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滚刀侯作者:初吻江湖
第93节
众人:“……!”
那只鹦鹉也气坏了!
就算是一只鹦鹉,那也是有自尊哒!
正好它看到了走过来的正和帝,立刻张口就跟正和帝这位尊贵的主人告状:“主人主人,有人玩儿你的鸟!”
顺子当时就给并肩王跪了!
小石头直接抱着肚子就蹲了下去,随后就响起了震天的爆笑声:“哈哈哈……!”
正和帝:“……!”
文武百官:“……!”
也不知道谁先笑的,哄堂大笑的声音差一点儿将金銮殿的房顶给掀了去……
时光飞逝,春天已逝夏季到来,正和帝大手一挥,一起去避暑行宫,消夏避暑。
最主要的是,并肩王石磊苦夏,还没等进入到三伏天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打包东西了,正和帝一看这样,干脆大家一起去避暑行宫那里过夏天吧。
因为地方够大,正和帝让皇后带着皇子公主们也一起去,也让人去接了定军侯府的老小们,省的小石头惦记家里人,玩儿的也不安心。
一大堆人一起去了避暑行宫,但凡有政务,也都送去避暑行宫请正和帝处置。
“哎呀呀!还是这个地方舒服!”小石头穿着最薄的衣衫,仰头躺在玉丝编织的凉席上,摇头晃脑的好一通哼哼唧唧。
避暑行宫里,最凉爽的宫殿就是他的地盘,皇后娘娘以身体薄弱不堪受凉为由,去了避暑行宫最里面的宫殿,顺便也将张石氏和大妞妞接到了那边去,不跟正和帝住一起。
“这个地方乘凉不错,你每年都能来这里避暑,省的总是苦夏。”正和帝见小石头舒服了,他就心情好了。
这二年,将养的小石头终于圆润了一些,脸色也有了血色,胖乎了的娃娃脸,看起来更是幼齿了许多。
别人都是越长越老,只有小石头,得天独厚,他是越长越小了!
“嗯嗯!”小石头忙不迭的点头,还拿着毛乎乎的小脑袋去蹭了蹭正和帝,以示亲近的意思。
皇太子已经接触一些政务,正和帝见一些不是很着急的政务都先让他处理,然后才会让正和帝过目,若是合适的话,正和帝就会采纳皇太子的处理方式,如不合适,便会重新跟皇太子讨论一番,指点出不足之处。
渐渐的,皇太子也在成长之中。
在避暑行宫待着的小石头,与正和帝可谓是形影不离,因为没有在皇城里那么多忌讳,倒是让正和帝喜欢上了避暑行宫的日子。
只是几日之后,正是七月流火的时候,西北来了急报:西夷所在地发生了大规模的旱灾,虽然旱灾是在西北国门之外,遭殃的是西夷那些部落,可他们遭了灾蒙了难,等没东西可吃的时候,肯定会朝近邻他们的人下手,谓之:打草谷。
这也是战事频发的一个理由,不是这些人不怕死,也不是他们每个人都有觊觎中原沃土之心,而是他们将中原当成了粮仓,当成了钱袋子,当成了备用的救命之地。
经过几百年的交手,哪怕中原改朝换代,也无法磨灭彼此之间的各种剑拔弩张。
同时,西北那边的西夷部族,也是中原战马最大的供货商,谁让人家那边的人擅长养马呢。
所以这么多年以来,都是打了之后再和好,和好的时候就贸易,等打起来了,贸易就得暂停,就这么打打停停的过了许多年。
西夷之人最厉害的便是骑兵,他们的骑兵都是纠集起来的各个部落的族人,这些人从出手开始就在马背上讨生活,从生到死,马背就跟床一样,占据了他们人生之中三分之一的时间。
中原腹地善骑射的不是没有能人,可是在规模上无法与西夷那边相提并论,所以只能依靠高厚的城墙来抵御对方的骑兵冲锋,却无法避免西夷的游骑兵劫掠边塞村镇。
虽然才到盛夏,可镇西大将军不敢有所放松,在察觉到那边大旱之后,立刻就开始加固城墙,安排兵备,通知城外的村镇,在秋收之后立刻迁移进城关内以避兵难,更是立刻就派人向军机处的几位老大人们通风报信,秋收之后,比有一场大仗。
“几位老元帅们怎么看?”正和帝头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况,以前虽然也有摩擦,但是他一对军机处,对军伍上的事情并不在行,与老元帅老将军们的沟通只是表面上的东西,并没有多么深入的了解,所以对战事,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发言权;而是对外大战,对正和帝这位三十多岁的皇帝来说,却也是头一次遇到,能被军机处的人说成“大战”的,那必须是一场硬仗啊!
“前几年朝廷也没少巩固边防,城墙也是修缮不断,人手也不缺,应该可以守得住。”有着一生征战经验的宋老元帅头一个开口:“不过,若是西夷那边天灾太大的话,他们没了活路恐怕会拼死攻城。打仗最怕这样了。”
人不畏死,的确是一大难题。
西夷人死多少他们都不心疼,可老元帅老将军们却是心疼自己戍边的士兵们,一旦损失过重,别说他们了,就是正和帝这位皇帝陛下,也是要头疼的呢。
“不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打进来,朕的天下可不是他们予取予求的草原。”正和帝对自己的所有物很有独霸的心态,估计没几个皇帝心胸宽广到与外族公用一片天下的地步。
边境虽然有半数以上的人家都是遭流放的罪人,或者是罪人之后,可就算是罪人,那也是他的子民,他可以打可以骂可以处罚可以砍头,但是没道理让外族人欺负了去!
这就是皇帝的意思。
524神奇药粉
“西夷部落啊?!嘿嘿嘿!”小石头有个顺风耳高大总管在身边服侍,正和帝那边什么事儿也别想瞒着他,更何况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秘密,别说小石头这位并肩王了,就算是毫不相干的小吏,若是打听了,也能打听出来。
高大总管毫不犹豫的就跟并肩王八卦了一番,不过他倒是有些担忧:“听说,要是那边的情况不太好的话,八成会跟咱们死磕,就怕他们不要命的硬拼,他们死不死的无所谓,倒是咱们这边,恐怕就要吃紧了。”
“他们没了活路,自然是要拼命了。”小石头哪怕从未亲临过战场,也懂得若是西夷那边没了活路,肯定会战不畏死,因为他们若是抢劫不到东西,回去也是个死,他们还有家人等着他们带着食物回去吃饱肚子呢。
“他们的骑兵,都是骑术精湛的人……”高大总管哪怕是身居皇城不得外出的宦臣,也是听说过,西夷部落全民皆兵,女人都会骑马赶羊方木,听说有的时候,那孩子都是生在马背上的呢。
实在是在这中原四方的所有邻居里,西北跟北疆最为闹心,动不动就打一场简直是家常便饭一样,平时就算是无事还要骚扰一番呢,有事那就更不用提了。
不然镇西大将军也不会如此重视西北那边的干旱,一经发现立刻就让人上报给了朝廷。
“镇西大将军是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又是支援的应该是安西大营吧?吴叔叔的安西大营?”小石头摸着有了些肉肉的小下巴。
“大概是吧?”高大总管对这些并不熟悉。
小石头啪嗒啪嗒跑去找正和帝,正好是他们正在议事的时候,老元帅老将军们对自动跑过来的小石头是上下其手,小石头陪着笑脸装孙子,反正这些人,按照辈分也是他爷爷辈儿的了。
“呼!”等跟人打了一大圈儿招呼后,小石头才在正和帝身边落座,顺便呼出一大口气。
话说太受欢迎也不是什么美好的事情,起码正和帝看到平时只有自己可以揉捏的小石头,被其余的人揉捏了一下,他就觉得特别上火……小石头什么时候能不这么受欢迎就好了……
“小石头这么来了?”这些人哪个不知道小石头?在他们的眼中,小石头还是当初那个薄弱的小孩儿,小孩儿苦夏,每年他们都有送冰给他,因为石老太太他们占据了本该给小石头的冰,他们直接送去给小石头,他们的身份是石老太太能随意说道的高位勋贵,倒是能让这冰块送到小石头的手里,让小石头能在炎夏过的舒服些。
小家伙儿苦夏怕热的很,没事儿绝对不会在这个最热的时候出门走动的。
“我听说了,那个,西夷那边闹旱灾?”小石头若是有个政事嗅觉的人,是不会这么莽撞的就开口提这么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在这里当着这么多人的面。
要是别人有心找个茬儿,就能给小石头扣一个“刺探军情”的罪名,虽然明知道这事儿不算是个事儿,但是若被人利用,还会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不过当场的人全都可以说是自己家人,没人会觉得小石头这么大大咧咧的问了出来,倒是让他们觉得理所当然了。
若是拐弯抹角说话的,那肯定不是小石头的作风啊!
“嗯,很严重的旱灾,但是没有波及到别的地方,嗯,据说干旱的是他们的后方,以前水草丰美的草场,从开春到现在,一滴雨水都没有落下,牛羊都被渴死了,没迁走的牧人们也渴得差不多了。”军机处的宋老元帅,是有过这种经验的热,所以他最有资格和资本说话了。
“他们的骑兵很厉害吗?”小石头又问了一句,而且貌似还是挺废话的问题。
“很厉害。”宋老元帅当他还是小孩子那样哄呢。
“有什么对付他们的损主意?”倒是正和帝这个枕边人,知道小石头以前不耐烦朝政,更不可能没有任何缘由的就来找他们,还问了几句类似白问的问题。
“嗯……有个损主意,要不你们试试?”小石头对了对手指头,说实话,他以为他这辈子都不会跟人商讨这个损主意呢。
不是他吝啬,而是这个坏主意,嗯,有些儿戏,又有些让他记忆尤深。
“你说说,什么损主意?”江老元帅很感兴趣的询问。
对于这些纵横沙场一辈子的老杀才们来说,不论是好主意还是损主意,只要能用来战胜敌人的主意,那就是有用的主意!
小石头别看身板子跟豆芽菜儿似的,为人又有些不着调,好吧,是很不着调,可他有很多对战场对战术的看法,在他小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发现了这一点,他是个军事奇才。
非天才,而是奇才。
小石头从自己的兜里掏出一个瓶子和一个小纸包出来,打开小纸包,里面是一些粉末,什么颜色的都有,而且一打开就有一股刺鼻的味道蔓延开来,连正和帝身边香炉里燃着的龙涎香都压制不住这股子味道。
“这是什么?”正和帝实在是好奇,话说他跟小石头日夜相伴也有一载有余,还没发现这人身上带着这种东西呢。
皇城深宫自有许多的忌讳,他怕的是小石头受人蒙骗,万一带着什么危险或者忌讳的东西,容易被人利用。
“嘿嘿嘿!我管这个叫‘马上疯’!”小石头很骄傲的宣布这款神奇的药粉的名字。
所有人都用那种看蛇精病的眼神看着小石头,不是他们大惊小怪,而是这种名字实在是让人不得不联想到某种药物那啥那啥过度而死在女人肚皮上的死因……
“不许胡说八道!”正和帝哭笑不得的拍了一下小石头,这人一贯的口无遮拦。
“你们想哪儿去了!”小石头一愣神,看到大家都暧昧的看着他,他才想起来,这三个字儿的意思,貌似不是那么滴纯洁。
其实这个名字还是他小时候给起的呢,那个时候他才多大?哪里知道这个时分贴切的名字,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啊?他那个时候也没想那么多么……
“这个是一种药粉,顺风抛撒出去,马匹一旦嗅到这种东西,立刻就能发疯!”小石头有点儿想要撞墙的冲动,就算是年幼无知,他们也不能这么龌龊的想他……呜呜……真伤心了,以后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啦?
“嗯?”所有人,包括正和帝都将心神暂时从小石头的不着调命名上转移到了他手里的药粉上面。
“真这么厉害?”正和帝有些不敢确定。
要知道,小石头也就嘴上功夫了得,实际上动手能力为零,要说起行军打仗,唯有出谋划策的份儿,没冲锋陷阵的能力。
而且别人擅长谋略,他只擅长奇袭。
规规矩矩,正大光明,那是不可能了,但是若论歪才奇略,出人意料,他倒是精通。
“当然!”小石头十分肯定的道:“我可是试过的。”
不尝试过,他怎么敢说这东西有用?
“试过?”正和帝疑惑,他怎么不知道小石头还试过这种东西?宫里没听说御马监的御马发疯啊?
“难道是那次?”宋老元帅突然想起了什么,惊诧的看着小石头求证。
小石头尴尬的点了点头,娃娃脸红似苹果一样。
“哈哈哈……!”宋老元帅拍着大腿狂笑了一番:“怪不得当年你爹追着你跑,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正和帝不知道宋老元帅笑什么,但是跟宋老元帅一起来的江老元帅等人先是一愣,随后仿佛也想起了什么一样,跟宋老元帅一起拍着大腿笑了好一会儿。
“皇上,当年老定军侯在定军侯府里有个专门养马的大园子,里面十几匹好马都是千金难得的极品,不过突然有一日,这十几匹好马一起发了疯,撞开了园子的大门在定军侯府里撒欢儿的到处乱窜,等安抚下来的时候,那些马也跑累的差不多没力气了。后来老定军侯就将那些马分别送了人,再也不在自己的府邸里养马了。”
为什么定军侯府再也不养马了?
看看小石头拿出来的东西,正和帝秒懂!
“若是真的那就太好了!”正和帝将小石头手里的东西全都收起来,十分自然,就跟这东西是他的一样。
老头儿们看到这样的正和帝,嘴角抽了抽……
偏偏小石头毫无所觉,被正和帝拿了东西之后也没要回来,反而还拿出了一张纸递过去:“这个是配方,嗯,若是多加一些胡椒粉的话,效果会更好。”
“若是顶风就用不了了吧?”正和帝看了看手里的东西,这玩意儿只能顺风用,顶风的话,八成就得弃用了。
“洒在地上也一样。”小石头提醒了一句,这个他也试验过,就是后来被老爹打肿了屁股,他被吓坏了,病了两个月,老娘整日里跟老爹啼哭,眼睛都哭红肿了,吓的老爹再也不敢狠打他了……
不敢随后老爹就制定了新的办法,那就是他犯了错误后,让他没完没了的抄书,然后他就不敢犯错误了……抄书好辛苦。
众人看着小石头的眼神又变了,这人别看不靠谱,但是人家有不靠谱的好办法……
525相得益彰
小石头提供的配方,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么难找,多数都是十分平常的东西,里面多时调味用的香辛料,味冲的刺鼻但是若离得远了却是不碍事。
这种东西是小石头幼年之时的顽劣之作,一个小孩子,当年才六七岁的年纪,他能弄到什么东西?充其量就是跑去伙房,跟大师傅卖萌,偷偷去掏大厨师傅的一些调味品,找来的都是芫橐、椒粉等物,一点点就足以让人麻了舌头的玩意儿。
以前没人考虑过别的用途,毕竟这个世道,讲究的是“君子远庖厨”,甭管文官还是武将,进得了厨房的还真没几个。
正和帝拿了东西,找了一处豢养马匹的地方,将东西尝试了一番,结果那几匹马平日里那么温顺,药粉一出就开始各种兴奋蹦跶了,连围栏都撞碎了三处。
军机处的人如获至宝,直接抢了配方让人照方准备,西夷的部落都是骑兵,要是他们骑着的战马先乱了起来,凭西夷人徒步攻城……难不成他们要徒手爬城墙吗?
西夷部落乃是游牧民族,不擅长制作物件,只擅长放牧养马,别说攻城的云车等物品,就算是房子都没人会盖,住的都是毡房。
“可用吗?”晚上一起躺在龙床上懒洋洋,小石头很关心自己拿出去的东西是不是可用,他没别的本事,只有一些小手段可用帮助正和帝,自然关心结果。
“可用,当然可用!”正和帝抱了一下小石头,在小石头将他推开前放开人,保持了一个小距离,因为要是抱得时间长了容易热。
“那就好。”小石头骨碌了一下,在一旁的凉爽的地方躺好,刚才那地方有些热了,他就再找一个凉快的地方躺着。
“我的小石头很聪明,帮了我一个大忙。”正和帝伸手过去捏着小石头的小爪子:“所以我要谢谢他。”
“嘿嘿嘿。”若是正和帝当着别人的面这么说,小石头肯定翘起小尾巴,骄傲的上天去,但是若私底下说,还那样看着他,不自觉的他就有些窘迫,还有些不好意思,嗯,还有许多他说不出来的感觉萦绕在心中,酸酸甜甜麻麻痒痒……
正和帝无语,这人一到关键时刻,就知道“嘿嘿嘿”的傻笑,呆呆傻傻的样子,一点都不跟他“并肩王”的封号搭调。
你说这样的小石头,正和帝怎么可能相信别人对他的揣测,说小石头会造反什么的,正和帝每次听,都有一种想象不出的无力感,就小石头对朝政那种避之不及的态度,他就算是把江山拱手相让,这人也绝对不是接手的人。
“呼……”小石头睡着了,他这人心大无边,就算是羞涩也就那么一丢丢的时间,绝对时长不超过一刻钟。
正和帝想要靠近吧,又怕他热到,只好拿了一柄小扇子,轻轻的给他扇着风,时不时的给他挪动一下,省的躺在一个地方身子底下靠热了。
后半夜凉快了,正和帝才罢手,上前可以搂着人入睡了……
定军侯府能说了算的人全都去了避暑行宫,唯有石大总管留在家里看守门户,冯嬷嬷放心不下三个孩子,也跟着去了行宫,倒是石来顺他们,小石头去了行宫避暑,他们被派遣回来看家。
朱瑞跟李贵如今官位越来越高,手里头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别说避暑了,一得闲暇时间,两个人亲近都还来不及呢。
而龙嘉与齐恒因为统领龙禁卫,所以跟着一起跟去行宫布防。
正和帝这次避暑,如此大张旗鼓,并不是单单带着小石头一家,那样也太给小石头招眼了。
故而又在避暑行宫外面另建了许多别院,让一些大臣们住了进去,以前一般都是文臣居多,武将们对于避暑什么的完全没那个意思,武夫们都认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不过这行宫是给小石头建的,所以当时正和帝就给武将们留了一半的别院,那些老元帅老将军们全都住了进来。
就算不给正和帝面子,也得给小石头面子啊!
万一让正和帝以为小石头没靠山咋办……??
好吧,正和帝要是知道他们这么想,恐怕……
正和帝忙着跟军机处的老杀才们商讨边防大事,小石头贡献出来的药粉,证实有效后,已经配了一大批出来,随着军需一起送去了边军手里。
小石头避暑的时候,很是安分,懒洋洋的好似少了一大半的活力,也不到处乱跑探险了,因为太热。
就在他无聊哀叹的时候,顺子来了。
“王爷,东边的荷塘长满了荷花,这个时候可以去看看,保证凉爽!”顺子奉命来给并肩王解忧,早已踩好了点儿。
至于高大总管,黑子这几日正好出任务回来,他一回来,高大总管还能跟着并肩王,那简直是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了。
“太热了吧?”小石头懒洋洋的不想出去,话说荷花什么的,完全不是他能欣赏的了的玩意儿。
“不热,咱们一路都走的游廊,晒不到,到了地方咱们泛舟湖上采莲蓬,那个东西据说吃着水灵解暑……”顺子口才越发的好了,话说的天花乱坠,终于忽悠的小石头意动,跟着他一起出去了。
顺子虽然说的有些夸张了,不过实际上也差不多,避暑行宫是为了避暑而建,到处绿树成荫百花齐放,比起外面来说真的是要清凉许多倍,倒是让小石头真的没感受到那么炙热。
荷塘是避暑行宫里一处活水小湖泊,就建在山坳里,挖掘出来的泉眼涌出来的水灌溉了山坳,将山坳变成了湖泊,去年的莲池尚未种植成功,自然没人跟小石头提起,如今种植成功后,漫漫碧绿荷叶,朵朵荷花绽放,一看起来就无比的美丽。
一叶小舟上,顺子换下了宫侍的衣服,穿着渔家人常穿的鱼皮衣服亲自撑篙,小石头一身短打扮,趴在小舟边上,伸手进去摘了两个他挑了好久才挑满意的荷叶,一个自己顶在脑袋上,一个扣在了顺子的头上:“给你也来一个!哈哈哈!”
顺子对于自己脑袋上带着的是宫帽还是荷叶都无所谓,只要并肩王高兴就好。
“那个!”顺子是站着撑篙的人,所以比起小石头趴着玩水揪荷叶要看的远一些,发现了一个小莲蓬,赶紧划了过去:“王爷,莲蓬啊!有莲子的呢。”
小石头没采过莲子,但是在上船之前,已经有照顾管理荷塘的人演示了一遍,他倒是记住了一大半。
所以采摘的还算是一模一样,亲手摘下来的东西,和平日里的就是不同,小石头觉得那新鲜的帘子就是不去了芯儿都是甜的。
正和帝正在紧急批阅奏折,这段本来应该是惬意的避暑时光,因为千里外的某个草原部落的干旱而告吹,如今已经是急凑又急凑的开始布防了,因为过了夏季就是秋收,那个时候一面要赶紧收割地里的粮食,一面还要准备打仗,那些西夷人绝不会放过中原沃土这块肥肉而去挨饿受冻的。
就在他批阅完了当日最后一个奏折,一盘剥得乱七八糟的新鲜水莲子摆在了他的面前。
“皇上,这是王爷送给您消暑用的。”顺子笑眯眯呀笑眯眯,他敢用祖宗八代发誓,皇上肯定给他厚赏。
正和帝听了果然龙心大悦:“好,重赏!”
他重赏顺子,是因为他知道,就他的小石头那人的心性,绝对想不到给他去采莲子之类的温柔举动,除非有人引着他去,还不能故意提点着,不然他一害羞转身就走,别人想追都来不及。
虽然卖相不是很好,但是一想到这是小石头亲手采摘剥离的,正和帝就觉得这盘并不多的新鲜莲子无比的美味,愣是一粒一粒的吃了个干净。
“王爷呢?”吃完净了手,正和帝已经办完了公事,决定找他心爱的小石头去。
“已经在水榭那里了。”
正和帝抬脚就去了水榭,小石头怕热怕的要死,炎炎夏日又不敢给他多用冰,只能亲近有水的地方了,不是在寝殿里昏昏欲睡,就是在水榭里纳凉到地老天荒,能出去采莲子已经是顺子嘴上功夫了得了。
避暑行宫没白建,对外的说法就是避暑住处,头一年正和帝只让小石头来住了一夏天,第二年就不能单独带他一个人来了,干脆一大家子都来,这回没人揣测恶意诽谤小石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