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583页(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钱是不用给了,因为已经提前预支过了,东西还是要给的。

等到热闹的过年的时候,铁青家里就剩下四个大人一个小孩儿。

铁青,笑哥儿,小山哥儿以及金东与金溪,坐在一个饭桌上吃的饭,还打起了叶子牌,玩儿押大小啥的,年夜饭都是坐在一起吃的,丝毫不见外。

过年就是要热闹的么,大家都很开心,东家给的红包也很大。

初一大家都补眠,唯有小山哥儿活蹦乱跳。

初二铁青就带着夫郎孩子去了大将军府,全家在一起热闹的呦!

尤其是孩子们笑闹甚至是哭闹的声音,都显得那么的热闹,充满生机。

初三晚上才从大将军府回来自己家,初四就在家休息了,初五是破五的日子。

初六开始,走亲戚的同时,又要跟一些亲近的人家吃个饭啊,打个牌啥的,乡下没啥娱乐的,只有东北大秧歌了。

前些年这里穷啊!

秧歌队也不爱来这边,为啥呢?

因为赏钱给的少,人家来一趟,没有二两银子打发不走。

一个大秧歌队最少一百人,大过年的不在家休息,出来给人恭贺新春赚钱,也不容易,给的少了根本不够分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谁都知道,榆树村发达了,就算是地处偏僻,那也来了两个秧歌队,一个是高跷秧歌队,一个是地秧歌队。

都是二百来人的数量,场面十分的热闹。

他们是初八来的榆树村。

这种庆祝的民间舞蹈,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

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

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

各种神话故事,或者是民间传说,伴着锣、鼓、镲、唢呐奏出曲调。

各种舞蹈中尤以踩高跷、舞龙、舞狮、跑旱船最为着名。

第423章风风火火过十五

这次两个秧歌队来的十分及时,其实是两个队伍是相互别着苗头来的,看谁能在这里挣到更多的银子。

铁青也看热闹呢,但是笑哥儿却拉着孩子不让小山哥儿乱跑:“相公,我们家要准备赏钱的,我看给五两银子吧!”

一百多人分五两银子,很少了。

一个队伍五两银子,也就五千个铜钱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