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七作者:千载之下
的害怕。
“阿七……”许久,安容只能喊了声对方的名字。
阿七茫茫然地看着屋外,看得久了,也未曾看清前路在哪儿,“小容,三年前的雨也有这么大吧……记不太清了……”
这话教他如何回答?安容走到了阿七跟前,蹲下身去,把头枕在阿七腿上,模样眷念无比。耳边是哗哗之雨声,安容佯装安逸,不接下阿七方才的话。
“你三年前,为何没有娶周小姐?”心结憋心里,阿七最终还是问出了口。
安容抬头,目光灼灼直视阿七,许久才艰难吐出,“我以为你死了……”
只是短短六个字,阿七并不能从中知悉前因后果,可是看安容此刻的模样,他未必肯说,自己也就没再问下去。
那日雨天,雨珠嘀嗒缠绵,二人在屋里从早上一直到晚上,再未说过一句话。安容伏案翻看了一整天的书,阿七则是看了一整天的雨。偶尔两人目光衔接,都是安容,慌张别开眼。
几天后,阿七难得去了安府的最东面,也是他曾经和安容住过的地方。这里已荒草丛生,久无人迹,门上还悬了把铁锁,上面早已锈迹斑斑。
阿七点破窗棂纸,从一小洞眼往里窥视一番,屋子倒还是原先的屋子,只是里面几乎空无一物,别说那些摆饰小件儿了,就连那枕眠的床榻竟也不见了。疑惑在心,阿七若有所思离开了东面。
想了一路,只勉强得出一论――大概是他当年要娶妻,便一并把自己的东西都扔了吧。饶是知道安容这样做,有他的思量,阿七还是实实在在又为此难过了一阵。安府这么大,连容他小小一屋的地方都没有了吗?
夜里二人同卧一床,安容像变戏法似的,掏出两条红绳,什么都没说,直接给阿七系上了一根,并打成死结,然后举着手里的另一根,“帮我也系上。”
“这是什么?”阿七一面系,一面不解问道。
“我白天去了趟城西的月老庙,自那儿求的两条红绳。”
阿七的手倏然顿住,语气凝重,“你还信这个啊?”
“怎么不信?据说灵得很。”
城西月老庙,千年古树,红色绦绳,这事儿阿七也干过,他当初还磕了一路头,额头好几天都一片青紫呢。不过传说就是传说,到底,月老也没赐给他良缘。
安容瞧阿七突然不语,心事重重的样子,紧张问道,“想什么呢?”
“想这条红绳,为何这么多人信?连你都信?”
“你没求过,怎知不灵?”
“你怎知我没求过……”阿七嗫嚅一句。
“什么时候求的?”
“好多年前的事儿了,你果真是忘了。”
安容心头一滞,隐隐约约有印象,但不甚清晰,“那你说说看。”
“不想提了。”
安容不罢休,这夜一直缠着阿七问,直到最后阿七被他缠得烦了,才把好几年前的事儿又给他重述一遍――
“就是那时候,大概乞巧节吧,我也记不太清了,别人都说城西月老庙灵验,我就去求了两条红绳,准备带你去的,你没去……”
话说到此,安容才依稀有了点记忆,当时好像是从梁如风的别院回来,阿七说他想去月老庙,自己当时说了什么?安容不敢想了,以他当初恶劣的脾性,还不知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
“阿七,咱明儿去趟城西,好不好?”
“去那儿做什么,我又不信那个。”阿七直接回绝。
这一夜安容紧紧搂抱住阿七,两人切肤相亲,中间没有一丝缝隙,阿七被勒得不舒服,安容也没放手。他怕自己一放手,这人就随着那些尘封的往事,把他一并给抛了。
第二日,雨过天晴,虽不见太阳,但空气间已呈清新之态,泥土草儿都是芬芳的味道,安容下朝回来时,已过辰时。
“阿七,随我去处地方。”安容风尘仆仆赶回来,一进门,就冒出此话。
“去哪儿。”
“城西。”
阿七知道自己拗不过他,也就随了他的愿了。稍作收拾,便随他一道出了府门。
马车驶去城西,一路达达,不是佳节,今儿来此庙的人并不多。古树历经一夜大雨,更显勃然生机;树上垂垂挂挂许多红绳,乍眼看去,还以为满树红花。
安容领着阿七去月老佛像前拜了拜,小心翼翼,诚之又诚,一拜三扣首,心中叨念:愿花常开,人常在。
阿七不信这个,只得站在一旁,四处瞥视几眼。
此处风景,一人跪地,一人独站,两心不通,不知姻缘能否赐?
作者有话要说:
换了个文案,跟之前的比,哪个好啊_
第76章阿七失踪
阿七最近又开始重操旧业,拾掇些草条开始编小物什,醉心于此,自得其乐。安容每每下朝回来,都与之静静呆于西厢房,享受闺中闲情。阿七编织,安容就在一旁看书练字,二人不多言语,安容却能从这静谧中品出淡淡温情来,甚觉满足。只是偶尔,当他抬头凝视阿七的时候,不禁腹诽,这人真的一点都不在乎他了吗?也许是错觉吧。
八月中旬,赵明朗过府,如往常一样,安容自然是在寝居陪着阿七,听到管家门外通报时,阿七的手明显顿了一下,而安容,只略感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