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
殿内巨大的蟠龙柱映着惨淡天光,十分压抑。
崇昭帝将李桓呈上的奏疏重重拍在御案上,震得御案砰声作响。
“好!好一个以工代赈!好一个暗度陈仓!更妙的是——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皇帝手掌重重压在疏文上,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了几分。
他环视阶下,声音洪亮。
“诸位爱卿,对此三策有何高见?”
阶下几位老臣交换着惊疑不定的眼神,紧握笏板。
户部尚书周崇礼迟疑片刻,终于出列,对着御座躬身长揖。
“陛下,此计固然精妙,然今粮道阻塞,疫症横行,流民如蝗……便有良策,怕也是纸上谈兵,恐难施行啊。”
李桓侧眸,目光扫过群臣,带着不容置疑的锐气。
“周尚书此言差矣!以工代赈,化流民为援军,既可疏通道路、稳固后方,又能安顿人心。”
“暗度陈仓,以冰橇运补给,正是为解黑风口燃眉之急,救太子殿下于危难……”
“抄没赃银,设平准仓、惠民药局,乃固本安民之基!此三策连环相扣,即便不能立时力挽狂澜,亦可解燃眉之急,争得一线生机!”
他说罢霍然抬袖,微微行礼,朝众臣冷眼横扫。
“难不成诸公要坐视我大梁将士冻饿而死,坐视黎民百姓易子而食,坐等西疆门户洞开吗?敢问诸公,除却空谈,又有何良策?!”
几位大臣被他气势所慑,面面相觑,眼神闪烁中,多有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