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04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母为卫将军姊,姨母为皇长子生母,于少年们而言,这样的家世不算差,但还不足以让人另眼相看。

他曾得赵嘉教导,跟随赵嘉学习,才是最让众人羡慕的。

自天子登基以来,赵嘉屡立大功,因功升爵,代天子牧守一方。

赴任之后,抓紧重建在战火中损毁的朔方城。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使朔方成为边地数一数二的商贸大郡,令当初怀疑他治政能力的官员们大跌眼镜。

回过头来想一想,能一肩扛起五营后勤,五六人需要连轴转的工作,独自就能处理完,这样的人岂能单会打仗,又岂会对政事一窍不通。

随着朔方城兴起,开始能和云中城比肩,太农令韩安国愈发认定,赵嘉是掌管国家财政的不二人选。为此,不惜起袖子,正面杠上郅都宁成张汤,一扛三,丝毫不落下风。

如此惊人的战斗力,完全是超出常理,实打实震掉众人下巴。

身为韩安国的好友,王恢没少出言提醒,做事悠着点,把这三位怼得找不着北,实在让旁观者都心肝颤悠。

偏韩安国无所畏惧,更摆摆手,大无畏表示,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有事他扛!

“人才难得,岂能归于酷吏,绝不可行!”

刘彻登基以来,汉军不断东征西讨,王朝疆域不断扩大。

一改文景时的休养生息,韬光养晦,朝廷上下简直是撒丫子狂奔在放飞自我的大道上,从天子到群臣都是甩开膀子浪到飞起。

先前打算控制一下,劝说一番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在过程中败下阵来,直接被带飞。

最典型的例子,大将军窦婴,景帝朝时,众人提起必道一声稳重。如今再看,这两个字曾出现在窦氏的字典里?

估计窦婴自己都会表示出怀疑。

鉴于疆域不断扩大,新的郡县和都护府接连设立,各处都需要人才,从刘彻到三公九卿,恨不能掘地三尺,把能用的人手全都拨拉出来。

先前被打压的外戚世家,趁机复起的不在少数。

一心隐居的贤士门人,请不动就直接绑来,寄情山水个xx,全都出来,给家国百姓做贡献!

不提从山林里抓出来的,外戚贵人子弟入朝,经过考核之后,多数被派到新开的片区为官,距离实在太远,想要争权朝堂,压根不具备基本盘。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各家反应过来,发现踏实做事好处更多,晋身升爵的速度更快,早先的那些心思根本上不得台面,再提起都成了笑话。

想得通透,顿觉和自己人掰腕子很没意思,不如对外使力气。

世界那么大,皇子公主的封地食邑都在不断向外,自己还盯着国内一亩三分地,岂非太没格调。

越来越多的汉朝官员开始向外发展,登上高处极目远眺。

被眺望的国家都想破口大骂:历史规律哪去了,王朝周期律哪去了?有没有这样遍地开花,开挂几百年的?还让不让人活?!

人才专注于向外展望,国内的缺口自然增大。

这种情况下,太农令和廷尉中尉抢人,也就算不上稀奇。

事情发展到后来,武帝都开始头疼。不想让四人继续杠下去,只能提前将赵嘉从朔方召回,接替韩安国成为太农令。

至此,事情才告一段落。

赵嘉接过官印当日,升任御史大夫的韩安国走路带风,半点不在乎身后三双y恻恻的眼睛。

胜者就是这般骄狂,有能耐咬他啊。

元朔六年八月,汉军从朔方拔营,挥师向西。

同年九月,大军过西域,遇乌孙大宛又起争端,刘荣张骞出面调和,采取最简单的办法,为两国各换一任国王,国师也顺便换过。

新国王登基之后,战端迅速平息。

每当两国再想起事端,不期然就会想起汉使所言,从国王国师到满朝文武,登时齐刷刷打个寒颤,将挑刺的家伙拖出去乱刀砍死,再小心地拍拍胸口,万幸头脑清醒,没被挑拨一起作死。

隔年十二月,大军越过葱岭,在现属汉朝的绿洲短暂休整,继而挺进大夏和安息交疆界。

十万正卒和二十万辅兵随扈,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过境,势必会引起两国警觉。

当时,安息和大夏的战争仍在继续。

安息一度占据上风,弓骑兵切断安条克七世的军队,使大夏最ji,ng锐的禁卫军和随扈完全脱离。

战鼓声中,安息弓骑兵如潮水涌上,对敌人层层包围。

眼看数千大夏军就要被潮水吞噬,就此覆灭,汉军突然出现,带着横扫一切的气势,凿穿弓骑兵的阵型,救了大夏一命。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非汉军意图帮助大夏,而是安息新召的蛮人随扈惹事,错以为东来的是大夏援军,为争功劳,没有上报安息正规军,自作主张截杀汉军斥候。

找死的行为,被汉军前锋逮个正着。

卫青命骑兵张开包围,将动手的蛮人团团围住,同时让霍去病魏昱飞驰回中军,上报突发情况。

魏悦当即做出决断,歼灭蛮军,其后全军压上。

“敢袭汉军者,尽诛!”

甭管随扈正卒,敢袭汉军斥候,就一个字:杀!

杀动手的不算完,还要继续杀下去,让背后的也付出代价。

这道命令传至全军,方才出现汉骑袭安息,救出大夏禁卫军的一幕。

突然遭到袭击,安息军陷入一阵慌乱。率军的将领认出汉骑,差点当场喷出一口老血。

这些不讲理的怎么又来了?!

喷血归喷血,知晓汉军恐怖的战斗力,安息果断鸣金收兵。将领迅速去见德米特里,专为上报此事。

安条克七世陷入包围,濒临绝境,本以为自己就要跌落悬崖,在战中陨落。没想到曙光乍现,汉军如天神降临。

作为感谢,安条克七世主动送上大批黄金宝石。知道汉军需要人带路,立即从军中调出一批随扈,并给出数千头骆驼和大量粮食。

大夏不差钱,也不差粮食,就差能碾压安息的强军。

可惜汉军不打算久留,安条克七世也不敢强横,只能使些手段,在汉军接收“谢礼”时,狐假虎威,派兵突袭安息营盘,接连抢回几处战略要地,重新握有资本,准备和德米特里继续刚下去。

元狩元年二月,汉军穿过安息和大夏战场,一路追寻匈奴踪迹,顺便扫清商路,剿灭沿途匪患。

同年三月,大军同卫青蛾的商队汇合。

后者已掌握一支匈奴骑兵的下落,正在沿途追踪。

“距此地不远,一片山谷处,有疑似匈奴营地!”

卫青蛾骑在马上,为大军带路。

汉军上下都没能想到,在山谷处,他们将会遇到一个“老朋友”,即是此前率匈奴残部一路西行,几次逃过汉军刀锋的左谷蠡王伊稚斜!

第两百九十八章

伊稚斜做梦也没有想到,还会再一次遇到汉军。

山谷中,匈奴人的帐篷被投掷火把,烧成一个个巨大的火炬。

大火熊熊燃烧,马蹄声犹如奔雷。黑甲骑兵飞驰而过,控弦声接连不断,喊杀声震天。

伊稚斜的亲卫组成盾墙,意图阻拦汉军。

卫青赵破奴同时拉满弓弦,以鸣镝为号令,成百上千的铁矢凌空飞过,凿入匈奴刚刚聚成的骑兵阵型。

伊稚斜策马立在阵中,仰头看向飞来的箭矢,竟是不闪不避。

在烈火包围中,在直冲九霄的喊杀声中,在不绝于耳的弓弦嗡鸣和刀戈相击中,他终于明白,自己再也逃不出去。

如同被匈奴灭绝的草原部落,一如当初倒在匈奴马蹄下的敌人,今时今日,自己和麾下勇士也将迎来相同的命运。

前为断崖,后临绝壁。

万丈深渊近在咫尺,无论朝哪个方向迈步,下场都将是粉身碎骨。

他曾有豪情壮志,他曾想恢复匈奴荣光,他一度认为,自己会带领残部再起,成为比肩冒顿大单于的英雄。

眼前的一切却生生打碎他的美梦,将仅存的奢望扯得支离破碎。

箭矢越来越近,像黑色的巨网当头罩下。

在最后一刻,伊稚斜突然举起弯刀,对着落下的箭矢猛击过去。

哪怕是死,他也不会做个懦夫!

“随我杀!”

既然逃不出去,那就杀个痛快!

山谷四周都是汉军,匈奴人彻底陷入包围。

听到伊稚斜的嘶吼,看到他策马扬鞭冲向汉骑的背影,山谷中的匈奴人仿佛都明白了什么。

“大王!”

匈奴人骑上战马,挥舞起弯刀。

这一刻,他们不再是仓皇逃窜的流浪者,开始重拾往日光辉,聚成驰骋草原的强骑,高吼着冲向汉骑。

“出刀!”

汉军将领近乎同时下达命令,汉骑放下强弓,长刀出鞘。

“杀!”

卫青、赵破奴、赵信和公孙敖两两配合,各率所部组成锋矢。

霍去病紧跟在卫青身边,在冲锋过程中,长刀划过一道道冷弧,连杀数名当户裨小王,凶狠凿进匈奴骑兵之中。很快穿透左谷蠡王亲卫,先卫青等人一步杀到伊稚斜面前。

少年身覆黑甲,头盔簪有长缨,身后的斗篷早被血染红。

伊稚斜攥紧缰绳,闪开正面袭来的冷刃,同时刀尖上挑,直袭霍去病侧腹。

“去病!”

看到这一幕,卫青龇目欲裂,将挡路的匈奴骑兵劈成两截,就要掷出长刀,为霍去病化解危机。

下一刻的发展,出乎所有人预料。

面对伊稚斜的攻击,霍去病不闪不避,直接横过左臂,以臂甲硬抵锐利的刀锋。手中长刀去势不减,在伊稚斜意识到不妙,却来不及收刀回挡时,以雷霆之势贯穿他的胸口。

胸前一阵冰凉,剧痛瞬间袭来,伊稚斜却没有低头,而是用最后的力气举起弯刀,向霍去病的颈项斩去。

嗡!

弓弦声起来,破风声正面袭来。

黑色的铁矢化作流光,ji,ng准嵌入伊稚斜右肩。

霍去病趁机抽刀,荡开伊稚斜的攻击,回手又是一刀,将他的头颅砍下。

与此同时,魏昱放下强弓,抄起方才扎在地上的长枪,冲到桑弘羊身边,一枪挑飞两名匈奴。

霍去病抓起伊稚斜的头颅,高举在空中,大声道:“酋首已死!”

伊稚斜身死,匈奴人却没有停止冲杀,反而愈加疯狂。

汉军死伤开始增大,魏悦果断下令,骑兵撤出混战,弓箭手就位。

“放箭!”

汉将挥落长刀,箭矢如雨。

匈奴人在冲锋中跌落下马,皆是身前中箭,无一人调头逃跑。

“继续。”

面对这一场景,个别随军的少年面露不忍。

李当户和曹时看到,命令他们抬起头,硬声道:“永远不要对敌人心存怜悯,汝等从未亲眼见过,匈奴南下时,边郡百姓曾遭遇过什么!”

“汝等可知,在没有被逐出草原之前,他们每岁过冬的粮食都是从边郡劫掠?”

“汝等可知,多少边地百姓被胡骑掠走,沦为羊奴?”

“汝等又是否知道,每次匈奴南下,皆会有村寨里聚遭到灭顶之灾?”

“从高祖到太宗皇帝,从先帝到今上初登基,匈奴从未停止过劫掠边地,从未停止过杀戮汉家百姓。他们视汉民如牛羊,刀锋落下从不会犹豫,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妇孺孩童!”

“永远不要怜悯凶狠的恶狼!”

说到这里,李当户指向赵嘉,道:“汝等不是仰慕赵侯,那汝等可知,赵侯舞象之年便杀匈奴裨王,擒匈奴大当户?”

“汝等能站在这里,是因有他人挡在前面,浴血搏命,击杀强敌!”

“身为汉家儿郎,理当知晓肩扛责任。”

“如再有今日,汝等即刻返回长安,这辈子别再从军!”

少年们耳根发红,皆面现惭色。

山谷中的厮杀仍在继续。

至黄昏时分,最后一名匈奴人倒下,喊杀声戛然而止,战斗终于结束。

帐篷被焚烧殆尽,一同陷入火海的,还有匈奴人抢来的大车、粮食和布匹。

牛羊数量不多,在栅栏被烧断时就四散奔逃。

另有数百名羊奴,多是匈奴在逃跑途中劫掠的商人和牧民。

因长途跋涉又吃不饱,动辄还要被鞭打,其中大部分面黄肌瘦,几乎站都站不稳。仅有少数人还算得上建康,遇汉军问话,主动上前行礼,言他们是西域商人,和大夏人结伴做生意,运送绢帛和香料往极西之地,中途被匈奴人劫掠,大夏人尽数被杀,他们侥幸活得一命,被关入羊圈沦为奴隶。

听完商人哭诉,赵嘉开口询问,他们此前可曾去过口中的国家。

“回将军,我等去过。”

见赵嘉感兴趣,商人竹筒倒豆子一般,细述曾到过的部落和国家。根据他的形容,赵嘉有七成把握,这些商人曾踏足欧洲,和罗马人做过生意。

想到此次出征的目的,赵嘉心头微动,命人将商人带下去,转身去找魏悦。

汉军清理过战场,将伊稚斜的头颅妥善处理,收入木盒,连同几名匈奴贵种一起,交飞骑送回长安。

接下来数日,汉军留在山谷附近休整,魏悦和赵嘉等聚在大帐,商定接下来的进军路线。

山谷之战闹出的动静实在太大,有牧民在外围探查,目睹汉军的强悍和凶狠,吓得一路飞跑,头也不敢回。

藉此,关于黑甲骑兵的传说,再一次传遍中亚和西亚。

很多之前不知道汉朝的小国和部落,忽然间发现,除了安息和大夏,还有更加强大的王朝。

有不甘被两国欺压,想要另寻依靠的,开始积极联系走南闯北的商队,打探汉朝消息。自己实力不够,干脆几方联合,组成使团,沿着汉军踏出的道路东行,准备朝见汉朝皇帝,进献方物,抱上这条大粗腿。

大夏和安息正打得不可开交,暂时没ji,ng力理会这些人的动作。在两国的忽视下,算不上隐秘的行动竟意外顺利。

等两国反应过来,想要加以阻截时,汉朝早划出一片区域,在沿途建要塞驻兵。商人和使臣行走往来,自能畅行无阻。安息和大夏军队露面,警告一次不走,第二次直接动手。

安息和大夏都感到委屈。

出于某种原因,汉朝占下的地盘,并未划入两国疆界。但周围各国早有共识,这片属于两国共管,附庸部落都可以游牧渔猎。

如今汉朝突然cha手,将地盘抢过去,无论如何都有些说不过去。

见到安息和大夏来人,听完对方的理由,负责驻军的汉将表示,既然没又正式纳入疆界,那就是无主之地。既然无主,谁占下就是谁的!

汉朝态度异常强硬,不服就直接动手。

安息和大夏还打得热闹,实在没法对抗汉朝。不想再给自己引来一个敌人,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再未对这条商路提出异议。

为确保汉朝不偏帮对手,还先后送出重礼。

尤其是德米特里,发现之前汉朝助兵大夏,不过是y差阳错,并无意同对方结盟,送出的礼更重上三分。

他的目的很简单,只要汉朝两不想帮,安息再不过问商路,今后有机会,双方还可以成为朋友。

第104节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