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出魔入佛[下半部]作者:柳明暗
第84节
甚至没等净涪本尊出声,他自己先就嚷嚷道:“行了行了,这会儿就先到这里了。”
净涪本尊瞥了他一眼,倒是没说什么,慢慢悠悠地将他自己身前的东西收拾整理妥当,然后两眼一合,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直接就这样转入了识海之中。
净涪本尊转入识海的那一刻,闭着眼睛躺倒在软榻上,仿佛要跟他那软榻缠缠绵绵到天涯的杨元觉忽然就掀起眼皮子瞥了净涪本尊一眼。
见得净涪本尊此时坦荡荡,完全没有在身上施加一点护持,杨元觉忍不住嘟囔了几句。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认命地从软榻上爬起来,抓着他的那支阵笔,绕着净涪佛身团团转。
几乎每转过一圈,不,是每走过一步,他都在净涪本尊身前留下一条阵纹。
待到杨元觉转了好几遍,终于停下脚步来的时候,那些画出的阵纹陡然一亮,升起一团光罩将净涪本尊牢牢护持妥当。
这还不是最后。
当那团光罩将净涪本尊护持妥当之后,那才刚刚凝成完满无漏形状的光罩头顶升起一片异彩。这异彩不过迎风一招,便与阵台中央的阵禁呼应,进而牵系上外间的那一整座大阵。
也就是说,但凡有人想对净涪本尊出手,他先要打破的,不是此时护持着净涪本尊的那一团光罩,也不是此时就在净涪本尊不远处的杨元觉,而是外头那一整座杨元觉倾尽全部力量布设下来的大阵。
将所有的力量放去护持净涪本尊之后,杨元觉才算是勉强满意了。
他伸了一个懒腰,又嘟囔得几句,便就放下他的那一指阵笔,重新躺倒在软榻上,阖眼睡去。
当然,他是真的睡了,还只是在假寐,那就是各人见仁见智了。
净涪本尊完全没在意这么些。
或许说,他早已料想到这般的情况出现,所以他才能这样不管不顾地就转入识海中去。
可不论原因是什么,到底结果不变就是了。
净涪佛身才刚往本尊那边递去一丝意念,转眼就在识海中见到了本尊。对于本尊这般迅速的动作,净涪佛身倒是没觉得如何,他对着本尊点了点头,“你来了。”
净涪本尊也对他点了点头,说道,“开始吧。”
净涪佛身闻言,也没多说什么,转身就出了识海。
除了识海的净涪佛身看得一眼手中拿定着的那两片空白贝叶,也没多犹豫,就将其中一块贝叶收了回去,只留下一片贝叶安静地躺在他的手心里。
定定看着手心里的那片贝叶,净涪佛身身形不动,他那手心中却如同往常的每一次一样,有气息吐出,没入在那一片贝叶中。
如同被惊醒了一般,那片贝叶在须臾间,便亮起了一片金色的佛光。
升腾的佛光金黄且明暖,将那些洒落在净涪佛身身上的阳光都一并遮掩了过去,仿佛,在这一刻,在净涪佛身的周遭,就只有这一片升腾的佛光也似的。
无执童子瞥了被那片升腾起来的金色佛光护持着的净涪佛身,便又瞥开目光去。
净涪佛身没空理会外物。
他手掌上拿定着的那一片空白贝叶,在升腾起那一片金色佛光之后,还如先前每一次《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文在此间世界出世一样,有鎏金的文字跳跃着浮出。
每浮出一个文字,那一片贝叶上升腾出来的金色佛光,都会在那顷刻间,有一丝的不同。
但很快的,那一丝不同就会散去。待旁人再看的时候,看见的,也就还是那一片金色的和先前没有什么不同的金色佛光。
这些异样,净涪佛身还是没有留意。
这时候的他,神念甚至都已经不在他的识海世界里了。
识海世界里,只剩下盘膝闭目静坐的净涪本尊。
净涪佛身此时,正在那一座祗树给孤独园中。
还是那一座树园,还是那些人,便连净涪佛身,也还是照旧落在他自己的那一处位置。
净涪佛身放眼望过前方。
毕竟以净涪佛身此时的修为、资历,他可是坐在树园一众听经的比丘僧中的最末。他这一眼望去,正正就将这树园中听经的所有人都看在了眼里。
净涪佛身没有冒犯,只是这样放眼看去,没有直接将自己的目光落定在哪一位比丘僧身上。
端坐在树园中央那株菩提树树下的世尊释迦牟尼也还是一如既往那样,给了净涪佛身充足的自主时间,没有立时开讲。
净涪佛身从自己的位置上站起,先是合掌躬身,向着上首的世尊释迦牟尼拜了一拜,然后便就一侧身,还向坐在他面前的那些比丘僧众拜了一拜。
一拜世尊释迦牟尼,是谢他讲经指引之恩。而另一拜……
他谢的是那一位曾经帮着景浩界出手的人。
他是不知道那位帮了景浩界拦下无执天魔童子的到底是这些比丘僧众的谁,但他知道,那人必定是这些比丘僧众中的一人。
因为净涪佛身思来想去,觉得还真就只有这些人中的某一个有可能帮他们一帮。
既然是这样,那么不论哪一位出手的到底是谁,又不论他是为了什么出手,净涪佛身也得一谢。
哪怕不为景浩界,只为他自己。
净涪佛身肃容拜得一拜之后,本不觉得自己能得到回应,却偏在他准备坐回蒲团上的那会儿,目光不经意间瞥见了一个转头向他望来的比丘僧。
那为貌若好女的比丘僧偏了身回来,看了他一眼,眼中犹带笑意。
净涪佛身难得地怔了一怔,动作也不由得顿了一顿。那位比丘僧对他点了点头后,便就重新偏回身体过去了,再也没看向净涪佛身。
可即便是这样,那位比丘僧身侧还是有几位比丘僧偏过头来与他说话,“阿难师弟,你可也真的是很看好他啊……”
阿难尊者只是笑笑,没再说话。
净涪佛身很快就回过神来,他还再看得那位比丘僧一眼,才真正地将目光收回,坐定在他自己的位置上。
上首的世尊释迦牟尼还再等了一等,直等到净涪佛身完全稳定心绪,他才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经文与下首的众人说道开来。
当然,虽然在净涪佛身这边的情况看来,就是世尊释迦牟尼给了他稳定心绪的时间。但在其他同样听经的比丘僧看来,世尊释迦牟尼真正演说经文之前的那一段停顿时间,却也同样是世尊释迦牟尼留给他们各自的休整时间。
因为他们心头种种杂念平息,心中清明空灵的时候,也就是世尊释迦牟尼真正与他们演说经文的时候。
如此神通,倘若点明,真能叫人瞠目结舌,震撼难言。
但一来是世尊释迦牟尼无意,也不觉得这样的神通值得夸耀;二来也是听经的一众比丘僧、大比丘僧都只将心神耗用在参悟经文上,并不如何关注这些琐事,所以这点情况也没什么人知晓而已。
而此时讲经既然已经开始,就更没有人关注这些了。
净涪佛身也汇聚心神,聆听着入耳的经义。
“法会因由分第一。”
“善现启请分第二。”
“大乘正宗分第三。”
“正信希有分第六。”
“无得无说分第七。”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皆因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初初听得那一段新开讲的经文的时候,净涪佛身眉心也轻轻蹙了一蹙,隆起一片小小的y影,然后才在旁人真正注意到之前,悄然无声地抹平了开去。
当然,净涪佛身的这一切动作,就没能逃得出上首世尊释迦牟尼的目光。
然而,对于净涪佛身的这一个反应,世尊释迦牟尼也只是笑得一笑,便将此事放了过去,没如何在意。
他只继续讲经,而净涪佛身,也同样在那之后,还在继续凝神听经。
不过这一回,净涪佛身听经的时候,听了经文,却只将经文和他所捕捉到的那些玄妙暂且封存,而没有像往常时候的那样,完全吸纳过去。
一遍经文说完后,世尊释迦牟尼顿得一顿,又从头起,将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再与下首众人说了一遍。
净涪佛身也还在下首听着,他没有离开。
当然,他这会儿没有脱出这一座树园,并不是因为这座树园的主人困住了他,不让他离开,而是因为净涪佛身自己想要留下,所以才没有当即离去。
而净涪佛身选择这会儿留下,也不是因为什么不能说的原因,只是为着他自己参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经文而已。
他独自一人在景浩界中修持,参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虽确实多有所得,但同样的,没有人与他交流,多少会使得他自己参悟的所得稍嫌狭隘。
修行虽然只是自己的事,但倘若没有人交流,没有思想之间的碰撞,又如何能确定自己的修持没有出现差错?
世尊释迦牟尼也仿佛知道净涪佛身所想,没有直接送他离开,而是任由他在此间停留。
甚至净涪佛身在听经的时候,似乎还从那言语间发现了其他的玄妙。
而那些玄妙,在被净涪佛身捕捉、参悟之后,却是极大地补足了净涪佛身所需。
于是顺理成章地,净涪佛身更不愿意就这样离开了。
净涪佛身在祗树给孤独园中停滞了许久,才意犹未尽地脱出了祗树给孤独园。
脱出树园之后,净涪佛身再出现的地方,就是他自己的识海世界。而他见到的第一个人,也就是在他归来的那顷刻间睁开眼睛来望向他的本尊。
净涪佛身向他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净涪佛身的动作很平常自然,放在别人眼里,不论那人怎么看,都是看不出什么异样来的。可本尊只是瞥了一眼,便问道:‘是出现偏离了?’
净涪本尊对此也真的不意外。
早在最开始,他还是程涪的时候,就已经将这些问题考量过了。现如今,也不过就是问题真的出现了而已,有什么好奇怪的?
净涪佛身听得本尊这么一问,也相当坦率直接地一点头。
然后,他也不跟本尊废话,直接双眼一垂,将那一段经文和他自己的那些感悟用意念递送到了本尊那边去。
净涪本尊也在同时闭上了眼睛,接收那些信息。
虽然早先就有预感和准备,但到得真正面对过来的时候,净涪本尊才理解了佛身见到他那顷刻间终于泄露出来的犹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一十五分,持经功德分。
经文中明明白白讲着,“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演说。”
后面的那几句,都只是寻常。
起码在净涪本尊乃至是净涪佛身看来,都只是寻常。
毕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经文,便是再说得如何,净涪佛身也已经得以听闻、了悟了,还是佛门世尊亲授,结果也已定下,还如何需要再理会那些?
真正的问题,在于前面半句。或者说,其实也就只是两个字,“小法。”
但净涪本尊看过一遍经文,翻看过佛身那时的体悟,竟而破天荒地笑了一下,道:‘佛身,你这回可是……’
‘谬矣。’
他最后两个字说出的时候,话中甚至还明明白白地透出了几分笑意。
净涪佛身愣了一愣,禁不住抬起头来,直直地望向本尊。
谬,谬矣?
他,他没听错?本尊他……他真的就是这样说的?
第617章灵物
净涪佛身胸中陡然升起一片怒火。
他这是在质疑他?
但也就是在顷刻间,净涪佛身胸中的那一片怒火就完全被浇熄了,只剩下一片没有什么温度的余烬。
面前的这个人,说那句话的人……是本尊。
净涪佛身定定神,平心静气地问道:‘怎么这么说?’
净涪本尊轻笑得一声,但他看着佛身的目光里却半点笑意也无。但毕竟佛身也是净涪,难得佛身想要个明白话,作为本尊,他也可以纵容他。
‘佛说,持经即有无边功德……你如今散出去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残经数目也已不少,虽然此经目前仅只是残经,真如经义所说的话,那持经之人,也该有部分功德伴身。可是……’净涪本尊又笑了一下,仿佛极其可笑,‘你可真在那些人身上看见那些仅因持经而来的功德了?’
佛身沉默了一阵,才辩道,‘经文所说的持经,非仅仅只是拿着一部经文的意思。持经真正的意思是——根据经文中所承载经义践行修持。本尊,你别刻意曲解才是。’
‘既然你这样说……’净涪本尊点了点头,并不与佛身辩解,而是话题一转,‘那你也就该明白,这一回经中所言的小法,并不真就是道门、魔门等诸法门。’
还有一句话,净涪本尊没有明白地说出口。但同理的,在本尊念及此间的时候,净涪佛身心中也自然而然地闪过这样的一个念头。
便是真叫世尊释迦牟尼自己来说,他也并不敢将道门、魔门所修持的道打成小法。
真当道门、魔门的那些个天尊、魔祖都是吃素的么?
净涪佛身真正地沉默了下来。
本尊看了他一眼,‘佛门确实正教,但也只是之一而已。此经经文中所载经义确有可取之处,且另辟蹊径,智慧广博,但是佛身,你可还记得你自己?’
净涪本尊这话,几若铜钟大吕,叫佛身心头震颤,神念不稳。
他可还记得他自己?
净涪当日决意分化三身,可不是为了让自己的一部分完全成为佛门的应声虫的。
此间世上,也绝没有一个人,能够叫净涪成为他的应声虫。哪怕那个人,是位于修士最顶端的佛门世尊,哪怕仅仅只是净涪的一部分,也不行。
净涪想要走到他所能走到的最高最远处,直到他再也不能往前迈出一步,他才会真正地停下脚步来。可那个时候,也必定就是净涪这个人的意识完全在此间寰宇抹去的时候。
可要能够这样一直不断地往前迈进,他就一定还得是他自己。
诸天寰宇,修士无数。自天地初开至此时,无尽时间洪流冲刷下来,能留下来的修士,虽然较之此间天地所涌现的庞大生灵基数而言,少得几乎叫人涕泪。可认真算下来,数目也绝对不少。
每个人,有他们自己的立场,有他们自己的利益,更有他们自己的道。
在这个纷纷攘攘的浩渺天地里,倘若不能坚持他自己的本心,在洪流中稳稳站定,便是这一具r_ou_身还活着,身体也还有气儿,他也只会成为无数被洪流带走的砂砾中的一粒而已。
真要是那样的一个结果,净涪倒还不如死了干净呢。
所以,别跟他说什么佛门于他有大恩,也别跟他说什么佛门法理真实无虚,该怎么做,他自己自有决断。
仇必报,恩亦定有所偿,但他自己要走怎么样的路,该往何处走,却又由不得旁人。
这样的话,便是当面面对世尊,世尊亲口与他问起,他也没有一字更改的。
明明在质问佛身可有偏易他们自己的本心,但净涪本尊此时的表情却只若平常,没见如何郑重慌张。
他实也不需要慌张失措。
佛法确大有玄妙,智慧深远广博,微妙玄奥,更似有惑心之能。但本尊相信,佛身还是净涪佛身。
他内里本质早已定下,便是一时迷惑,也不能真的就将他内里的本质给磨成粉后再重塑过。
但净涪本尊也知道,这世间,其实也还有很多的手段能够做到这种程度。毕竟,不是连景浩界这样的世界都被无执童子给当面团一样揉来掐取的吗?
佛身闭着眼睛定神。
定中,他只持定一线清明,一遍一遍地叩问他自己。
至于净涪本尊,他之那之后就始终没作声,给了佛身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半日之后,佛身才从定中出来。
而出了定境之后,他迎上本尊的目光,对他笑着点了点头。
净涪本尊知晓他这会儿算是无事了,但也没有就这样离开,而是在这识海世界中坐了,与佛身对坐而论道。
佛门教义微妙玄奥,与道门、魔门的修持法门都大为不同,且一个人,便是所知所识在旁人看来如何宽广渊博,可在天地、世界的眼里,却都是狭隘的。
而修士修行,想要超脱天地,真正与道长存,还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