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玉本来准备拒绝的,忽然想到了什么,点头同意了。
于是这天,徐宁玉在学校的会议室里接待了两位年轻的记者。其中一位的脖子上还挂了一台海鸥相机,让他多看了几眼。
看了工作证,这位记者叫何鹏,目前在《淮水矿工报》实习。徐宁玉一看他才是实习记者,就猜这相机应该是他本人的。因为这时候相机要大几百块,很精贵,报社应该不会分配给实习记者用。
徐宁玉猜对了,何鹏本人家庭条件很不错,他很早就爱好摄影,随身带着相机是他的习惯,没准备拍照。毕竟只是一个市中学联考第三名,要不是对方出身煤矿工人家庭,报社根本不会派人过来。
可是看到将要接受采访的学生本人,何鹏和那位《安平早报》的记者都愣了:这孩子也太小了一点吧?
“这就是徐宁玉同学?看着不到十岁吧,这么小就念初二了吗?”来采访之前他们也没做什么功课,毕竟采访对象只是个学生,也找不到多少信息。
魏校长马上介绍:“这位就是徐宁玉同学,他是跳级生。”
天才少年呀,感觉能写一篇大一点的采访。这下两个记者都来了兴趣,问了徐宁玉不少问题,包括他的家庭到他是怎么学习的,为什么能够跳级,兴趣爱好等等,都挺正经。这时候的记者可没那么八卦。
徐宁玉面带微笑地一一回答了,最后说道:“我的业余爱好是写作,曾经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文章,出版了两本。”
是的,这就是徐宁玉愿意接受采访的原因,他要给自己的打个软广告!金陵出版社没有联系他加印,首印十万册估计还没有卖完,徐宁玉觉得肯定是没有做推广的原因。他有点担心销量不好,影响他的下一本书出版,正好有这个机会,他决定亲自上阵推销。
两位记者齐齐精神一振:竟然还是能够出版的小作家!这个时代能出版作品还是很了不起的。
魏校长
<p class="text-danger text-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