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2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帝师作者:来自远方

第32节

含泪的少女取出绣帕,用力按下眼角。

纵然是再难,哪怕是膝盖肿起,也不再叫苦一声。

两名女官站在廊下,见状,微点了点头。当下返回正殿,向太皇太后和吴太妃禀报。

“奴婢瞧着,夏氏女同沈氏女最为拔尖。吴氏女很是娇憨,王氏女细心恬静,均有可称道之处。”

王太皇太后和吴太妃低语几声,令女官继续守在偏殿,隔两个时辰再做回报。

殿门关上,吴太妃忍不住轻咳。

王太皇太后面现忧色。

“吃了这些时日汤药,怎么还不见好?”

“老毛病了。”吴太妃收起帕子,端起茶盏,润润喉咙,“早年落下的病症,天凉就要犯上一回,再多的方子也是没用。”

提起早年,王太皇太后不免叹息。

“遭了那么多年的罪,才过几天好日子。”

吴太妃轻笑,生死有命,她早已看开。

病症好与不好,都是上天安排。只不过,一旦有那一日,就要再见旧人,心中难免腻歪。

“不提这些糟心事。”吴太妃笑道,“娘娘瞧着哪个更好?”

“左不过这四个。”王太皇太后点出夏福四人,道,“咱们选了,总还要天子顺心。当日里,天子似对夏氏女另眼相待。”

“性格沉稳,人也聪慧。”吴太妃道,“先前娘娘说过,这孩子年纪小了点,可改了主意?”

“十三,虚岁十四,和天子差一岁,也是般配。”王太皇太后道,“需得遣人到金陵,仔细探查其家人品行。”

若是再出一个庆云侯,或是寿宁侯,还不够糟心的。

“娘娘说的是。”吴太妃又咳嗽两声,“我这身子不济,娘娘若是有精神,不若请太后暂移仁寿宫,免得过了病气。”

王太皇太后皱眉,问道:“可是又有哪里不对?”

“没有。”吴太妃摇头,“我这病来得急,担心过了病气。今日之后,有事便遣女官通传。等我好些,再来同娘娘问安。”

“你这话说的,是想戳我的心?”王太皇太后红了眼圈,一把拉住吴太妃的手,“什么过了病气,以后休要说这话!”

“娘娘,”吴太妃叹息,“凤体为重。”

“我都不怕,你怕什么?”王太皇太后道,“就算真的……咱们也好作伴,到地下见过先皇,无论如何,都要先给万氏一顿廷杖!”

“娘娘?”

“你出过气,我可没有。”王太皇太后笑道,“到了地下,总该畅快一回。有列祖列宗,圣祖皇帝和太宗皇帝看着,我就不信,陛下还能护着那万贞儿!”

吴太妃先是发愣,继而轻笑。

王太皇太后始终没有放开她的手,陪着一起笑。

笑到最后,两人都流出眼泪。

“好,真有那日,我必亲自执起廷杖,痛快一回!”

弘治十八年十一月辛亥,英国公张懋、兵部尚书刘大夏奉敕简阅京卫操演。

是日,天子亲临演武场,内阁首辅刘健,次辅李东阳和谢迁伴驾。翰林院侍读杨瓒,侍讲谢丕得幸随驾,立于台旁,一同观操。

留守六十八卫俱上名册,由都督府及兵部筛选,择精锐六万三千五百七十人,分作五营,各领以把总指挥,习操听用。

以武定侯、怀宁侯、南和伯、永顺伯、长安伯为坐营官,分掌万余人。

依天子意,分拨三千营及神机营千余人,仿照太宗皇帝征讨草原战阵,分批操演。

演武场四周,由羽林为、金吾卫、锦衣卫等分别把守。

演武场中,五营军官着甲胄,百户着皮甲,总旗之下俱为袢袄,分枪兵弓兵列阵。

旗帜烈烈。

鼓声中,百余架战车推出,车上架铜铸火炮,随旗官号令点火。

炮声隆隆,大小铁球飞出,暴雨般砸中预先排好的草人,腾起一片浓烟。

“令起!”

鼓声更烈,五营官军臂缚彩带,由把总指挥率领,变换战阵。

五名坐营官均是黑色甲胄,横刀跃马,冲在阵前。

距离虽远,杨瓒仍能一眼认出顾卿。

黑甲红缨,银枪骏马。

两营相遇,监枪官率先发令,排枪之后,手持重兵的骑队自两侧冲出,刀棒相击,金戈之声恍如雷鸣。

看到骑兵手中的武器,杨瓒揉眼,再揉眼。

近两臂长,前宽后窄,沿顶端楔入数排尖钉,光是看着,就觉煞气逼人。

按照太宗皇帝阵图,此乃骑兵利器,每遇敌寇,必所向披靡。

杨瓒不再揉眼,嘴角抖了两抖。

非常人行非常事。

永乐大帝不愧为杀遍草原无敌手的猛人。

先是战车火炮,紧接一阵排枪,其后直上狼牙棒,是个人都受不了。

只可惜,战阵虽好,操演的官兵早非当年。阵中所用的“重兵”,皆以木头制成,刷上黑漆,挥舞起来颇有几分气势,实际全无半点杀伤力。

杨瓒都能发现不对,何况朱厚照。

随战阵操演,原本脸膛通红,激动不已的朱厚照,兴奋渐消,脸色越来越黑,大有一黑到底的架势。

第六十二章一起跳坑

未时中,操演过半。

演武场中,鼓声仍隆,号角四起,杀声震天。

高台之上,朱厚照脸色黑沉,单手扣住玉带,狠狠咬牙,声音几乎从牙缝间挤出。

“这就是六十八卫精锐,拱卫神京的京军?”

骑兵照面,刀锋都未交错,便齐齐坠马。

步兵交锋,嘴上喊得热闹,虚晃一枪,就地滚倒。

先时,以制造兵器为由,兵部请延迟操演。朱厚照痛快答应,以为准备充分,必可重现太宗皇帝军阵的风采。

结果呢?

所谓的“重兵”,全是木头!

所谓的精锐,五成弱兵!

随操演进行,朱厚照的拳头越攥越紧。

要钱,他给。

要人,他给。

要延迟,他也点头同意!

到头来竟是这般?

欺负他年纪轻,不知事,没随父皇简阅过十二营演武?这哪里是操演,分明是是在演戏,糊弄他!

“够了!”

见两名把总纵马相击,长枪刚刚擦边,便大叫一声,争先恐后“落马”,怒火终压抑不住,朱厚照当场爆发。

“朕今日当真是长了见识!”

留下这句话,朱厚照袖子一甩,转身走下高台。

演武场中,官军仍一心“交战”,压根没有注意到,天子怒气冲冲走人。

内阁首辅刘健眉头深锁,转向兵部尚书刘大夏,正要开口,被李东阳从后拉住。谢迁同刘大夏颇有私交,却无法帮老友说话。

哪怕不知兵,不通晓军事,只要长眼睛,都会发现演武中的猫腻。

“刘尚书,好自为之。”

刘健脾气火爆,纵有李东阳调和,仍丝毫不给刘大夏面子。

京军六十八卫,号称精锐尽出,却成一场闹剧。

先时宣府兵情告急,兵部一力主张从大同太原调兵,主因是否在此?

话将出口,又被李东阳拦住。

无论如何,刘大夏是先帝托付的重臣,巩固边防有功,几番推举能臣,在朝中极有威望。纵然是内阁首辅,也不好当着在场文武和六万京军,让他无法下台。

更重要的,内阁首辅和兵部尚书吵起来,实在不像样。

朝堂且罢,演武场上口舌争锋,传出去,难免流言四起,令士庶笑话。

“希贤兄,京卫如此,实非时雍兄之过。”

京军疲弱,训练无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也非眨眼之间即可解决。当下要务,是规劝安抚天子,消去雷霆之怒。

李东阳劝了两回,刘健依旧怫然,到底没再多说什么。

期间,台上文武无心再看操演。

演武官兵实在不争气。

即便坐营官均是功臣之后,知兵善用,奈何闹剧已成,再多的努力都是白费。

未时末,最后一声鼓音落下,旗官挥舞令旗,喊杀声为之一停。五营军卒,多数竟站立不稳,歪着头盔,拖着腰刀,浑似打了败仗。

此情此景,不提内阁三人,刘大夏亦是瞋目切齿,火冒三丈。

五名坐营官翻身下马,一个赛一个脸黑。

领着这样的兵,怎么打仗?

不等遇到鞑靼,单是操练就会倒下一半。

武定侯老成持重,只摇了摇头,并未多言。怀宁侯同南和伯手按长刀,怒气难掩。永顺伯直接抄起马鞭,对着几个披着甲胄坐在地上,好似没有骨头的将官狠抽。

这些人的祖辈,都曾跟着太宗皇帝南征北讨,立下赫赫战功。不过几代,竟是凶狼变作绵羊,如此不堪用!

长安伯没有发怒,也没拿鞭子仇人。

秉持锦衣卫的一贯作风,冷着表情,收刀回鞘。行至一名肩扛“重兵”的百户身前,提起长腿,狠狠就是一脚。

木质的狼牙棒当即四分五裂,成了碎渣。百户随之栽倒,半晌爬不起来。

此举实在出人预料。震慑住演武官军,也让其他四名坐营官挑起眉头。

顾卿大步走到高台前,见天子不在,唯有云伞交错,视线扫过杨瓒,微顿两秒,继而向台上抱拳,话不多说,直接转身走人。

演武结束,天子已走,多留无益。闹剧如何收场,与他何干。

至于台上文武会如何想……

总之,没谁会想不开,脑袋塞棉花,主动找锦衣卫麻烦。

顾卿走后,武定侯、怀宁侯、南和伯、永顺伯陆续离开。永顺伯向来和刘大夏不对付,临走之前不忘嗤笑两声,嘲讽之意尽显。

兵部向户部要了多少银子,从天子内库也没少搬。

这出闹剧,他倒要看姓刘的如何收场!

场中指挥把总面面相觑,都道不好,却是毫无办法。

杨瓒同样想走,奈何诸位大佬不动,只能继续罚站。

至天空开始飘雪,刘健方才发话。操演简阅完毕,群臣可离。

只不过,观看操演的文武能走,参与演武的官军仍要留在校场,不站足两个时辰,不许离开。

“刘阁老,雪渐大……”

“恩?”

刘健眯眼,求情的官员立即闭上嘴,不敢多说。

兵部尚书刘大夏没有离开。

绯红色的锦鸡补服,立在漫天大雪中,格外醒目。

“京卫训练无法,苟安懈怠。老夫觍为兵部尚书,愧负天子,愧对黎民!”

话落,刘大夏撩起袍角,面朝弘治帝泰陵方向,跪在雪中,额头触地。

“刘尚书!”

“刘司马!”

兵部左右侍郎上前,合两人之力,仍拉不起刘大夏。只得狠狠咬牙,撩起官袍,陪刘大夏一起跪。

“我等愧负圣恩,愧对先皇,有负今上,万死难赎!”

两人齐齐叩首,眼圈泛红。

北风呼啸,雪花漫天。

演武场中寂若死灰。

片刻之后,铠甲顿地声骤起。

把总指挥,千户百户,总旗小旗,六万兵卒俱绷紧双颊,面泰陵而跪。

满目银白中,红色的袢袄,黑色的甲胄,仿佛点点血斑洒落校场,终汇聚成河。

演武场外,锦衣卫、羽林卫、金吾卫无声退去。

演武场中,六万余人跪在雪中,迟迟不起。

闻听回报,李东阳微微叹息,示意家人不必撑伞,负手立在轿前,遥望阴沉沉的天空,脸上闪过一抹忧色。

杨瓒不够级别坐轿,只能戴上雨帽,同谢丕一并步行。

“谢兄可大好?”

“小病而已,累得贤弟牵挂。”

谢丕轻笑,脸色仍有些白,精神却是不错。

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话,刻意避开演武场中所见,话题绕得有些远,时而答非所问,话不对题,也是一笑置之。

申时正,杨瓒回到翰林院。

走进值房,正想唤文吏送火盆,忽见丘聚急匆匆行来,二话不说,只让杨瓒快些随他进宫。

“天子召见,杨侍读快些!“

天子召见?

杨瓒挑眉。

看丘公公的样子,十有八九,朱厚照正在发火。

挠挠下巴,天子气不顺,乾清宫的中官必到翰林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