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作者:来自远方
第39节
“我……那个……”
活了两辈子,从未有此时尴尬,也未曾这般口拙。
顾卿轻勾唇角,忽然倾身,长发扫过杨瓒脸颊,似最上等的丝绸。
“杨侍读尚未回答。”
“什么?”
“可是看够了?”
对上漆黑双眸,杨瓒更觉尴尬,很想给自己一拳。
“那个,在下可以解释。”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会不会被当成萝卜雕花?
锦衣卫的绣春刀,貌似极端锋利……
“杨侍读放心,顾某并不介意。”
“不介意?”
杨瓒吃惊,顾卿靠得更近,鼻尖相距不过半寸,彼此呼吸可闻。
“只不过,需得杨侍读帮个小忙。”
“帮忙?”
“杨侍读放心,并不难。”
略有些凉的指尖,轻轻擦过杨瓒的领口,声音在黑暗中流淌,愈发显得低沉。
“杨侍读,应不会拒绝?”
拒绝?
拒绝什么?
这样的发展,打死他都想不到。脑子不成浆糊已是谢天谢地,“谨慎”两字,早被抛到九霄云外。
“杨侍读可是同意了?”
杨瓒手脚僵硬,压根不知该往哪里摆。全身上下,唯一能动的只有两颗眼珠,加一张嘴。
“杨侍读肯帮忙,卿实是感激。”
感激?
等等,他什么时候答应了?
不等杨瓒说话,顾卿径直靠了过来。
沉香气息缭绕,腰间多出一条手臂,杨瓒立即僵成石头。
“顾千户。”
“恩?”
“这就是所谓的帮忙?”
“正是。”顾卿点头。
未知故意还是无心,气息擦过杨瓒耳垂,缓缓滑过颈侧。
“移榻难眠,实是难言之隐。仰赖杨侍读仗义相助,卿委实感激。”
杨瓒:“……”
移榻难眠,诓谁呢!
堂堂长安伯会认床,换个地方就睡不着?就算睡不着,抱着个人形木头桩子就能解决?
欺负他是文官,不晓得边军和锦衣卫的强悍?
腹诽之后,望着帐顶,杨瓒再次发现,自己心思太浅,稍不留神就会被顾千户带进沟里。主动从高处跃下不算,还要测量一下水深,多跳几次!
果然是美人当前,智商成负?
收回视线,杨瓒看向顾卿,后者呼吸平缓,正睡得安稳。
抿了抿嘴唇,心思转动,杨瓒眯起双眼。
“顾千户,可睡熟了?”
没有回应。
“既是睡熟,理当听不见瓒所言?”
仍没有回应。
杨瓒艰难的动了动,略微调整一下角度,低语两声。可以感到,随尾音落下,沉稳的呼吸骤然乱了一拍。
目的达成,杨瓒大感舒爽,颇有扬眉吐气之感。
心情畅快之下,紧张感消散,睡意渐渐涌上。
更鼓声又一次传来,穿透夜风,声响变得朦胧,不似平时清脆。
子时末,丑时初,三更将过,四更已至。
伴着更鼓声,杨瓒打了个哈欠,昏沉沉进入梦乡。
顾卿睁开双眼,静静凝视杨瓒,数息之后方移开视线。勾起嘴角,笑痕稍纵即逝,恍如从未曾出现。
半宿无话。
五更末,天仍漆黑。
杨氏族人陆续醒来,屋内亮起灯光。
炉火点燃,族长媳妇带着儿媳在厨下烙饼。族长套上厚袄,推开门,站在院里好一会,未见有降雪之兆,才放下心,脸上有了笑容。
四郎今日启程,赶上晴天,是个好兆头。
“爹,天冷风大,您怎么站在院子里?”
“无碍。”
三个儿子到齐,族长转身回屋。见长孙也被抱来,揉着眼睛打哈欠,始终没有哭闹,满意的点了点头。
“想成才就得勤快。四郎在家时,哪日不是晚睡早起,勤学苦读,才能金榜题名,得晋官身。”
三个儿子躬身听训,长孙杨廓被放到地上,站在父亲腿边,一同听祖父教导。
“自国朝开立,杨家多少代下来,少有立身扬名之人。早先被闫氏欺压,因为什么?你们都应该晓得。”
“是。”
“现如今,四郎在朝为官,族内又将开办学堂,廓娃、庾娃,加上还没能下地的几个娃娃,但凡有一个出息,能及得上四郎一半,咱家都能改门换匾,他日我到地下见了祖宗,也有话说,更有脸面。”
“儿谨遵父亲教诲。”
“廓娃,”族长招手,道,“到祖父这来。”
幼子长孙,向来得长辈宠爱。
自落地,杨廓便得祖母祖母喜爱,少见祖父如此严肃,几岁大的孩子,难免有些害怕。
“莫怕,过来。”
族长放缓表情,杨廓抬头,小脸不再紧绷,迈步走到祖父面前。
“祖父今日说的话,你都要记着,不管到了什么年岁,都不能忘。”
“孙儿不忘。”
“宗族是根,各家是枝。齐心合力才能让树根深扎,树身不倒。”
“是。”
“做人,不是吃饱穿暖就好,要懂廉耻知礼仪。家有千金,却是欺压乡里不办人事,也同畜生无异。你可明白?”
“孙儿明白。”
“要学你三爷爷家的四叔,重情重义。对长辈,要孝顺,对兄弟,要友爱,对同族,要关切。为了一点私心,六亲不认,置亲情不顾,弃族人不管,纵能得意一时,也不能安稳一世。你要牢牢记住!”
“孙儿一定记住。”
“你四叔在祖宗牌位前立下重誓,你可知缘故?”
杨廓抬着头,老实摇头。
“现下不懂,没有关碍。”族长道,“你只要记得,为人处世必要学你四叔。今后凡有人敢说你四叔的不是,挥起拳头揍过去。你揍不过,还有你爹,你叔,你爷爷!”
杨廓听不懂大道理,揍人却是能听懂的。包子样的小拳头,照样威力不小。
杨珁咳嗽两声,不敢和亲爹顶嘴,只能瞪儿子。
这小子早就难管,在父亲跟前才老实些。现今有了父亲的许可,还不得翻上天去!
“老大。”没理会长子的苦脸,族长道,“等你娘烙好饼,你和老六给四郎送去,顺带帮忙套车。”
“是。”
杨珁和杨玘离开,杨玿上前,对族长道:“爹,我也去帮忙?”
族长摇头,道:“你去你十叔家一趟。”
“去十叔家?”杨玿面现诧异。
“对,和你十叔十婶说,四郎辰时中就要动身,一起送送。”
犹豫片刻,杨玿道:“爹,十叔怕不会答应。”
“叫你去就去!”族长瞪眼,“告诉你十叔,我说的,全家都去。四郎都不计较,他们钻的什么牛角尖。一族人没有隔夜仇,放不开心胸,只能惹人笑话!”
杨玿不敢和亲爹争辩,只能应声出门。
彼时,天将大亮,族人接连走出家门,或提着藤篮,或扛着布袋,都往杨瓒家汇集而去。
杨瓒已经起身。
前半夜没能睡好,后半夜却是酣然无梦。
半闭着眼睛,浸湿帕子覆在脸上,温热的水汽蒸去残余困意,顿觉有了精神。
顾卿着好绯袍,正拿起玉带。
千户是正五品,本该束乌角带。谁让顾千户亲爹是侯爵,又得天子亲授伯爵,腰带自可用玉。
见顾卿束发戴冠,杨瓒忽然记起,官服之外,只见他穿过白泽服。
回忆停格在某个瞬间,杨瓒放下布巾,捏捏额头。
该说自己过于迟钝,后知后觉,还是对方段数太高,非寻常人可比?
思及此,杨瓒颇有磨牙冲动。
“杨侍读?”
顾卿戴上乌纱,束好腰牌。绣春刀在手,冷煞之气再现。
昨夜的一切,变得格外不真实,如同幻梦一场。
看着眉眼冰冷,似冰雪雕琢的顾伯爷,杨瓒默默转头,不得不认清现实,想磨牙,也需区分对象。
敢对这位下口,必定会崩掉两颗门牙。
他还年轻,大好人生等在前方,脸面十分重要。会导致张嘴漏风的行为,还是不做为妙。
见杨瓒走神,顾卿挑眉,又问一句:“杨侍读可有哪里不适?”
“劳迁千户挂心,瓒无碍。”
“那便好。”
两句话过后,室内陷入沉默。
杨瓒正觉尴尬,门被敲响。
早膳已备好,杨枞正等着两人用饭。
舒了口气,杨瓒欲要迈步,想起顾卿,连忙拱手,请顾千户先行。
“杨侍读客气。”
“哪里。”
同榻一夜,隐约摸清几分对方的心思,杨瓒不觉欣喜,反而时时想要磨牙,当真是世事难料。
走进正房,杨枞已等在桌旁。
“爹。”
“伯父。”
听顾卿叫伯父,杨枞依旧浑身不自在。
尴尬笑笑,等两人落座,挟一块菜饼,送到杨瓒碗里。
“你小时最喜吃这个。”杨枞道,语气中有藏不住的寂寥,“此番离开,不晓得何时能再回,多吃些。”
冬日里并无鲜蔬,饼馅都是秋日藏入地窖的白菜。夹着油炸过的肉丁,裹着焦脆的饼皮,咬一口,满嘴酥香。
菜饼不大,凭杨瓒的胃口,也能吃下三四个。
米粥熬得浓稠,吃下半碗,热气从胃里涌出,额头竟有些出汗。
昨夜间,因担心杨廉着凉,杨枞将孙子留在正房。今日早早起来,端正坐好,和杨瓒一起用饭。
有客人在,孩子本该另作安排。
顾卿提前拦住,言其并不在意。见杨廉没什么精神,自荷包里取出一颗白色糖丸,放到碗里,白粥立即有了甜香。
杨廉胃口大开,连吃两大碗,小肚子都鼓了起来。
杨瓒怀疑的看向顾卿,身为锦衣卫千户,竟随身带着糖?
既非办案需要,可能性只有一个:浑身冒冷气的长安伯,喜欢吃糖!
这世界玄幻了吗?
端起瓷碗,顾卿表情镇定,未见半分尴尬。
谁说锦衣卫不能喜甜?
请到承天门千户所喝茶,顺便到诏狱谈谈人生。
用过早膳,随行校尉已套好马车。族人送来的面饼吃食都被仔细收好,放到车上。
杨瓒带回的几只箱子,孙家之物托族长送回临县。他本想亲自去,无奈情况有变,只能请族人代劳。
余下的一只,金银交由父亲,布匹等物分于族内。
得知是天子赏赐,老人们忙叫收好,娶媳嫁女,无论做聘礼还是嫁妆,比田产金银都有脸面。
杨瓒的两个嫂子不好出门,只送来两双鞋。鞋底厚实,针脚细密,一眼就能看出,其中费了不少心思。
“多谢嫂嫂。”
收下之后,杨瓒郑重行礼。虽未当面,尊重之意尽显。
族长发话,杨材一家也来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