那些人抓住了把柄,愣是给搅黄了此事。”陶庆安直接看着石磊:“后下官在御书房陛见的时候,皇上才说这些东西乃是出自小侯爷之手,但请小侯爷看在天下黎民百姓多受水患之苦的份上,指点一二。”
直到这个时候,李老相爷他们才知道,这主意是石磊给出的,不然陶庆安不会找他啊!
其实石磊也挠头些,这些办法虽然看着好,可这是她自己在那个奇怪的梦里见到的,也算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若说精通,那是不可能的,只能说略知一二而已。
幸好这是在岳父家里,李家别的不多,聪明的人却不少,石磊直接就说了其实自己也是琢磨了许久的,又拉着岳父与舅兄一起,对陶庆安的一些问题给与解答。
当日很晚才睡下,第二日,石磊乃是虚职,不必日日去上朝,且还有要妻孝在身,倒是看到大舅兄才睡了不久就要爬起来穿戴朝服上朝议政,不仅嘀咕了一句:“真可怜!”
得到了老丈人的一巴掌,以及一声轻喝:“休要胡说!”
但是李老相爷明显的心不在焉,石磊这个学生也是如此,翁婿两个问话回答的都是驴唇不对马嘴。
“罢了,今日不看书了,出去走走,等你舅兄们回来。”李老相爷跟石磊两个一样,对今日朝上的决断很是关注,石磊是不想自己出的主意无用,白白欠了正和帝偌大的人情,人情债不好还,皇帝的人情债,更不好还。
而李老相爷则是知道石磊的那些个主意委实是好的,但是治理河晏乃是大事,尤其是黄河水患,不只是事关黎民百姓,更是关系到朝廷上的势力划分以及官员们的得失,每一年的修河赈灾的钱,都会层层把关,真正用上的十之二三,其余的都被搜刮到个人的腰包里了,使于各种用途,不一而足。
但不可否认的是,十之四五都进了十家王府的荷包,不然十家王府也不可能跟皇家叫板了这么年。
144继续折腾
今日朝会上,与其说是要改治河之策,不如说是要断了十家王府的钱财来源才是。
也不怪朝上那么多人反对,若是改了治河之策,他们不是不能贪,只是一开始绝不会也不敢去贪,毕竟改了个他们不熟悉的流程,谁都怕出事儿,故而起码两三年内不敢再动治河的银钱,可是十家王府看样子,是等不了那么两三年了的。
今日的朝会,就是正和帝正式向十家王府发的一个警告,这是不让他们的手伸的太长的意思,皇帝已经开始渐渐收回,或者说是渐渐砍断那些冒出来的枝枝杈杈了。
本来担忧的翁婿二人,正闲的不得了呢,突然有人来请:“夫人说,若是老爷与姑爷暂时无事,请到花厅一座。”
张夫人这位老丈母娘请,石磊自然是要去的,李老相爷无事,自也跟着去了。
花厅里,张夫人坐在那儿貌似很生气,石磊跟李老相爷一进来,这气氛就很压抑了。
“这是怎么了么?”夫妻相伴快五十载,李老相爷知道自己的这位夫人轻易不会喜怒于色,这得生多大的气啊?当着女婿的面就摆了出来。
“岳母,您这是怎么了?谁惹您生气了??”石磊也很惊讶,这位岳母大人很少摆脸色的。
“你们都下去!”张夫人没说,而是先将下人们都谴了出去,而后却严肃的看着石磊:“我也不问别的,只想说,你若是要迎娶继室,便直接说,我李家,不是那不讲道理的人,何必遮遮掩掩做贼一样,到处相看人家却不给个准信儿,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李家女儿去了就要女婿守一辈子一样!”
石磊当时就懵了:“嗯?您说什么呀??”他是有听没有懂啊?相看继室夫人?怎么他这个要去继室夫人的人不知道咩??
“哼!”谁知道张夫人冷哼一声:“现如今,很多人家的夫人太太们都知道,你家老太夫人准备在你一出妻孝就迎娶继室夫人,而你之所以没有说过这话,是因为我李家未有允许,你不敢明目张胆的相看人家而已,反倒是让她们这些长辈们替你相看,若是有了合适的,便会在孝期结束后,下聘迎娶。”
李老相爷听了这话,看石磊的眼神也不对了,他女儿这才死了不到一年,女婿就要迎娶继室夫人了,
好吧,定军侯府不能没有女主人,但是也不至于猴急到连孝期都还没结束,就开始相看人家了吧??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石磊听了哭笑不得的喊冤:“岳母您想想,这孝期还没结束呢,小婿哪有那个心思?再说了,三个孩子都还那么小,弄个继室夫人进门,万一起了歪心思,您叫我对得起他们的母亲吗??跟何况,就算是小婿真起了迎娶继室之意,可那老太太跟小婿的关系您不是不知道,小婿就是要找人给相看人家,也不会找她们啊?还有我那五个婶娘,她们是什么样的,我还不知道?黑的都能说成是白得,我可不敢相信她们,万一给我找个母夜叉回来,小婿的定军侯府还能不能消停啦?”
一席话说的嘎嘣脆,连嘣儿都没打,倒是让李老相爷跟张夫人说不出别的话来了。
寂静片刻,李老相爷叹了口气:“可是婉儿已经去了,你今年不娶,明年也要相看的,定军侯府偌大的家业,不能没有个女主人操持。”这是大家的共识,哪有人家没有女主人的?
“岳父,婉儿是怎么去的,您与岳母也清楚,作为丈夫小婿做的并不好,辜负了她,以至于……,但是小婿现在想明白了,既然他们不仁小婿何必跟他们讲义气?”石磊现在是豁出去了:“继室夫人也要我这个迎娶的人点头才是,我不点头,看谁还敢强让我娶吗?老太太那里有我在,您二老放心,这事儿我回去就问问她们,定军侯府还是我的,不是他们的!”
“可是你不娶继室,她们在外面说那话的意思,是说我李家厉害,压着女婿不让娶继室。”张夫人想了想,还有一件事要说明白:“日后我李家的名誉可怎么办?”
“这是小婿的不是,待会去想个辙儿,怎不能让府上也跟着吃挂落儿。”石磊赶紧赔礼道歉,但是心里却把石老太太他们给挨个儿骂了个遍,石家本来就子嗣单薄,四房人家有三房都在边关,只有定军侯府在京里,也没个帮衬的,好不容易有了李家做世代姻亲,好有个帮手,石老太太她们这一手,这不是要自毁长城吗?
当天晚上石磊就回了定军侯府,也没等到最后的结果,不知道自己的主意那帮子大臣们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晚上吃完饭石磊就去了老姑奶奶处,如今一大家子人都守着孝,每日的事情不多,让老姑奶奶有大把的空余时间教导孩子们。
“姑奶奶,侄孙有事儿要和您商议!”石磊觉得这种内宅之事,只有跟这位老姑奶奶商量了。
于是噼里啪啦的都跟老人家说了,吐完苦水后,还加了些自己的委屈:“您说这叫什么事儿啊!!”
“上次那翠英丫鬟说过,我还以为他们就是想我,也会大张旗鼓的找,这样我就有的话说了,只是没想到,竟然是私底下开始琢磨,真真是不成个样子。”张石氏对石老太太出人意料的举动非常无语,这人到底有没有脑子啊?
“拜托老姑奶奶帮忙,让她们都歇了那个心思吧!”石磊很无奈:“如今我并没那个打算。”
张石氏点头:“放心,交给老姑奶奶了。”
最后不知道老姑奶奶用了什么法儿,石老太太他们立刻就消停了,而且到了七月中石磊也算是出了妻孝,五个叔叔又开始蹦蹬了,对比起给石磊找个媳妇儿,给石斌他们找个后娘,给定军侯府找个继夫人,石老太太更在意的是自己的五个儿子的前途,故而七月一出孝期,石老太太就回了一趟礼王府,是她亲自回去的,五个儿子随行。
第12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