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3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天下第一滚刀侯作者:初吻江湖

第13节

石磊知道了此事,倒也不意外,朱瑞如今在定军侯府算是扎根了,时间一长也知道了石老太太他们与石磊之间的恩恩怨怨,他本是方外之人的关门弟子,看人对事的眼光不同于现如今的俗人,倒是对石磊非常支持,觉得石老太太那样的,哪怕是有孝道压着,也不用对她多客气。

“这样也好,省的闹将起来,也是个麻烦。”

“小侯爷如今只要好好备考即可,其余的不用操心,左右他们也翻不起来。”

“可是他们又开始活动求官了。”石磊对五个叔叔如同执念一般的非要当官十分不解,他们若是有那么一二分的能耐,他也不至于拦着阻着,关键是没有那金刚钻儿还偏要揽个瓷器活儿。

“求官就求官吧!”朱瑞笑道:“左不过是他们自己折腾,您担心个什么,那位都允了的。”说着拿手指指了指天。

石磊知道朱瑞乃是个有能力的,脑子比自己好使多了,故而对他也不瞒着掖着,将当日跟正和帝的对话学给了他听,朱瑞当时就说了,十家王府不超十年必成历史。

如此一说,石磊倒也放开了手脚,自由他们去折腾,自己这边在老丈人家里学习还学不过来呢。

又有黄河治理的那事儿定了下来,陶庆安又来了两次方才完善,李老相爷说了,若外头说起来,就说这主意是同样身为工部的李国章之手笔,务必不能透露出任何与定军侯有关的话语来。

石磊虽然一时想不明白,但是老丈人不会害了他,他也同意了的,回来说与朱瑞听,朱瑞与他分析了一番。

方才知道,李老相爷这么做,是为了保护他这个女婿,若是让人知道了定军侯插手治理水患之事,这牵扯太大,谁也不敢朝李国章动手就是了,横竖李家与郑家的文官世家,做的乃是忠臣,也就是说,忠于皇帝的臣子,而不是因为上面坐着的是正和帝,不管是谁当了皇帝,他们就忠于那个人。

这么几代人下来,跟每一代皇帝陛下都视为眼中钉的十家王府,结的恩怨多了去,虱子多了不怕痒,跟十家王府死磕到底的人家,不怕十家王府报复。

将上秋之时,院试即将到来,但凡是京畿的户籍,学子们都要在京里的省院考试,于是秀才们泛滥成灾,满大街都是读书人。

老丈人为了让石磊感受一下读书人的世界,特别放他十天假,让他出去跟那些秀才们接触接触,不说能让石磊从里到外成为一个文人,起码也要有那么个样子。

石磊难得放假,回府假模假样的换了一身秀才的儒衫,一出自己的房门就让朱瑞看到了,当时朱瑞就笑趴下了。

“嗨嗨嗨!”被人这么明目张胆的笑,石磊的脸也臭臭的:“至于吗?我这不是挺好的吗?秀才!懂吗?”说完还很得意,其实读书人也不错嘛,这衣服穿起来也挺得劲儿的不是?

不过石磊这句话一出,连过来的四个长随都忍不住了,就连冷剑都微微弯了嘴角。

朱瑞笑完了,看到石磊的样子,不由得提醒:“小侯爷,秀才是最低的功名,你看过哪个秀才是穿朝靴的?”

145侯爷本质

本朝制度十分严格,秀才虽然有功名在身,却是最低的功名,只能说是读书人而已,看石磊的装扮别的都还合理些,就是脚下一双朝靴,腰上还带着一方海蓝玉佩,秀才的都是扇袋香囊,玉佩也只能佩戴青白二色,其余的颜色也不是不可以佩戴,只是不能是正色。

且石磊衣服是秀才们贯穿的儒衫,偏头上还带着四合金冠,这是有品级的官员才能戴的东西,配上穿的衣服,简直是不伦不类。

看头是一品侯爵,看身上则是秀才,看脚下穿的,任何一个官员都穿朝靴的啊!

最后还是朱瑞看不下去,找了冯嬷嬷来,指点着给石磊收拾了一番,这才像个秀才的样子。

“这就好了。”朱瑞觉得石磊穿上这么一身衣服,再衬着他的娃娃脸,看起来越发的小了。

石磊倒是不觉得什么不妥,反而跟朱瑞站到一起,朱瑞也是有了一个秀才功名的人,若不是义父家出了变故,金科他也是要下场的,现在却是不行了,一个是他身上的伤虽然外表看着好了,其实内里还需要细细养着方可,其次是他为了义父家的事情,也没有好好温书,考试时必定不会过关,还不如不下场了呢。

“咱出去溜达溜达,也结识几个同年!”石磊不太懂这些文人之间的称谓,只知往日里,大舅兄他们说话的时候,有的就说同年之类的,他倒是在这个时候用上了。

“侯爷,那个不能说是同年,只有一起科举过了殿试的才叫同年,咱们秀才之间,若是能在一个书院读书的那叫同窗,若是同一个先生则是同学。”朱瑞有点儿头疼,小定军侯人是不错,就是有点儿混不佞,有些不着调儿,这同年跟同窗都伦不清楚的人,真的能去考院试吗?

“哎呀,反正就是那么回事儿,走,小朱,咱们去街上溜两圈儿去!”石磊不在乎的挥了挥手,怎么论还不是见了面现说嘛,随大摇大摆的带着四个长随一个参谋这就上了大街。

因为满大街都是应考的秀才,石磊跟朱瑞也就多了四个长随而已,倒也不打眼。

京城里有一条文庙街,乃是每次三甲游行的起始和终结之地,内里有文圣庙一座,供奉的乃是孔圣人。

越是靠近文庙街那一块,越是秀才多,待到了文庙街里,已是没有几个普通人了,都是秀才,偶有书童小厮,亦是文质彬彬的样子。除此之外,还有些看着富贵的人流窜其中,某些眼皮子浅的秀才就巴结那样的人呢,因为那是不知道某个大家门阀之类的来招揽人才的。没有根底的秀才们自然要巴结,万一能攀上一棵大树,可以少奋斗多少年去呢。

一进入文庙街,石磊跟朱瑞还好,起码两人装起来,倒也像个秀才,可怜四个长随,只有杨戟勉强能合格,其余的三位,陈刀大气沉稳,一看就不是死板的读书人,张枪长的就不合格,跟个猛张飞似得,冷剑就更是格格不入了,这家伙以前可是个杀手!

一行人要说惹眼也挺惹眼,要说不惹眼也不惹眼,起码他们看起来,不像是来招揽贤士的那种人,倒也省了些麻烦。

文庙街既然是文人聚集的场所,自然文风鼎盛,路边的店铺多数都是卖的笔墨纸砚,且书肆也多,连店里招呼客人的店小二都能随便拽上两句诗词歌赋出来应景儿。

“哎呀,除了书就是书,常去赌场的人可不能来这里。”石磊不说话吧,到好像那么回事儿,一说话就完了!

本质立刻暴露!

“石兄,此处乃是文人之地,与赌徒毫不相干!”朱瑞恨不得掐着石磊让他把刚才的话收回去,没看他一说这话,旁边路过的人都回头看了好几眼。

文人相轻,你这话说出来,那些酸秀才还不用眼白看你啊?!赌徒?这地方只能谈论诗词歌赋!四书五经!

“哦。”石磊非常听话的不吭声了,因为他没瞎,看刚才那几个人的表情他明白了,这些个酸秀才是不许人说的。

也幸好石磊跟朱瑞一看就年岁小,朱瑞是真的小,而石磊则是因为那张娃娃脸,看在他二人年岁较小的份上,秀才们不便跟他们计较,反而让他们少了许多口舌。

朱瑞买了一支上好的紫毫笔,如今他在定军侯府也有月到银子领,还有一个专门的小院子给他住,里面卧房书房都齐备,手里有了闲钱自然要买一些喜欢的东西。

这几日他打算教大个子读书写字!

石磊没有看的上的东西,定军侯府用的都是上好的,这里的东西自然是比不上的。

几个人走了一圈儿,时近午膳,便找了个酒楼用饭,这酒楼里也尽都是些秀才酸儒,说的全是子曰诗云,石磊本以为自己放假,可以暂时拜托这些东西,结果发现出来逛街也能听到四书五经,吃个饭也有人在耳边子曰诗云,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最后不得不狼狈回府,发现老丈人说的文人圈子太可怕了,要他一时应届科举还好,若以后都过这样的日子,他完全接受不了!

于是李老相爷想让女婿融入文人圈子的事情,宣告失败,且败得一塌糊涂。

“朽木不可雕也!”李老相爷气得不得了,直接给石磊下了这句话的定语。、

朝廷承平日久,若是有战事的时候,武将地位尚可高些,可是太平盛世,武将有力没地儿用,自然地位搞高不了多少,而文臣就不同了,不管是乱世还是盛世文臣都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如今当朝,实行以武安邦艺文志国的策略,如今武将也就戍边用得上,番邦被叶子星打残了也打怕了,起码二十年内当无忧。

这太平盛世的,要像以前一样,用军功博出身富贵或是圣宠,实在是难了些,尤其如今定军侯府的地位也就在军中成了象征,正和帝就是再宽宏大度,也不可能让定军侯再有军功了,君不见自第一代定军候之后,每次战事定军侯只是上将军,而不是冲锋陷阵或决策拍板之人?皆因上将军乃是一个荣誉称号,而不是实权在握。

武将和文官的不同在于武将多骄奢,没有成算居多,能传承百年的像定军侯府这样的已经是不错的了。

开国之初不只是定军侯府,还有许多武将封了官职爵位,可是到了如今,多少人家最终败落?多少纨绔惹祸上身?还有多少是自己毁了自己的?

倒是文官这方面,传承不绝的大有人在。从最有名的山东孔府,到当朝的李家郑家这样的文人世家,皆是传承不断。

这教导石磊从文,李老相爷更多的是为了石磊的后代能绵延不绝,而不是盛极而衰。

可惜,李老相爷一番苦心,石磊压根就没有体会到,或者说,体会到了但是接受无能。

石磊不愧是武将世家的当家人,对文事有一种来自骨血灵魂的抗拒,真心接受不来啊!背文章没问题,可是写文章就不行了,更别提跟那些文人雅士们交流了,就一个解释最恰当:话不投机半句多!

李老相爷为了让他有个好的学习环境,特意让李国忠的大儿子,带着他这个小姑父去了几次文人聚会,结果可倒好,李国忠的大儿子最后都求着他祖父:“千万别让带着小姑父去了,孙儿实在是受不了啦!”

人道:“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这本是写鹧鸪的一首诗的头两句,结果她小姑父立刻就说:“今儿出来烤野鸡吃吗?”

与会众文人雅士:“……!”

更有别的就不提了,那是麻绳提豆腐,提都提不起来啊。

“岳父,不是小婿不成材,而是小婿真的跟他们说不到一块去!弄个野鸡还鹧鸪……。”石磊科举乃是无奈之举,学的东西也仅仅是应对科举而学,至于别的,他压根就没想学!

“算了算了!”李老相爷相当无力:“待你家老大老二能启蒙的时候,就送来找这里,好好的孩子,可不要你教!”李老相爷看女婿是掰不过来了,只好从外孙的身上下手,小孩子可塑性高,比石磊这当老爹的要好教导。

石磊嘿嘿傻笑着应了下来,就是老丈人不提,他也会这样做的,自家那里有个老虔婆子在,他可不敢让孩子们在她眼皮子底下上学,指不定出什么幺蛾子呢。

还有两个月就要院试了,李老相爷给石磊又加了八股文的写作课程,石磊觉得自己生不如死!

李老相爷也觉得自己生不如死。

因为这女婿兼学生,真真是个石头!

文章死啦硬套就跟他的名字一样,硬邦邦,且无一点儿灵气,这样的文章能中吗?

李老相爷换了多个方法,奏效甚微,最后不得已,李老相爷干脆让石磊死记硬背记住了八股文要点,李老相爷觉得自己教导三个儿子的时候,都没教一个女婿的时候累!

九月初七,重阳节,院试的第一场,然后十二一场,十五再一场,先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接连考到第十五日,连考九天,对石磊这样娇生惯养大的人来说很是折腾了一番,人都要被烤焦了。

而石磊入场之时,还引起了轰动。

146侯爷举人

话说那一日贡院前,等着围观定军侯的大人们排成排,左文右武及其规整,各个用看奇观的目光对着小定军侯,待石磊到达后下了车子,文官那边很严肃,因为这个是武将。

而武将那边则不同,以前就说过,定军侯在军中就是一个象征,现在她们的象征带头进了贡院科举,武将们非常佩服,文官的世界,武将们是知道的,那些子曰诗云,他们看了照样头疼啊!

而定军侯能迎难而上,以武将身份去考文举,真不愧是定军侯!

这就是脑残粉的思维!

一切不合理的在偶像身上都是合理的。

故而一见到石磊,这位活着的偶像继承人,众武将们纷纷鼓掌鼓劲,石磊厚颜无耻的拱手作揖套近乎,军中多是他的长辈,叔叔大爷的叫个不停,连爷爷辈儿的都来了,大侄子大孙子的称呼不断。

“孙子儿,好好考,让那帮子人也知道知道咱的厉害!”这位是江啸天江老元帅,须发皆白,年过六十啊。

以他老人家的年岁和辈分,喊石磊一声“孙子儿”,那是完全无压力啊。

“磊小子,考不好回去领一百军棍!”这位是巡检大将军,一般军规军纪都归他管,号称铁面无私,甭管是谁,谁的谁谁谁,到他手里的没一个能逃得掉,上至亲王世子下至大头小兵儿,谁都怕他叫问话。

“别给定军侯府丢脸啊!”喊着话的是以前老老侯爷的铁杆粉丝,如今荣升为定边大将军,这次回来是叙职。

石磊赢得了众位武将们甚至还有几位老元帅的祝福,或者还包括威胁在内,文官那边脸色更黑了,可石磊不管这个,这小子嬉皮笑脸跟来围观的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们打招呼,人家就给他鼓劲还跟人家说“谢谢!”

闹的本来严肃的贡院门口跟苍蝇开饭似的,嗡嗡的啊!

尤其是石磊还在最后进入贡院的时候,在大门口十分大方的团团做了一圈儿作揖:“谢谢各位来给小侯捧场啊!”

“好!”

得!

群情激动的叫好声儿震天响,其性质之恶劣,严重破坏了严肃凝重的考试环境,气得主考官真想吧他踹出去,不许他进考场。

按规矩,进考场需要搜检,别的人都是恨不得扒光了看身上写没写字儿。连个小点心都得掰开八瓣儿去,生怕作弊似的。

而检查石磊的小兵,则是哆哆嗦嗦着跟石磊握了握手就放行了,偶像的力量太伟大,

他敢保证若是他敢掀小定军侯的衣服,回去就有人掀他的皮去。

况且小定军侯带的东西大多数都是御赐之物,检查个毛儿啊!万一碰碎了一个,自己这小命还要不要了?

等考试开始了,总有巡考们有意无意地从他考窗前经过,其实他们不是怕石磊作弊,而是想瞻仰这位注定留名科举的奇人。

以科举以来最高身份的考生,比主考官和考官以及巡考们都要高,乃当朝正一品,世袭定军侯爵位,其他考生都是秀才,秀才是没有品级的,成为了本次秋闱最热门话题人物。

皇宫里,正和帝一想到那日在贡院门口看到的情景就忍不住笑,原来那日他也去了,只不过隐藏的好,没有被人发现,或者说,发现了的人也不敢吭声儿。

想到小定军侯得意洋洋的样子,想到那些文臣们黑了的脸,那些武将们喊红了的脖子……。

此人真是个奇才!

“高达!”

“在!”

“去看看,小定军侯考过了没有?是第几名?”正和帝非常好奇,石磊读书时间并不长,可以说是临时抱佛脚,虽然抱得是李老相爷这位老丈人,却不能保证过关,皆因正和帝自有消息来源,小定军侯的文章,还真不怎么地。

“遵旨!”高大总管非常迅速的跑了出去,话说,他也很好奇小定军侯的考试成绩啊!

正和帝身边的贴身总管,办什么事儿都是以最快的速度来完成,也没有人敢敷衍拖延他,不一会儿的功夫,高大总管就回来了,且表情奇特嘴角扭曲。

“怎么?”正和帝也来了八卦的心思:“是不是去早了,试卷还没有批出来?”

“回陛下,试卷是还没有批完,但是小定军侯的试卷批完了。”高大总管哭笑不得的道:“据几位老大人说,小定军侯的试卷是第一个批阅的卷子,他们故意找出来的,因为小侯爷他的举动太过……咳咳……,几位老大人一致认为小侯爷不适合去国子监,虽然文章差了些,但是吊个尾巴还是可以的,于是,小侯爷他,中了举子榜上最后一名。”

正和帝:“……!”

他的大臣们是有多害怕小定军侯去国子监读书啊?要知道院试的卷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个之多,能在众多试卷中单单挑出小定军侯的,那也是要耗费不少功夫的,且院试排名是从最后一名开始排,能特意挑出小定军侯给排到最后一名,可见不只是不想让小定军侯去国子监,更多的是不想再看到那一日的光景,贡院前都快成菜市场了。

石磊还不知道自己中了举人,其实中不中的,他还真没把握,待开了院门之后,他第一拨儿就出去了。

回去后睡了三天才缓过来,三个孩子抱着他这个爹爹哭的稀里哗啦,就连老姑奶奶都红了眼圈儿:“你说你这是何苦呢?孩子们好几日不见你人影,都吓坏了。”

本来每三日会看到的爹爹,突然八九天不见人影儿,三个孩子都敏感着呢,能不害怕吗?若不是老姑奶奶一直安抚着,指不定吓成什么样子呢。

“乖啊!”石磊背着抱着孩子们,轻轻的哄着他们,待他将孩子们哄的眉开眼笑了,这才跟老姑奶奶说话:“苦也就苦这一回罢了,好日子在后头呢!”

“你呀!”张石氏也不知道这个侄孙该怎么说才好,为了那么个恩萌的监生名额,硬生生受了多大的罪,那几个月的读书,着急上火的脸色都不好了,看着都让人心疼。

“姑奶奶,侄孙想跟您说个事儿。”

“说吧。”

“侄孙临去考试前,跟岳父大人说了表弟的事情,岳父大人如今致仕在家,教导的孩子里,也就剩下一个小孙子,年岁与表弟一般大,我就想着,与其咱们在家聘了私塾先生教导表弟,不如将表弟送去岳父大人那里,一则岳父大人学富五车,教导表弟绰绰有余,二则表弟日后若是进了官场,有岳父大人的名声在,也比旁人要好过许多。”

“好!这是好事儿!”张石氏没有想到,石磊这个侄孙为了孙子竟然有了这样的安排,自然高兴万分:“承蒙李老相爷不弃,能将超儿教导成才,我、我就是日后闭了眼睛也安心了。”说着那手帕擦了擦眼睛里流出的泪水。

张家乃是武将,这一代更是断了代的人家,本以为日后小孙子怕是要依仗石家的定军侯府了,哪想到石磊竟然给安排了更好的出路,张石氏岂能不高兴。

“姑奶奶,若不是看表弟学的好,侄孙也不敢给岳父大人推荐学生,待过几日放了榜,侄孙就亲自带着表弟去岳父家。”

张石氏欣然同意。

放榜的那一日,石老太太以及那五家叔叔婶婶们都来了,张石氏与石老太太并排坐在主位上,其余人等按辈分分开两排分坐两侧,石磊则是坐在张石氏下首第一位,四个孩子都坐在张石氏身边,而石老太太身边则是那五个叔叔家的孩子,一个个也穿金戴银,只是看着张石氏身边的那四个孩子,眼神带着些许羡慕嫉妒恨。

按理来说,放榜一般名次越高,这报信的就越晚,而石磊不说自己能得第几,他连自己能不能上榜还不敢肯定呢。

而今儿个闹出了这么大的阵仗,其实也是石老太太的私心作祟,她其实也不敢肯定石磊能不能上榜,这举人不是那么好考的,故而闹了这么一出来,说是给石磊提前道喜之类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就是为了万一石磊没考过,他们全当看热闹了。

顺带下下石磊的面子,哪怕不能伤了分毫,解解气也是好的么,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

这阵势刚摆好,大家才喝了一杯茶的功夫,就有官差来报喜了,那官差一行三人,提留着个铜锣,到门口就敲了一下,并大声的喊道:“恭喜京籍石磊石老爷得中本科秋闱第二百八十名举人!”

石大总管特别有礼貌,赶紧拿了一百两银子给三人:“辛苦辛苦!z这是小侯爷,哦,不不,这是举人老爷给你们的赏钱!”

三个报喜的官差擦着汗扭曲着表情接了谢礼,一溜烟儿的跑了,话说上定军侯府这武将家来报文人的榜,他们三个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啊!!

“小侯爷!小侯爷!”石大总管直奔大堂而去,反正里面都是自己家人,倒是不用回避了:“您考上了举人啦!”

“好!”石磊一拍桌子:“来人!赏府里每人三个月的银钱,你们小侯爷我也算是文武双全啦!”

石老太太那边的都瘪嘴,虽然也说了恭喜的话儿,只是不甚高兴,张石氏倒是高兴,没白让侄孙受罪,虽然名次什么的靠后了些,但是能考上就好,反正侄孙都是侯爵了,又不指望这个当官儿。

147抄了私库

终于不用担心去国子监里受罪了,不管石老太太他们怎么皮笑肉不笑,石磊欢快的坐车去了岳父家,给岳父家报喜,另外还顺带将小表弟,芳龄七岁的张志超小盆友带了过去、

张志超虽然才七岁,但是读书上却是用功的,小家伙儿有些人小鬼大,知道自家的情况,有祖母在还好,若是日后祖母不在了,自家必须要顶起门户来,故而读书上很是用功,又因年小而心无杂念,李老相爷也是知道他的,略考了一番就收下了,跟石磊那个时候一样,每隔三天休息一日,可回去与祖母团聚。

于是石磊带着小家伙儿又兴高采烈的回了定军侯府,一进大厅也没顾及什么,直接就跟张石氏道:“姑奶奶,我岳父说了,明儿就叫表弟去上学,跟我一样,每隔三日回来一天,在您跟前儿尽孝,与他家的小孙子一起跟着老爷子读书识字。”

“好好!”虽然张石氏听石磊说过,但是自家毕竟门第不显,虽说连着亲戚,可她一个未亡人,那边的女儿还去了,石磊那是人家女婿,自然教导,可自己这边却不能保准,毕竟李老相爷哪怕是致仕了,那致仕之前也是左丞相。

如今见事情成了,张石氏自然喜出望外的紧,赶紧让张嬷嬷张罗给张志超带的东西,除了笔墨纸砚这些必需品,还有些衣服鞋袜,被子褥子枕头这些东西,收拾妥当了,待明日随着张志超这位小少爷一起带去相府。

可巧了石老太太也在,身边坐着两个孙子,一个七岁一个六岁,都跟张志超一般大,一听张志超这个外八路的亲戚都能去李家跟着李老相爷读书,那自己的孙子岂不是更有资格?

于是便开口道:“怎么?这是要送超儿去你岳父家读书吗?”这是明知故问呢。

“嗯,岳父大人考校了一番,觉得表弟是可造之材,这才允了我送表弟过去,跟他们家最小的孩子一起读书。”

“那感情好!”石老太太笑的可仁慈的模样:“亲家公到底是当过宰相的能人,这手段自然不凡。”

张石氏皱眉,石磊不吭声儿,任由石老太太自己在那儿自说自话:“只是,超儿一个怪孤单的,不若让瑾儿和敏儿也跟着去,读书也有个伴儿。”

这石锦乃是石家的嫡长子,而石敏则是石景河家的嫡长子,往日里被自己的母亲惯的不成个样子,如今看着乖巧,背地里坏的流脓了都。

“不需要了,岳父家有孩子跟表弟一起读书,老太太就不用操心了。”石磊心说这还要不要脸了?你都算计死了人李家的女儿了,还想送孙子过去让人家教导?脸大不是这样大的。

“话不是这么说的,孩子多了也热闹些……。”石老太太岂能就此罢手?又开始说些话。

只是她忘记了,如今这定军侯府里,可不止她一个长辈,张石氏拿起茶碗就摔倒了地上:“闭嘴!”

这一举动别说石老太太跟两个孩子吓到了,就是石磊也惊了,老姑奶奶发火啦!

“你还有脸说这话吗?”张石氏怒瞪石老太太:“磊小子的媳妇儿是怎么去的?你我心知肚明,如今李家就不待见你了,你能怎么滴?明天就超儿自己去,我倒要看看,谁家猫三狗四的敢跟着去!”

自己孙子好不容易拜得名师,怎么可能让人给搅和了去?石老太太跟李家的恩怨,那是不死不休的,别说这事儿成不了,就是成了,李家指不定如何折磨那几个小子呢,就行你折磨人家女儿,人家就不能折磨你家孙子了?张石氏看的清楚,石老太太想搭她孙子的顺风车,没门儿!

石老太太:“姐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