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当名士作者:五色龙章
他一口气饮尽杯中美酒,将杯底朝上,示意自己已喝干。周王看着他的杯底,又看了桓凌一眼,不敢相信方才那个“我家”不是他说的,而是宋时说的。
桓凌也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状似惭愧,实则难掩得意地说:“元娘虽然出嫁数年,但血脉之亲难断,自然也该叫宋大人一声兄长——我们两家非止作亲戚往来,更是得了祖宗见证,可入祠祭祖的情谊。”
只听说过登堂拜母,入祠祭祖的,那不成了入赘?
周王手中的酒杯险些握不稳,用力攥了攥才稳住手,拿出他宠辱不惊的皇子气度——这二人在朝堂上都敢说要做一家人,家里的亲人先祖又如管得住他们?
他们父祖都认可的,他这做妹婿的更不该大惊小怪。
就是入赘了,也不算什么大事。
……怕这事还得叫人提前告诉王妃一声,让她和贤儿都有个多认一位亲戚的准备。
第215章
周王在汉中惦记着京里的王妃,京中王府的人也正惦念着回周王府之事。
钦天监卜得六月初三是大婚的吉日,宫中早早备好大婚所用礼器、仪仗,选定开国诸公爵之一的成国公作正使,吕阁老作副史,代圣上祭天、祭祖,到到新任承恩公,大理寺卿徐初府上行纳吉、纳采等礼。
天下臣子、藩王纷纷献上贺礼、贺表,周王提前派了左长史入京,也正是为着此事。
贺表犹可,周王府能送上什么贺礼,才是满朝大臣最关心的——珠宝、珍玩、字画之类的倒不值一提,最好是再献一个……献一箱新鲜的祥瑞给大家开开眼。
可惜大婚的婚期在六月初,无论稻麦此时都进不了京,他们也看不见前两年汉中府成箱进祥瑞的盛况了。
褚长史随着贺表一道献上的,是一套唐人抄的《金刚经》,一盘赤玉雕的安石榴、一套八层透雕的象牙球……与两座高可三尺许、鎏金嵌宝的铜座钟。
“座钟”二字初传开时,连宫里都以为周王要送的是个佛寺里敲的钟。然而真正进上的却是个檀木作壳,白色铜胎珐琅为面,金针铜摆,表面绘着子丑寅卯十二时辰,每个数字间用铜丝隔出八刻的计时器具。
座钟正面盖着玻璃门,表盘搪瓷面上留了个方方的小口,可将钥匙插上去给钟上弦。
——这表盘完全按着古人计时习惯来,只有时针,没有分针、秒针。因为“发明”座钟的宋大人一时编不出太合理的理由,能让他在汉中府遇到会做钟表的外国人,学会国际计时方式。
不能直接照搬国外,就只能先按中国的计时法来,再找借口调整改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