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进的不足,有时就只能空转、空烧,甚至被迫停工,而每次重新开工又要耗费许多工料。魏王不似齐王母家出身勋贵,有的是银子贴补手下产业,更受不住自己尽心竭力操持的差使被人拖累成这样,一怒之下竟上本告了齐王。
原本这供料的差使不该交给齐王,没有他插手之前经济园也建得好好的。是二哥他强向父皇请旨抢了差使,却又不用心做,岂不是故意欺君?
他的奏章不曾通过内阁,是他自己直接递到圣上面前的。
天子听着他细讲为何供料不足,经济园的损失多大,脸色微沉,垂眸问道:“此事主管建园的监察御史怎么不报上来?”
齐王少年老成地感叹道:“监察御史如何敢弹劾亲王?他们也只敢问问矿上那些小官儿罢了,然则朝廷的矿历来便是如此,那些小人不知寻得出多少借口拖延。可儿臣、可朝廷的经济园却拖延不起,一日不开工便是一日的损失。”
前些日子好容易经济园稍稍走上正途,父皇又钦点了要他们制造钟表,他还想要在京里重现汉中经济园的发展势头,却被二哥拖累至此。
如今别说比汉中,就是比他自己之前那段时候也差得多了。他是不敢强求二哥用心王事,只求父皇让他能插手矿料一事,就如宋时在汉中所行一般,不必被人处处掣肘。
第216章
九月初,褚长史便奉着王妃回到了汉中。
桓王妃自幼生长深闺,锦衣玉食地长大,及笄后更是嫁进皇宫。后来虽生变故,周王出宫开府,却也直接住进了礼部为齐王婚礼精心修缮的王府,未尝见过广厦深宅之外的世界。
入宫拜别皇后、贤妃,与孩儿道别时,她还对这趟远行抱着几分隐隐的惶恐,不知汉中府会是怎样的地方。然而一路行来,住过脏乱的驿馆、见过嘈杂的市井、荒凉的山里乡村……再进到汉中府属地,见到江边整齐划一的房舍、流转不息的舟船,远远望去高大如塔的滑车和通天烟柱,她忍不住长长吐了口气。
原来汉中竟是这么个安稳富庶的地方。
这是她家王爷治理之下的盛世之景。
桓元娘在舱中小窗边看了一阵,到船江靠案时便戴上幕篱遮面,从船舱中缓缓走出。
船头已放上了厚实宽阔的新踏板,稳稳当当搭在码头上。码头上的工匠、商人都暂时清开,四周一片清静,早有王府属官、内侍、侍女相迎,将她引上车辇。
车子旁边一队亲卫打着周王的旗帜护持,为首的却是个穿着正四品大红补服的俊秀青年,容貌俊雅、神采飞扬,容貌与她隐隐有几分相似——
正是她的兄长桓凌。
自从她嫁进王府,与兄长便极少相见,最后一回见面还是周王进京献嘉禾时,曾带兄长到府中小住,他们兄妹匆匆见了一面,到今天又是一年多未见。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