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肃清,繁霜霏霏,鵾鸡晨鸣,鸿雁南飞一个举人坐在船头,对着河边的山吟诗一首,然而刚说完,他就打了个喷嚏,立刻裹紧衣服躲进船舱里去了。
船上风大,卫凌修被风一吹,也歇了作诗的念头。
整条船上,也就言景则完全不受影响,他甚至还兴致勃勃,去学了如何开船。
卫兄,言兄当真是与众不同!一个姓王的举人对卫凌修道。
这王举人三十多岁,年纪不算大,但也不算小,长得很是富态,不过一路往北,他就越来越不富态了。
言兄自然与常人不同。李秀才不,现在应该叫李举人了,他对言景则,是非常推崇的,每天都会向人夸奖言景则,也顺便告诉别人,他和言景则关系很好。
言哥的身体特别好。卫凌修听人夸奖言景则,便有点得意。
这一路挺累人的,同行的举人里,甚至有人半路病倒,只能找地方留下养病,言景则就不一样了这种时候,还有精神折腾他!
卫凌修觉得自己快散架了。
好在快到京城了!
自打入冬,京城的天气,就一天比一天冷。
但某些酒楼里,气氛却非常热烈。
来年春天便是春闱,眼下,几乎全国各地的那些才华横溢的举人,都汇聚到了京城。
而在这些人里,最有名的,是一个叫蔡少璋的举人。
蔡少璋大家族出生,七八岁的时候,就做出一首让人惊叹的诗来,之后名气更是一年比一年大。
他之前就已经得了小三元,又得了解元,这次上京参加科考,那是冲着会元和状元去的!
近来,他在京城,那叫一个风头无两,他出的诗集更是受到无数人的追捧。
这日蔡少璋参加文会,又做出一首诗来,便有人夸他:好诗!明年春闱,孔琳兄一定能金榜提名。
蔡少璋字孔琳,此时他听到别人的恭维,脸上便露出矜持的笑容来。
又有人道:孔琳兄兴许能六元及第。
六元及第何等艰难,兄台高看了。蔡少璋道,话虽然是这么说的,面上却带出些得意来。
有人看不惯蔡少璋这样子,突然道:孔琳兄虽然才华横溢,但恐怕比不过另一个人。
听到这人的话,众人都好奇起来,蔡少璋却是眉头一皱。
那个说话的人道:我上京赶考之时曾在江南一带停留,得知有一个举人名叫言景则,拥有过目不忘之能,一笔字更是堪比前朝大家。
江南离京城太远,言景则虽说在江南已经有了些名气,但在京城,知道他的人并不多。
说是过目不忘,很多人也就是短时间能记住些东西,过些日子便忘了,算不得什么。蔡少璋道。
过目不忘之人,当然是有的,但在科举中,不一定占便宜。
因为大多这样的人,都只能短时间记住,过些日子就会忘记。
只是,虽然蔡少璋这么说,还是有不少人吹捧起言景则来:我也听过此人的名字。
据说他以前不学无术,十八岁才开始读书,不过一年,就得了小三元!
我看过他的字,当真是自叹弗如。
江南的举人,大多听过言景则的名字,之前不提,不过是因为都是读书人,不愿意夸别人而已。
但现在蔡少璋风头太盛,便有人抬出言景则来了。
蔡少璋却根本不信:十八岁方才读书认字,一年就中了小三元?真是可笑!
孔琳兄,人外有人。
蔡少璋道:是猫是虎,等我会过他再说!
言景则还没入京,便已经有人惦记上他了,但他对此事一无所知。
他们在船上之时,风很大,便总觉得冷,但最后一段路是坐车的,便暖和了,就是路上太过颠簸。
言景则便把卫凌修抱在怀里,让卫凌修坐在自己身上,也好受一些。
他们两人单独雇了一辆车,这事儿别人本是不知晓的,然而路上稍作休息之时,王举人赶着过来,撩起车帘
三人面面相觑,言景则淡定地松开卫凌修的手,却还抱着卫凌修:王兄,有事?
王举人尴尬一笑:无事。他就是突然想不起以前看过的一本书上的内容了,于是想来问问言景则,没想到竟然遇到了这种事情。
他就说这一路,言景则和卫凌修两个人好得有点过分原来如此!
卫凌修突然被人撞到,下马车去旁边茶棚休息的时候,就很不自在,看到王举人遮遮掩掩地看着自己,更是尴尬,就只去和李举人说话。
至于言景则,他跟开茶棚的人家借了厨房,打算做点吃的。
厨房里传来诱人的香味,能看到言景则在里面做饭王举人凑到卫凌修身边问道:卫兄,你是如何讨言兄欢心的?
卫凌修脸色一变。
王举人又道:不知道言兄看不看得上我
卫凌修一脚踩在了王举人的脚上。
言景则才看不上这个胖子!
听到了王举人的话的李举人:王兄,你说这话之前,最好先照照镜子。
卫兄恕罪我这不是希望能跟言兄日夜探讨学问么王举人道,要是他身边有个人能随时给他解答问题就好了,他愿意出卖自己的身体!
卫凌修加重了脚上的力道。
王举人:他错了!
王举人确实错了。
之前那一路,他找言景则问问题,言景则一直有问必答,可自从那日之后,言景则就不理他了。
没想到言景则这么大的块头,竟然惧内!
王举人忧伤极了。
众人到了京城,便分开了。
这些举人家境不同,有钱的能住好的客栈,普通一点的就只能借住百姓家里,甚至住到寺庙里去了。
至于卫凌修和言景则,周松提前为他们准备了一个一进的小院子,正好给他们住。
周松准备的房子并不大,里面房间也不多,但那院子可不小,院子里还种了不少花草。
卫凌修一来就爱上了,言景则也挺喜欢,就开始指挥周松送他的下人整理屋子。
瞧见院子的角落里放着一堆柴火,他还跃跃欲试,最后没忍住去劈柴了。
卫凌修:言哥,这柴,让下人劈就行了。周松给他们准备的下人是一家人,一对三十来岁的中年夫妻并他们的两子一女。
那中年男人,还是很能干力气活的。
我练练身体。言景则道,这一路上一直赶路,他都没机会锻炼身体,偶尔想练也就只是把卫凌修抛起来再接住总觉得筋骨没活动开。
行吧卫凌修不拦着了。
言景则劈柴总比扔他好!
他小时候都没有被人抛起再接住过,没想到长大了竟然还能感受一把,一开始的时候,他都被吓到了!
偏偏还不能叫船上隔音不好!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