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kongwen"></div><div class="readmiddle"></div>
西仔细琢磨了一下,还真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藩王问题。作者所架构的小说背景,十分像现实世界的明朝初期,但又不是十分严谨,林西猜测作者和他一样,应该是明朝的发烧友,基本知识掌握一些,并没有深入研究过。
咳咳,有点跑题,咱们言归正传,明朝初期,朱元璋为了稳固边防,将自己信任的子侄封王,分别镇守在边疆地区,他们凌驾于地方政府系统,自成一个小国,而这些藩王便是小国的皇帝,当然这只是比喻,他们不可能称帝,否则以朱元璋那暴脾气,早拎着马鞭追过去抽了。这种制度初时颇有成效,后来就发生了朱棣篡位的事,这实在是一大隐患。
就这个问题,林西和甄礼进行了一场辩论,不知不觉说的有点多,以至于让甄礼对他刮目相看,一时间竟有些恍惚,面前这个病恹恹又不学无术的太子,何时变了副模样。
见甄礼看着他发呆,林西不禁心里一紧,回想刚才的话,才警觉自己说的多了。
“让太师见笑了,方才那也是我的一番无知拙见,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太师莫要见怪。”
甄礼回神,扶着胡须微微一笑,道:“太子谦虚了。太子方才所说虽有些许地方不妥,却极有远见,臣犹如醍醐灌顶,恍然间想通了许多事。”
甄礼越是这般说,林西心里越没底,道:“太师不觉得我不友爱兄弟?”
甄礼摇摇头,道:“在国家大事面前,家事可先放在一边。”
正当林西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时,春喜从门外走了进来,道:“主子,午膳已经备好。”
“那就传膳吧。”林西悄悄松了口气,客气道:“太师若无事,便留下与我一起用膳吧。”
“也好,臣谢殿下恩赐。”
林西本是跟他客气客气,以之前他对原身的态度,定不会留下,谁曾想方才说的有点多,引起了他的关注,直接应下了邀请,这是林西没想到的。
“太师不必客气。太师稍待,我出去一下,待会儿便回。”
“殿下请便。”
林西起身出了殿门,回头看了看,心中暗自懊恼,盘算着该如何将此事圆回来。
见林西站在院子里一动不动,眉头皱得死紧,春喜忍不住小声问道:“主子,您可有什么烦心事?”
林西转头看了他一眼,道:“无事,我去如厕,你不必跟着。”
“是,主子。”春喜看着林西的背影挠挠头,心中暗自琢磨:“如厕就如厕,主子为何一副十分烦恼的模样,难道患了隐疾?”
因为想着心事,林西在厕所蹲了许久,等他收拾完一起身,眼前突然一黑,强烈的晕眩差点让他栽在地上,扶着墙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了神。
待他出去,春喜一看他的脸色,连忙走上前,问道:“主子,您可是身体不适,奴才这就去请太医。”
“等等。”林西连忙拦住他,本想说没事,可想到殿内的甄礼,到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道:“我只是有点累,回房休息一下便可。你去知会太师一声,就说我身体不适,便不陪他用膳了。”
“那奴才先扶您回房。”春喜不疑有他,扶着林西回了寝殿。
甄礼得知消息后,叹了口气,也没留下用膳,起身离开了。
人人都知做皇帝享尽荣华富贵,很少人能想到做皇帝所担负的责任,每日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不是996,是全年无休,二十四小时待命。御案上永远是满满当当的奏折,不是这里闹天灾,就是那里出人祸,有处理不完的政务在等着,简直不是人干的差事。当然那些只知道享乐的皇帝除外。
总结一句话,想做个有作为的皇帝,就必须有副好身体,否则只有早死的命。甄礼叹气就是为这个,即便林西再聪慧,就他那副病恹恹的身体,若是做皇帝,猝死是早晚的事。
林西听甄礼走了,连忙招呼春喜,道:“去拿饭菜,我
<p class="text-danger text-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div class="kongwen"></div><div class="readmiddle"></div>
用点再睡。”
春喜应声,转身去拿饭菜,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大碗药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