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chapter17
“我将他放在那两人中间,只是为了确定一件事。”
沈晾将摩挲的手指放下了:“环卫工究竟是不是小卖部店主的帮凶。”
“什么?!”杨平飞不可思议地看着沈晾,无法理解他的话。
“我做一个假设。”沈晾的语调平缓,几乎没有起伏,“为了还原这个假设,不要打断我。当天晚上,从小道进入小区的只有三个人,第四个人则是从小卖部的店长。尾随在凶手身后的王莽,看见了三个人的背影,而第四个人——小卖部店长,则是一早就进入了楼道。因此王莽之前才会说,他跟着‘三个人’。”沈晾看见杨平飞欲言又止的神情,解释说。
“四人进入李亮青和夏蓝的屋子之后,王莽才进入楼道,并且快速上楼。在这段时间里,环卫工从一层楼下出来,并且依照小卖部店主的吩咐进入小卖部坐店半个钟头。这半个钟头就是我觉得视频不对劲的地方。视频没有进行过时间修改和剪辑,是凶手早就想好的对策。李亮青和夏蓝遇害之后,四人下来,女的独自离开,另两人结伴而行,还有一人,则回到自己的小卖部,与环卫工再次对调……”
“等等,你怎么知道……”
“你没有注意到吗?”沈亮看向杨平飞,环卫工和小卖部店主这两个人,发型几乎一模一样,拇指上都有伤疤。”
“你的意思是……他刻意找了一个和自己有同样特征的环卫工人来做替身以伪造那份录像带?”
沈亮已经说完了他的假设,对杨平飞的打断也没有那么不耐烦了,他说:“环卫工人单独回答我问题时,凡是不涉及案子相关的,他的回答都非常诚实,眼神木讷,而当我问到他看见的人的时候,他的回答比我预想得更快。他对于模糊的答案的回答非常迅速,像是已经经过训练的回忆者。这如果不是他自己训练的,就是别人教他的。
“当我问小卖部店主时,我提前问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为了让他能够机械式回答。但当被提到有关环卫工人的问题时,他的反应速度变慢了。他在警惕这个问题,因为不知道我的提问方式,所以他新想了一个答案。我说过,假设他是一个为了隐瞒自己的杀人事实而提供有效证词以摆脱警方对其怀疑和指控的人,他会以最不令人生疑的方式解释自己和环卫工人的关系,但他不知道环卫工人的工作路线,这就是他最大的马脚。”
杨平飞张了张嘴,没有说话。沈晾说:“我猜,他和环卫工从前并不认识。如果他说他和环卫工人认识,也许还能够解释他的谎言——为什么环卫工会常在他附近,但是他极力想要撇清的关系不是他和凶案之间的联系,而是他和环卫工之间的。”
杨平飞终于能说话了,他说:“你怎么确定你说的都是真的?”
沈晾冷冷地朝他翻了个白眼说:“我不确定。”
“啊?”
沈晾不再解释,他推动轮椅示意旁辉可以将他带走了。“证明凶手是不是真的凶手,是你们警察的事。”
沈晾我目前为止说的一切‘事实’都是假设,基于他们的身体表现和现有的证据,以及沈晾的“盲感”。他不想再次成为陷入这一切,好像他还是当年的那个法医。他只想揪出那个用电锯的人,那个将李亮青的身躯以最残忍的方式斩成两段的凶手。
杨平飞身边的小警察有些目瞪口呆地看着沈晾和旁辉离开的背影,转头问杨平飞:“飞哥,他说得靠谱吗?”
杨平飞有些没好气地说:“我怎么知道,回去继续审啊!”
沈晾和旁辉离开的后脚跟,小章兴冲冲地向杨平飞跑来,大声说:“飞哥!那两个人的行踪,查到了!”
沈晾回到医院后刚上床就闭上了眼睛,旁辉帮他将被子盖好,关了灯在床边看沈晾的面孔。沈晾闭着眼睛说:“别看了,睡觉。”
旁辉笑了笑,没有说话,在一旁展开了一张躺椅。
沈晾第二天一直睡到了傍晚,只有在护士来给他换药的时候才睁开眼睛醒了一会儿。沈晾这样的作息和从前很像,旁辉不是很喜欢,却也无可奈何。他心想,下次再也不能让沈晾轻易卷进这样无端的凶案里,这一次是他没有看住,没有下一次了。
沈晾出院就在两天后。医生说他可以出院的时候,自己都有些觉得不敢置信。沈晾的伤势那么重,却又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恢复过来,简直是旁人恢复一个小感冒的工夫。沈晾出院那天,杨平飞和王国都来了,小章还在整理文件资料而忙得不可开交,没能前来。
旁辉看见一排人站在外面,就基本上知道了结果。然而在杨平飞和王国进门开口之前,已经有一个人一马当先走了进来,手捧一大束鲜花,对沈晾说:“哎,你从没告诉我你是沈晾啊,你好,再次介绍一下,我叫王莽,是你忠实的米分丝!”
“这小子自从打听到你的名字之后,天天缠着我们要来见你,你看,只好把人带来了。”王国走进来,随手指了指满脸激动的王莽。
沈晾皱了皱眉,一声没吭,倒是旁辉说了一句:“米分丝?”
“我之前就在你办事的那个省——我奶奶家那儿上学,□□年前吧,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初中生呢,特别迷侦探,你还记不记得当时的一个案子?是一起小孩儿失踪的案件?父母报案的。那个小孩儿就是我!我告诉你我策划了一个星期,就为了让大家觉得这是一起绑架凶杀案,我计划得特别完美,留了大量假线索,而且我父母都以为我遇害了!但没想到半天就被一个警察抓回去了。”王莽的脸上做出了个怪相,“你知道当时那警察对我说了一句什么吗?”
沈晾没理他,扭头问旁辉:“东西整理好了吗?”
旁辉说:“早好了。”
王莽说:“他说:‘你这小孩儿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地盘,想在这片儿耍花招,等你再大点儿吧。’我就问:‘是谁的地盘?’,然后那个警察就告诉我——”
“走吧。”沈晾头也不抬地对旁辉说。
“‘沈晾啊!这片儿的重大凶杀案,哪一件到他手里不跟庖丁解牛似的!’”
沈晾拎起了一个小手提包,擦过王莽的肩膀就往外走。王国都有点儿可怜王莽了。他拦住沈晾说:“哎,你等等,难道不想知道那几个人最后怎样了?”
沈晾瞥了他一眼,那一眼仿佛在说:难道还有别的意外?
王国一早看了沈晾审问的视频,此刻觉得有些窘迫,于是他稍稍耸了耸肩膀摸了摸鼻子说:“哎,差不多,跟你推测的。我们在小卖部后面地下室里找到了一把柴油电锯,已经拆解了。估计他也没想到我们还能怀疑到一个小卖部的人身上去。我让技术员分析了录像,凶手离开之后再次回到店里坐着的那个人的确跟原来那人有点儿不同,但是录像太模糊了,我们也就能分辨个大概。然后我就把那个环卫工人单独提出来诈了他一诈,他被一恐吓,就全交代了。”
沈晾知道这个“诈”的过程一定也不轻松。这涉及到一桩命案,如果对方咬死自己是无辜的,他们也无法拿环卫工人如何。而更加难办的是,如果环卫工人无法定罪,小卖部店主在视频里的证据就是成立的。
“这事儿还得谢谢小王,”王国指了指王莽,“那环卫工人是凶手在行凶之前盯上的,凶手和环卫工人交谈过,用一点儿钱让他帮自己看店一会儿,并且嘱咐他不能说出去。那环卫工事情发生之后就猜到点儿真相了,凶手就威胁他说出去两人一起坐牢。凶手教会他怎么表现得像目击者,因为他担心自己手上有伤疤,万一被记录了这个特征,很可能被抓捕,所以他还设置了环卫工人,以防万一,环卫工人能当他的替罪羊。凶手之前观察了对方的一切外在特征,将一些明显的特征都记下来了。环卫工人进出小区的自由度比较大,而且时间也很自由,别人通常不会注意到环卫工人的长相。而更加巧的是环卫工的拇指和他一样都有一道疤,是切菜切的。这大概就是凶手选他的最大理由。小王就根据这个为切入点把环卫工的话给套出来了。他是小区的住户,环卫工人跟他谈比较放得开。”
“我之前不知道你是把我当做托用的,”王莽此时高兴地插嘴说,“要知道我肯定表现得更好!”
“哎,你说这多谨慎一个人,连刀疤都考虑到了,居然没把那把电锯给藏个稳妥的地方,该说他是自信过度还是大意呢。”
沈晾没有说话。从凶手能来投案作证这一点呢,他就已经能揣测出凶手的性格。这个人非常自信,而且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处理得很好。但是同样的,他也非常自大。
“他肯定以为自己绝不会被怀疑,因为他是作为证人来警局的。”王莽补充说道。
沈晾依旧没有理王莽。他说:“另外三个呢?”
“两个男的就在附近的街区,是之前入过牢的旧犯。小章和我调查了档案记录,没费多大劲。”杨平飞此时言简意赅地说。他的脸色有些尴尬,像是验证了沈晾的正确之后而流露出来的未消退的那种尴尬,他说“没费多大劲”,更像是因为相比对沈晾揪出这个凶手的过程之下,他的抓捕行动几乎是简单常规而无需动脑的。
王国开口说:“我追了那个女人一天,总算是在高速下口把她堵到了。她是坚持最久的一个,我们来之前一个小时还抵赖不承认。结果都打算因为没证据把她放了,她倒坦白了。不过她坚持自己只砍了对方两刀,最多造成残疾,不会致人死亡,而且一直强调自己是知识分子。”王国冷笑了一下。
“交代动机了吗?”沈晾冷漠地问
“这点他们倒是很一致,”王国说,“都说李亮青欠了他们钱。”
欠钱这个理由听上去很普遍寻常,联想到王莽之前说过李亮青交往的人,仿佛非常合理。但沈晾总觉得有哪里说不出来得不对劲。
沈晾注意到了一件事,环卫工人和凶手之前并不熟识,通常那样谨慎的一个人,对待一桩杀人的案子,应当准备得更为充分。这是不是可以推测,这起凶杀案的准备时间非常仓促,是被突然安排的?
沈晾皱起眉,问王国:“之前的那个快递员,给过消息了吗?”
“你是说那个李亮青和夏蓝生前收到的快递和信件?”王国说道,“查过了,基本上都是些衣服、日用品之类,还有一份信,来源我们也查了,但我们只知道寄出的地址在滨江,寄件人的号码是座机,而且是公用座机。我们在李亮青家里搜到过账单和借据,应该是那些东西。我审问过那四个人,四个人都表示自己只是因为个人借了对方钱,为了要债才凑在一起的。”
从王国的语气也能感觉出他觉得这案子还有点儿怪,但是通常没有人会愿意宁可让自己被判死刑或者无期徒刑,也不愿交代主犯。所有可能被判极刑的犯人,都会尽可能托出让自己减轻刑罚的事实或共犯,这四个人都很自私,从他们分别行路就可以看出来,他们没有非常强烈的团队观念,因此他们不可能为了什么团体而宁愿牺牲自己。王国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决定定案。
沈晾又沉默了一会儿,最终甩了甩头,暂时将这件事放下了。调查案子已经不是他的工作了,他平稳安宁的状态正在渐趋佳境,既然凶手也已经服罪,他也该收手了。沈晾能如此笃定那四个人正是直接导致李亮青和夏蓝的凶手的原因是,他在现场“看”到的那四个人正和这四人对应,他是受害者。如果他只是一个刑侦警察,也许他还会再考虑一番。但他非但不是一个警察,现在更加不是一个法医。
看到沈晾和旁辉打算离开,王国说:“我带了那么多人过来给你庆祝出院,你难道就打算这么走了?”
旁辉楞了一下,抢在沈晾面前说:“别了吧,他才刚刚病好……”
“哎,话不是这么说的。他帮我们破了一个性质恶劣的案子,全科的人都差不多过来了,沈晾不赏面子,你老兄也赏个脸呗?”王国爽朗地笑着说。
沈晾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国家禁止公款吃喝。”
王国噎了一下,说:“这哪是公款吃喝,我们各掏各的钱,你的还是自己付,怎么样?”
沈晾闹不过王国的三催四请,加上十几个警察站在病房门口附近的压力,他最终还是青着脸点了头。
☆、第20章chapter18
十几个警察一起出去聚餐的情况并不多见,公务员的生活现在很难过,连一起去吃个饭,都有可能被播报。沈晾一路听的都是王国和他刑侦科里那些下属叽叽喳喳的唠叨。那帮警察没有一个穿着正装,像是一帮下班一起去吃食堂的员工。还不是什么高薪白领。
沈晾被挤在杨平飞和旁辉中间,像是个发育不良的小孩,脸上露出极其不耐烦而厌恶的神色。
王莽像是个苍蝇一样,不断绕着他飞来飞去,问些沈晾根本不会回答的问题。事实上,沈晾在离开警局之后,就没有和王莽说过一句话,王莽却对此刻的处境感到十分高兴。
f
王国将他们就餐的地点选在了一家价格中下的饭店,距离警局有一段不小的距离,这是为了避嫌。他们把沈晾安排在最里面,两个女警凑上来想要坐在沈晾身边。王国说:“哎,你们可别猴急啊,给旁辉让个位,他是沈晾爸。”
大伙儿都笑了起来,而沈晾的脸色更加青了。旁辉来到他的身边,安慰说:“稍微吃点儿就走,我今天家里也没买菜。”
旁辉落座的间隙,王莽本想凑过来,却被人高马大的杨平飞抢先了一步,把他挤到了一边,却不坐在沈晾身边,还隔了一个位置,这一来,王莽希冀的那个位置就被一个女警给占据了。他只好惺惺地退而求其次,坐在王国身边,想要在这个刑警队长身边多套套近乎。王国就坐在沈晾他们对面,是上菜的地方。
“小王啊,你不是很想了解沈晾么,问这个人,你能知道个十分之九。”王国指了指旁辉,顺手打开了一灌饮料。
王莽打量了旁辉两眼,觉得这个人怎么看都不普通。第一次见到旁辉这人还是在走廊门口,他还以为就是个看门的,王莽心想:我说一个看门的怎么还能这么气派,原来是和沈晾关系匪浅。他立刻扑过去跟旁辉凑近乎了。
旁辉对这个王国甩过来的人感到很是头疼,他和王莽应付了没两句,菜就陆续上来了。旁辉立刻撇下王莽给沈晾夹了两筷子。沈晾挂了一星期的水,手背上到处都是青紫,他才拿起筷子,旁辉就说:“你坐着别动,我给你夹。”
坐在沈晾身边的女警看着旁辉的举动,忍不住笑说:“照顾得真周到,要是我男朋友也这么周到,我现在早嫁给他了。”
旁辉愣了愣,还没说话,杨平飞就给那女警夹了一筷子说:“那我给你夹了,你是不是得当我女朋友了啊?”没等那女警回过神来,杨平飞又给旁边的人挨个儿夹菜:“我给你们都夹了。”
大伙儿立刻寒暄开了。旁辉这才意识到杨平飞无声地给了他一个台阶下,他冲没看自己的杨平飞笑了笑,坐了下来。
小章在大伙儿吃了半个钟头之后才赶到,赶到的时候身上还穿着制服。刚刚还一片欢腾的人立刻就严肃了起来。王国身边的小警察说:“小章领导好,小章领导来视察吗?”
小章立刻拍了他的后脑勺一巴掌,赶紧汇报真领导王国:“王队,东西都弄好了,我申请归队!”
“归队!”王国气势汹汹地说了一句,小章立刻摘了帽子拿了张圆凳挤进了人群。他看见碗里堆得满满的却一脸煞气的沈晾,说:“这、这次多亏了沈……沈先生,要不是他……”
“哎,你怎么又来一遍啊?我们都已经夸奖了他几百万遍了,”王国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先好好吃吧。”
沈晾坐在一群欢闹的人群中间,显得格格不入。他一个人埋在碗后,筷子只在自己盘子里的一亩三分地上挪动。他其实不是很饿,也不喜欢这种场合,更加不高兴被一群人围在一起,像是个猴子一样被看热闹。
但是——
沈晾斜睨了一眼身边的旁辉。旁辉端着杯子,嘴角挂着一丝微笑。他一直在听席上的谈话和吹牛。旁辉已经离开训练部队十年左右了,整整八年,他都跟着沈晾一刻不停地搬家换地方。他后面的五年几乎从来没有回去报告过,也不是很经常提到自己的过去。就连春节回家过年,也渐渐被他取消了。
沈晾知道这是旁辉久违了的热闹和对旧环境的回顾。旁辉的三十年,有将近三分之一花在了沈晾身上,但还有三分之一,是他在部队里度过的。沈晾心里揣摩自己为什么会答应来参加这个聚会,他坚决不想承认也许是因为他离开警局太久了,但他更不想承认是因为旁辉。
沈晾从来不关心旁人,因为他觉得除了自己没有什么人需要他去担心的。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和命运,这是他从一次次厄运的挣扎中学会的。他尽量冷漠地对待每一个人,一视同仁,这样他就不会真正陷入死亡所带来的悲痛里。
沈晾见过太多的死亡。
宴席散去后,旁辉带沈晾往回走。天色有些晚,这条小路上没有出租车。一群有些微醺的警察在这个休息日里勾肩搭背走在马路上,像普通人一样互相调侃。王国不断地说:“咳,你知道吗,这是我破得最快的一起恶性凶杀案……”
“难怪当年我们那个省的局里总是有人高升,原来是因为有沈晾……”王莽已经在席上和一群人混熟了。
“嘿,你小子对我们内部的消息挺熟的啊,是不是以后想当警察啊,想当你怎么不去警校啊?”
“我本来是想当警察的,但是自从沈晾变成我偶像之后,我就下决心做一个和他一样的法医!”
王国摇了摇头说:“想得到美,你以为沈晾这样的法医说有就有?就算你当了法医,没有沈晾的本事,也就是验验尸体。别想出来侦案。”
“啊?”王莽失望地拖长声调大叫了一声。
沈晾走在这批人最前面,仿佛什么声音都没有传入他的耳朵里。杨平飞此时上前了两步,走到旁辉的另一边,用略轻的声音说:“辉哥,我有一件事得跟你说。”
杨平飞的表情看上去很平常,没有什么激动的神色,但沈晾却敏锐地感到了什么,他的眼珠挪向了杨平飞。杨平飞看着前方说:“中央下达了最新的命令,是一批最新解除危险等级的名单。”
沈晾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那一下仿佛在身体里撞击着胸腔而起了回声似的,反复不断的播放,在他耳旁一下一下地震荡。
旁辉低沉地“嗯”了一声。
“有三个人。沈晾是其中之一。”杨平飞说。
沈晾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家的。他的脑海里一刻不停地回响着杨平飞的话:“沈晾是其中之一。”
从沈晾被判入狱起到如今,已经有九年了。在接触危险后沈晾还有一年的被监视期,这是杨平飞说的。沈晾花了整整十年,以摆脱那个对他来说莫须有的罪名。
他解除危险了——
这个事实像是他的心跳一样,在胸腔里不断回旋放大。狱中的半年折磨,其后八年的夜不能寐,都将在一年后消失!
沈晾几乎是跌跌撞撞地走进自己的房间,将门关上,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旁辉缓慢的在他之后走进走廊,站在门背后听到里面传来的隐隐的压抑的哭泣。
沈晾没有哭过。在旁辉的记忆里。
旁辉想起沈晾入狱之后,他第二次去探监。像第一次一样,他被带进了一个“金属大箱子”里,只能通过金属墙壁和耳机与沈晾交流。
“我已经为你找到了一些&039;辩护证据&039;。”旁辉说。
墙那头很久才传来回应:“……嗯。”那一声非常沙哑,像是沙漠里干渴的人濒死的回应。
旁辉不知道沈晾在里面经历了什么。旁辉对沈晾许诺说,他半年之内,一定会将沈晾弄出来。旁辉现在还记得沈晾用干哑的嗓音破碎地说:“我等你半年。”
那个半年仿佛是一个划分死亡与生存的分界线,旁辉和王国在这半年里几乎动用了他们所有的手段。要将一个危险等级达到沈晾那么高的囚犯从特殊监狱里挖出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困难到根本没有前例。哪怕旁辉和王国搜集了大量的证据以证明沈晾和其被指控的几桩罪行无关,也因为没有这个先例,而无法受到正确的裁决。旁辉事实上最终也没有成功上诉。他用自己的军籍与党籍作了最后的担保——为了赶在“半年”这个时间线前将沈晾带出来。
旁辉很清晰地记得沈晾出狱的模样。他全身只有一件挂在身上的套头大褂,嘴和眼都被死死闷住。双手被手铐铐着的地方,有很明显的异常宽的淤青痕迹。他的头发被拔得乱七八糟,手臂上和脖子上都有针孔。
旁辉看着他被摘下眼罩时,差点认不出沈晾。他削瘦得可怕,一双眼睛布满了血丝,异常肿胀着。
沈晾半睁双眼,几乎认不出旁辉,几乎没有意志。
旁辉将沈晾带走后,更换了十几个疗养院,看了无数心理医生,才渐渐让他能够与人交流,但沈晾决口不提从前的事。旁辉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心理创伤。旁辉花了很长时间才让沈晾的外表恢复正常,为他做检查的医生告诉旁辉,沈晾的眼睛和喉咙被动过手术,手术比较精细,沈晾又比较年轻,恢复力好,才没有留下什么大隐患。
旁辉立刻就意识到,如果他不救沈晾,等待沈晾的将会是什么。沈晾这样的特殊犯人,几乎一辈子都会待在监狱里,不被允许探监的他们很快就会被社会遗忘。一个人的存在不是由他是否存活证明的,而是由他是否具有社会身份证明的。如果他在社会上销声匿迹,不具备任何社会性,那么此人即相当于死。监狱对沈晾这样的人的做法就是如此。他们也许活着,但却已经死了,因为他们的生死和社会毫无关系。人们对待废品的态度只有两种,一是丢弃,二是废物利用。国家对于废物利用一向很倡导,对于能够为科学贡献的废物更加欢迎。沈晾进入的监狱是一个回收桶,科学性地回收和处理已不被人需要的对社会有害的废物。那是一个黑洞——
☆、第21章chapter19
那个晚上,旁辉和沈晾都没有睡着。他们各自躺在不同的房间里,看着天花板辗转反侧。
平时要是沈晾近期“看”过了客户,旁辉就会睡在沈晾房间的一个躺椅上,彻夜守着他,以防他“看”的人遭到的是窒息或安眠药剂服用过量等无法发声的厄运。
而在沈晾安全无虞的时候,旁辉通常会有一半时间睡在一旁的房间里。房间的墙壁不是很厚,旁辉喜欢开着门,万一沈晾做了噩梦,便于听到他发出的呼叫。但是沈晾却不喜欢开着门。旁辉会等他睡着,将门悄悄支开一条小小的缝隙。他当兵那么久,卧底做过许多次,对一些小伎俩的使用不在话下。沈晾从来没有发现过。
这一切都是旁辉不经意之间养成的习惯。当他躺在床上,下意识地起身去开沈晾的门,却在门外听见了沈晾不断翻身的声音时。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养成了一种多么可怕的习惯。他不知道这种习惯还有多少,这些习惯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如果离开沈晾,旁辉不知道自己还会做什么。
像一个影子一样接手下一个任务人?不再违背他这一行的职业条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监视者?又或者是再接受一次同行的挖苦和嘲讽,涉足另一个任务人的生活中为了他抵押上自己的军籍和党籍?
旁辉知道自己不会再向第二个人付出当年那么多了。沈晾不仅仅是他的任务人,有时候旁辉觉得他更像是自己的一种工作成就,一种荣誉,一件亲手完成的艺术品——一个亲人。
旁辉整整八年都跟沈晾在一起,对他的生活作息、为人处世了如指掌。沈晾一直很坦诚地告诉旁辉他很讨厌被监视的生活,他一直在等待他被解除危险的那一天。旁辉和沈晾心里都觉得那很渺茫,也没有料到那天竟然会这么快就到来。
照理来说,沈晾这个任务人,是不应该得知自己被解除危险的消息的。他的危险等级是国家定下的,监视其行为也是隐瞒在下的任务。那么撤出监视同样也是单方面的,与沈晾的主观意志没有丝毫联系。但是旁辉却是一个特殊的人。他浮出了水面光明正大地监视沈晾。这当然与沈晾猜出了他的身份并且寻求他的帮忙有关,更多的是——
更多的是什么呢?
旁辉想不出答案。沈晾解除危险的消息,杨平飞最终还是选择当着沈晾的面说了,这说明他知道旁辉对待沈晾的态度了,也认可了沈晾。
旁辉是那样猝不及防得知了这个消息,猝不及防得知沈晾即将无需忍受他,猝不及防得知他一年之后就不能继续跟在沈晾身边了。
旁辉和沈晾能够在一起居住,只剩下了一年。
旁辉反复地想着这个时间,站在门外一动不动地想。月光从他房间的窗户照射进来,一直照射到走廊,在走廊上投下了一个门框的光影。旁辉就站在一旁的阴影里、沈晾的门前。旁辉面前的门却在此时忽然拉开了。沈晾站在门后,背光,看见旁辉似乎楞了一下。接着他带了点尴尬说:“……你在这里干什么?”
旁辉回过神来,笑了笑说:“想起你没喝牛奶,在考虑要不要把你叫起来。”
沈晾似乎下意识地想要拒绝,却不自然地说:“那就来一杯吧。”他的语气虽然不自在,双眼却没有移开,仿佛他的双眼和大脑并不在同一条控制线上。
旁辉应了一声,挪动仿佛生了根的脚,向厨房走去。刚刚走出走廊,他就听到沈晾跟上来的脚步声。脚步很慢,和他的一样慢。旁辉一言不发地走到厨房,也没有开灯,就着冰箱里的灯光给沈晾倒了一杯牛奶,然后放进了微波炉。
旁辉看着微波炉转,沈晾站在厨房外面看着旁辉。
旁辉觉得四周非常安静。平时因为屋子偏僻而能够听到的蟋蟀和青蛙的叫声都消失了。旁辉一直盯着微波炉。加热时间明明只有五十秒,旁辉却觉得非常漫长。
微波炉停止转动之后,旁辉还没有伸手,沈晾就忽然开口了。
“你是不是要归队?”
旁辉听到这句话,微微笑了笑,觉得有点儿发苦。“嗯。大概是吧,等上级通知。”
沈晾没有再说话。旁辉知道沈晾是在催促他离开了。他等了八年,现在旁辉终于要离开他了。
“你以后也不用再搬家了,”旁辉故作轻松地说,“每年别那么折腾了。”
沈晾还是没有说话。
旁辉终于也觉得没有什么话可以说了,他将牛奶从微波炉里拿出来,向沈晾走了两步递给他。沈晾接了过来,注意到旁辉的手指很凉。旁辉的手一向是热的,每一次他注意到沈晾不对劲,都会立刻先用手摸摸他的额头看看体温。他的这个动作像是条件反射,次数多于沈晾真正发烧的次数,因此沈晾知道旁辉的体温总是比自己高一些。
但是旁辉今晚的手指很凉。
沈晾说:“你多穿点。”
旁辉有些诧异地抬头看他。这个动作很滑稽。旁辉比沈晾高了整整一个头,目光却一直放在下面,直到沈晾说话,才仿佛犯错的孩子被叫到一样抬起了头。沈晾那么直白的关心人的话屈指可数,旁辉几乎觉得自己幻听了。沈晾没有再重复,他一只手端着牛奶往回走去。房子里的窗户很大,沈晾喜欢买采光足的房子,仿佛是为了弥补他半年牢狱里连半点日光都见不到的恐怖生活。
这个晚上是满月。月光非常亮,沈晾的脚尽可能地踩在一切必须经过的路上的光斑里。他像是个强迫症一样在黑夜里会追随光亮。旁辉不知道沈晾独自一个人在这幢也不算小的屋子里要怎么度过。过春节的时候没有人做一顿稍微丰盛点的年夜饭,睡前没有人给他送牛奶,忙得顾不上休息时没有人逼迫他上床睡觉,外出面见客户时没有人开车送他,遇见危险时——
旁辉忽然离开厨房,站在客厅里看着正要走进走廊的沈晾。
“我不放心你。”
沈晾缓慢的脚步停了下来。
“你能对我保证一年之后不再进行任何预测吗?”旁辉沉声说。他的拳头捏紧又松开,等待沈晾回应的那段时间显得分外漫长。
第6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