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如何去申请边关贸易呢?”廖二爷虚心求教:“我这头一次来这边,什么都不知道。”
“这事儿,你可以去问一问县衙的书吏啊!”魏大亮却是知道的,但是他不好说,只能指点廖二爷:“县衙有专门办理此事的书吏,你去了就能问个明白的,而且你这是第一个来的商队,占了个头彩。”
肖伟过了二月二就去了大营那边,过了年就要开启边贸了,他不去坐镇,还真不行。
廖二爷也不多做纠缠,就告辞了:“那好,我去看看!”
他倒是将礼物留了下来,也不是啥贵重的东西,肖姑姑那里也没贵的玩意儿。
铁青知道有商队入住,就跟大家伙儿说,当心一些,巡逻上也严格一点,同时,他们开始收拾农具了,这都快要清明节了。
没办法,南方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但是东北这旮沓还下雪呢,倒是同样“路上行人欲断魂”。
南边儿那是真的浪漫;北边这儿也是真的冷。
收拾了农具,又到了清明节,榆树村又迎来了几个商队,这几个商队有大有小,住在单独院子里的人毕竟少,很多人都选择了物美价廉的民宿里。
而老郭家也开始破土动工,盖房子了。
只是人手少,他们家自己的劳力不少,这才将将够用。
笑哥儿已经能抱着铁蛋儿出门走一走了,杏树打了花骨朵,家里的饭,也改成了三顿。
“听说老郭家那边动土了?”笑哥儿不出门,但是有的是人跟他说外面的事情。
“嗯,他们家终于舍得盖房子了。”铁青也看他们家的土胚房子不顺眼很久了。
村里就他们家的房子不好。
就连老车家的土胚房子,都已经扒了,改成了砖瓦房。
现在就老郭家不是砖瓦房,于是他们家开始奋发图强。
两口子说了说此事,笑哥儿道:“我还想去挖野菜呢。”
这个时候,野菜都是才长出来一点点的叶子,但是根茎肥厚,吃起来也香,难得的新鲜菜。
“明天出门去走走吧。”如今的天气不冷不热,虽然还是会下雪,但是已经下过了就化了的那种温度,还不错,他想出门去熘达熘达。
“行,带你去。”铁青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如今杏花初初绽放,大家还没有那么急着下地撒种子,倒是不少人家已经开始折腾着捡茬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