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连忙摸着自己的手腕、腰身,膝盖脚腕,试着找出哪里有受伤的地方。然而他们摸了一阵子没摸出来,倒是听方庶常那一口气吐出来,说道:“我以为定是要累伤筋骨了,怎么好像也就是有些酸涩,并无脱力、受伤之态?”
因为桓老师掐准时间……
因为宋老师教的姿势正……
两位老师同时开口,将学生们耕作后不曾受伤的缘故归到对方身上。两句话撞上,只听两道如金石坠地的声音融在一处,还分辩不清说的什么,两位老师就都笑了起来。
一面笑着,一面打着眉眼官司,你推我让地要把功劳推给对方。
两人目光渐渐缠绵起来,田埂上坐着的学生们也有眼色,低了头不看他们无声的交涉,倒一把抓住送水的庄户,低声问道:“宋大人教的这耕种法可是有什么特别之处?”
确实有,他们当初也学过。
不过比这群大人们练得苦多了,时间也长得多了。但是工夫不负苦心人,跟着宋先生学了这种严格到近乎严苛的干活技法之后,他们耕田的速度比平常快了两分,且干活时再不会像平日那样干着干着就疲累难当,使不出力气,反倒力气绵长。
初干的时候不是很快,容易被那些肯出力的老把势压住,但他们这些学了新法的人干的平稳,从头到尾都是一样力气、一样速度,干到后来便能居上,也不会精疲力尽。
“这也是宋大人能种出嘉禾的缘故之一?”
不是种出嘉禾的原因之一,而是能亩产四百斤的原因之一。宋大人轻轻摇头又点头,敛起笑容,正色说道:“往后众人还有很长时间可以练习,先在这暖室小田里练会动作,等到春三二月,咱们再随劝农主簿下大田实践。”
第198章
时节时节,过了春三二月,乍晴膏雨烟浓,太守春深劝农。农重农重,缓理征徭词讼。
——《牡丹亭·古调笑》
过了惊蜇,天气便一日日晴暖,春雨淅淅沥沥地下过几场,便到了草木返青、野菜春笋渐渐冒头的时节了。宋太守也专门抽工夫,领着桓佥宪、来学农的十位中枢要员,以及汉中学府的研修生一起去了城北一处实验田,实地体验小麦返青期管理。
这十位大人趁元宵长假时密集接受了几天科学耕种技巧训练,之后两位老师各自回衙办公,他们则跟着汉中学府的学生一道继续练习巩固姿势,如今拿起农具,俨然就是个积年老农的架势。
那些学生们都是捐资进校的世家子弟,原先还因被迫学农抱着一腔时不我予、所遇不淑的委屈,如今见着储相、御史、五品员外郎这样的大官儿也要抡锄头下地,顿时都心平气和,甚至带上了几分骄傲的心态。
这汉中经济园的暖房是他们先垦的,这宋三元的试验田也是他们先下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