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杨大人在周王座前商议半日,得了周王一句首肯,便告了退,要回王府侧院自己的临时衙门写条陈。
杨荣这个巡抚下临汉中府,本该住在馆驿,然而城里这宾馆改建成周王府邸,他又有些经济园的事要问宋时,便想搬去汉中府衙门。
他与周王道辞时照直说了,周王便淡淡一笑,劝道:“杨大人还是留在王府中暂歇一宿吧。宋大人散值后便要来王府,到时候一起当面说话更方便些。”
晚上宋大人要来王府?是殿下要安排人唤他,还是方才言语间已示桓大人叫他来商议换粮之事?
周王殿下做事果然雷厉风行,他们三人才议出个章程,就要叫宋知府来共议如何实施,实在令人欣慰。
杨大人却不管周王殿下是被贬到陕西还是为军务来历练,如今圣上还没选出新后,也还没生下嫡子,那么周王便是皇长子,比起弟弟们更该继位。他们做纯臣的见到皇长子这样勤政爱民,便觉着江山有继,自然是要赞扬一声。
周王听见他这番夸奖,神色却有些复杂,主动解释了一句:“其实宋先生与我们不是外人,日常要到王府来寻……议事的。”
与我们不是外人……
周王与桓凌是妹夫与舅兄之亲,这句“与我们”想来说的就是他们二人。那不是外人,难道是主宋时与桓凌的关系已经得了周王的认可?
周王就已经将他当亲眷看待了?
周王见他仿佛不大相信,含笑解释道:“桓大人与宋先生之事早在京中我便知道了,连父皇也吟过桓大人的鹦鹉曲。小王亦是有家室的人,怎能不体谅他们,行些方便呢。”
是啊,连皇上都没拆散他们,还把宋大人送到陕西来做知府。恰好这汉中府衙与周王府又离得这么近……
杨大人究竟是有宰相识度的人,自不愿过多纠结别人家事,便朝拱手谢道:“下官便叨扰殿下了。”
第168章
周王府前殿尚未修好,后殿又有女眷,就把杨大人暂时安排在了花园小楼里。那座小楼虽然不像正殿那样大修大改,但因周王暂住其中,为了他住的方便,宋时装修正殿时就叫人顺便在楼里装了套上下水。
在现代人的眼光里,哪怕有红漆雕花,矜贵到跟慈禧的一样铺着香灰的官房;哪怕洗手时有人用金盆跪着端到面前;洗澡时有多少宫女伺候,能随时加热水,也不如一个现代卫浴室。
加个带镜子的洗手池、一个冲水马桶、一个淋浴器,幸福指数能提高好多。
洗手池旁还搁着半透明的鸭蛋形热制皂,能彻底洁净手上油污,再用流水冲洗,洗得更彻底、更干净。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