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14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重生之出魔入佛[下半部]作者:柳明暗

第114节

可这么多年下来,却愣是没有谁打破了藩篱。

净音心中念头百转,但到底拿定了主意。

“这件事你交给我,我来处理。”

净涪佛身听着,忍不住笑了起来。

“师兄,你知道的,这件事我来最好。”

因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他在景浩界佛门的地位相当特殊,尤其在妙音寺里,就更是如此。

哪怕他此时还只是一个比丘,不是大和尚,可当他真正下定决心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没有谁能够说不。而且,他还有一个更为堂皇光大的理由。

——了结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结下的因果。

为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他应下这件事情尤为名正言顺,理所应当。

就是别人有什么想法,也都只能是想法,连说出口都不能,更别提要再做些什么了。

这里头的关窍净音又如何不知?只是他更清楚,净涪会遇上这样的事情,有很大部分是因为他。

净音沉沉地叹了口气。

净涪佛身又笑了一下,道,“师兄如果想搭把手,不如就收下一个追随者如何?”

净音愣了一下,忍不住皱了皱眉头,试探着问道:“她怎么了?”

难道那位秦夫人还嫌弃他师弟了?

净涪佛身似乎知道他在想的什么,便将秦夫人早先的应答又转述了一遍,才问道:“师兄你觉得怎么样?”

净音点头道:“可以。”

但应下之后,他又问道,“只是追随者就可以了吗?”

仅仅只是收下她作为追随者,就能够了却净涪跟她之间那一段因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结下的因果了吗?

净涪佛身肯定道,“足够了,但还请师兄授她真法。”

追随者和追随者之间也是有不同的。净涪佛身请净音授秦夫人真法,那么秦夫人在净音的一众追随者中就会是首屈一指,等同于记名弟子的存在了。

净音想想,也理解了。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分三十二分,在那位秦夫人手上的就只有一份,三十二份一,便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无价,这三十二份之一的因果也能够偿还,而且那位秦夫人请求的还是修持佛法……

这可是自景浩界天地开化,佛门在此地开辟以来的第一回。

两两相抵,这因果也就了了。

净音想罢,点头应道:“可以。”

说完,他便就从他自己的随身褡裢里摸出一块追随者铭牌来,扬手抛了出去。

追随者铭牌化作一道流光,向着净涪佛身所在的方向飞了过去。

净涪佛身说道:“多谢师兄。”

净音摇头,“都是我添的事情。”

说得两句,净涪佛身睁开眼睛望向某个方向,忽然抬手一招,便有一道流光飞落在他的掌心中,化作一道藏有净音气息铭牌。

这也不是别的,却正是净音才刚刚送过来的他的追随者铭牌。

净涪佛身将铭牌拿在手里,“师兄,铭牌到了。”

净音应了一声,“嗯,你将铭牌给她,此后的事情,就都交给我吧。”

净涪佛身承下这份人情,笑着应道:“多谢师兄。”

净音也笑了一下,“去吧。”

净涪佛身转回心神,便见得秦夫人目光渴盼地望着他手上的那一块追随者铭牌。

净涪佛身端正脸色,沉声唤道:“秦氏女寄云,你可愿担下妙音寺净音沙弥的追随者一责,追随者净音沙弥的脚步踽踽前

行,不偏移道途,不停不歇?”

那声音原本不甚洪亮,但当它落在秦寄云的耳边,却几若雷霆。

秦寄云脸色煞白,却仍旧笔挺地坐在蒲团上,沉声应道,“弟子愿意。”

第679章了结

净涪佛身点点头。

他手腕一转,就将净音的这块追随者铭牌放到了秦寄云的面前。

“愿你能终此一生贯彻此时心念,愿你一生无悔无尤,南无阿弥陀佛。”

秦寄云稳稳地握紧落到她手上的追随者铭牌,重拜下去,“多谢净涪师父。”

净涪佛身看着她将铭牌收起,又简单提醒她该怎么调用这枚追随者铭牌,通过它联络净音。直等到他确定秦寄云将这些都记下来后,他才向秦寄云提出告辞。

秦寄云也知道净涪佛身的顾虑,也没多留,亲自将人送到了门外。

看着净涪佛身踩着落日的余晖远去,秦寄云合掌无声拜了一拜,才领着人关闭了门户,转身回屋舍里头去了。

她全不在乎她那空荡荡的肚腹,径直入了她自己的小佛塔,按着净涪佛身交代她的说法将那枚追随者铭牌供到了案桌上,又燃起线香,闭目默诵净音法号。

净音听得自他的追随者铭牌那边传来的呼唤,停下手上动作,低唱了一声佛号,回应道:“女檀越……”

离开秦寄云的那处别庄之后,净涪佛身倒没有像早些时候那样日夜兼程地赶路,而是选了一处地方燃起篝火,暂时安置下来。

完成了晚课,净涪佛身先看了看本尊和魔身那边的状况,确定没有什么事情再需要他cha手之后,他就从随身褡裢里取了案几、纸张笔墨等物什来,开始磨墨写信。

秦寄云的事情,其实不单单只是她自己的事情,也不只是他和净音两人的事情,而几乎是一整个佛门的事情。所以在秦寄云真正从净音师兄那里讨得佛法真传,开始修行之前,他需要先知会一下天静寺和妙音寺。

净涪佛身心中早早已经打好了腹稿,如今落笔成书,却是实打实的一挥而就,根本没有停滞迟疑的时候。

写完两封书信之后,净涪佛身拿出两个信封,将它们封入去,然后随手一抛,就见这两封书信化作两道流光分别向两个不同的方向疾飞而去。

净涪佛身收起了几案,还在蒲团上坐了,闭目静等。

妙音寺的清源方丈和天静寺的清见方丈一前一后收到净涪佛身的亲笔书信。

清源方丈先接到书信,也早清见方丈看完书信里的内容。

他那张最近愁到脸都如他所想的黯淡许多的脸先是苦了一下,然后又放了开来,再接着竟是笑了。

“说起来……现在倒也真的是一个合适的时候……”

他喜滋滋地将手上的这封书信看了又看,才舍得叫外间的随侍沙弥进来,将书信交给他,吩咐他送去各院大和尚一观。

“你记得跟他们说,如果没有什么别的问题的话,就按净涪师侄信里说的去做。”

随侍的小沙弥见得清源方丈脸上喜色,心中也是欢喜,高高兴兴应得一声,带了那封书信就走。

妙音寺十院管事大和尚看过净涪佛身传回来的书信,即便心中有所疑虑,但沉默得半响之后,也都低唱了一声佛号,各自取出印信来,往净涪佛身的那封书信上盖下去。

“带回去给清源师兄吧。”

“带回去给方丈师兄吧。”

随侍小沙弥根本不需要再多说些什么,只要拜得一拜,带了那封盖着印章的书信离开,去往下一个座院就可以了。

而相对于妙音寺这边的顺利,天静寺那边就稍微有点犹疑了。

清见大和尚也不着急,他目光微垂,全不去理会各位师兄弟落在他身上的目光。

一众大和尚面面相觑半响,有人继续保持沉默,有人心念相交,正在讨论又或者争辩着什么,还有人心中一动,在暗地里联络起了恒真僧人。

清显大和尚通只当作没有看见,完全没有理会这些人的动作。

此时夜色已深,忙活了一天的恒真僧人难得得到些清闲的时候,正坐在灯前翻阅佛经,没想到忽然就接到了从天静寺那边传来的通讯。

他放下手上佛经,传音问道:“什么事?”

身在天静寺里的大和尚将净涪佛身书信的内容简单地说过一遍之后,问他道:“恒真祖师,我们是应还是不应?”

应还是不应……

恒真僧人没有思考这个问题,而是想起了其他。

半响之后,他悠悠叹得一声,说道:“应了他吧。”

那边的大和尚听得出恒真僧人话语里的叹息和怅惘,也知道自己确实阻拦不得,也不该阻拦,可心里总还不怎么得劲。

他们景浩界佛门立寺万万年,什么时候有过女尼了?!

“可是恒真祖师,如果今日里我们开了这个头,日后再有女子寻上门来求请我佛门真法,我们是应还是不应?”

应,这些女子该怎么管理?先不说会不会动摇寺里年轻弟子的戒心,妨碍到他们修行,也不去追究开了这个先例日后会不会影响到他们佛门的声誉,单只说这些女子自己。

女子素来心性软弱,大多吃不得苦,谁知她们守不守得了佛门的清规戒律,谁知道她们又会不会后悔,以致于轻易反复心念,哭着闹着要还俗?

要知道,因为女子娇弱的问题,很多人虽然会看不起她们,但同样也会有偏颇她们的时候。真要闹出些什么事情来,他们佛门还不得为此沾上些污迹?

可是不应,明明已经有了一个秦寄云,却偏偏要将她们拒之门外,他们佛门又要怎么去跟众生说佛?

真是左不是右不是,轻不是重不是,不论怎么处理都得沾上一身腥。

这般左右权衡着的大和尚头都大了,险些就要对提出这件事来的净涪佛身生出怨气了。

当然,也只是险些而已。

大和尚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他知道这件事其实还真怨不得净涪。

便是换了他自己站到净涪佛身的位置上,他也得应下这事。

一份《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因果啊,现在不答应,日后拖着拖着的,怕是更麻烦……

恒真僧人知他心中所想,却还是摇摇头,“都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了,总得将事情拨回正轨。”

那边的大和尚听得恒真僧人这么说,顿时沉默了下来。

恒真僧人又道:“做错了事,总是要付出些代价的。现如今有净涪比丘顺势而为,对我天静寺来说,已经很好了。”

女尼的出现,甚至仅仅只是女居士的出现,对于整个景浩界来说,都会是一场山呼海啸的冲击。在这样的冲击下,他们佛门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混乱。

这些混乱有来自于外界对佛门的探究、议论,也有佛门子弟对于自家立身根基的冲击、怀疑。

这些混乱当然不是来自景浩界各大宗门教派,也不是来自于佛门的诸位大和尚,可这情况更严重。因为这些混乱来自于景浩界凡俗大众,来自于他们佛门的一众沙弥、比丘。

这些根本就是他们佛门立足、发展的根基一般的存在,却因为秦寄云的这件事而动摇他们对佛门的认知……

可是即便已经可以预后续的种种影响,他们也还是得正视这件事情。

亲手剜去自己身上的腐r_ou_,那滋味,绝对不只是疼痛那么简单而已。

不过现在也确实是处理这些事情的最好时机。

现如今景浩界危机四起,礼乐也开始崩坏,这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出来的乱世之兆。在这样的状况下,凡俗百姓们保命都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因为秦寄云的这件事情大加指责佛门?

更别说这件事如果换一个说法,就又可以是另一个局面……

恒真僧人斩断了心中陡然升起的杂念,没叫自己继续往这个方向深想。

错了就是错了,他们可以保持沉默,却不能矫言遮掩。

“这不是净涪的错,”恒真僧人闭了闭眼,叹道,“是我的错。”

那位大和尚终于没有办法继续沉默,“恒真祖师……”

恒真僧人阻止他,自己继续说道:“你忘了吗?我就是为了处理这些事情才从西天佛国净土回归景浩界来的。”

那位大和尚也叹了一声,低唱了一声佛号,低声问道:“恒真祖师,我们又该怎么安置、规划后头女尼的事情?”

怎么处置?

恒真僧人想起西天净土佛国里的那些女金刚、女罗汉、女菩萨们看见他时候的态度,禁不住苦笑了一下。

虽然景浩界的佛门没有女尼、女居士,但其他的世界却是有的。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女尼、女居士修行有成,得以登临佛国净土的。

恒真僧人,不,是慧真罗汉就经常在净土佛国见到这样的女金刚、女罗汉、女菩萨乃至女佛陀。

也因为景浩界里佛门的问题,慧真在她们面前总难得到些好态度。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曾经着意了解过她们所出身世界的慧真罗汉才清楚她们那边的佛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章程。

等回过神来后,恒真僧人才继续道:“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的。稍后我会将资料整理出来,送回寺里去,你们看过后,商量着处理就好。”

那位大和尚应了一声。

恒真僧人断去了跟那位大和尚的联络,木然发呆半响,才忽然一颤,猛地醒过神来。

将他面前隔着的那部佛经挪开,恒真僧人另外取了笔墨纸砚等物什过来,在面前的案桌上铺展开,提笔慢慢地书写下来。

开始的时候,恒真僧人的动作相当缓慢,但渐渐的,他越写越快,越写越快。

不多时,他的身侧就铺开了一张张写满字迹的纸张。可即便如此,他也还是没有停下,一字一字的写得飞快。

恒真僧人这边暂且不作理会,却说天静寺方丈云房里头,那位才刚刚跟恒真僧人断去联络的大和尚目光左右一扫,便引起了他旁边的一众大和尚的注意。

但他们谁都没有作声,只拿眼神示意。

恒真祖师那边怎么说?

那位大和尚看见,微微点头。

一众大和尚都明白了,微微一顿,终于也慢慢地点了点头。

那位大和尚见得,心里叹得一声,再不去理会旁人,只看着清见大和尚道:“方丈师兄,将信给我吧。”

清见大和尚睁开眼睛,也不多问,直接就将手边的书信递了过去。

那位大和尚虽然离得稍远,但那封书信还是被一位位大和尚接力递到了他的面前。

接过那封书信,大和尚没有立时动作,而是将书信拿在手上,重新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阅读过去。

因为太过认真郑重,所以他的速度极其缓慢,好半响才将这一封书信看完。

看完书信之后,大和尚也不理会旁人的目光,自己慢慢地从袖子里摸出他的印信盖了上去。

看着那个殷红的印章清晰地出现在那纸张上之后,大和尚才终于将那一口气吐出去。但随即,大和尚就将这封书信转手递给了他旁边的大和尚。

接到书信的大和尚没说什么,伸手从袖子里摸出他自己的印信盖了上去,接着又将那盖了他印信的书信往旁边递。

一个接一个的,等到这封盖满印章的书信重新回到清见大和尚手上的时候,也就至于下一小片空白的地方没有沾染印泥的痕迹了。

那是这一封书信最中央的位置,是堂上的这些大和尚们特意留给清见大和尚的地方。

清见大和尚看了看那处空地儿,也没说什么,摸出一枚印章盖了下去。

堂上的一众大和尚们脸色都还只是寻常,直到他们看到清见大和尚在盖过一枚印章之后,竟又另掏出一枚印章来印下去,终于忍不住齐齐扭曲了一下。

清见大和尚将两枚印章盖完收起来的时候,才仿佛看到这些师兄弟眼底的怪异,慢慢解释道:“那是清恒师弟的,他还没有出关,我就给他盖上。”

说完之后,清见大和尚还团团看过堂上一众大和尚,征询也似地问道:“可以代表的吧?”

可不可以,印章都已经盖上去了,难道他们还能将那封书信盖着印章的地方凭空折去了?

要不要这么大事小做?

清见大和尚点点头,就当他们对这事没有异议了,又问道:“还有谁有什么说法吗?”

不管堂上这一众大和尚们先前都是个什么想法,现下都是摇了摇头。

清见大和尚便道,“既然没有问题,那这封书信我就交给净音了。”

说完,清见大和尚便将这封书信重新折起,放入新备下的信封,看着这封信所化的流光向混沌之地飞去。

信送走了之后,清见大和尚又回头看着面前的一众大和尚,“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吧,那之后的女尼、女居士我们要怎么安置?”

天静寺作为景浩界佛门祖寺,就算妙音、妙潭、妙安等六分寺基本自立,安置此后势必会出现的女尼、女居士也还是他们天静寺的义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