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6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要说女人狠起来,那可是真狠,男人么望而不及啊!

各家老爷们也有捐献些银子给户部赈灾的,但是几百上千两而已,多了他们还嫌肉痛呢。

可是那些各家的诰命夫人、当家太太、小姐姑娘们不同,她们是真正有钱有势又有闲的人。

从最早的破衣烂衫旧裳陈袄,到后来的半新不旧大毛衣服,待到腊月中旬,绫罗绸缎丝帛锦棉样样都有,很多灾民这辈子都没想过自己还有能有一日穿上这样好的衣服,盖上那丝绵被。、

京里富贵人家的女眷们形成了一个赈灾的潮流,各家丫鬟婆子们没事儿的时候也不再打牌聊天嗑瓜子了,而是改成了做棉衣棉被了。

张石氏也出去看了一次灾民的情况,回来老太太就抱着大孙子直流眼泪。

最后老太太一抹眼泪,叫人找了石磊来,要跟他商量一下接下来的事情。

“这棉衣棉被的都够用了,可是我看那些灾民吃的并不是很好。”张石氏看到灾民只有靠着喝粥度日,一个个面黄肌瘦。

“这一点,侄孙也犯愁呢。”石磊找了龙嘉了解了一下,户部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了,谁让入冬前,收上来的粮食都运往了边关,给戍边的军士们,那可是一年的军粮,将士们吃不饱饭哪里有力气守卫边疆?所以神马都能耽误,只有军粮那是耽误不起的,立时不差一刻的就得起运给边关送去。

京畿重地,四周的州县粮草也因为大雪的关系,运过来很困难,年前都不一定能到,而且就是到了,也只是做成粥给灾民们果腹而已,希望可以熬到来年春暖花开。

春回大地之后,就可以发下种子农具,种了地之后就有粮食可在秋天收回来了,这段时间,朝廷还得不断的接济灾民才行,不然他们可熬不到秋收。

164演一出戏

“我们石家乃功勋世家,以前都没见过那灾民是什么样儿,这次见到了,我才知道,这世上白发人送黑发人,其实并不可怜,起码我跟你表弟还是高床暖枕锦衣玉食,可是那些灾民连顿饱饭都难求,骨瘦伶仃的残喘活着。”张石氏眼眶微红,那日见到的灾民太可怜,让老太太心里难受了许久,到现在都还不得劲儿呢。

“姑奶奶别难过,侄孙也在想方设法,朝廷自有法度赈济灾民,咱们家也是能帮一把是一把。”这次的雪灾也让石磊看到了什么是“可怜人”,以前他觉得自己是这世上最可怜的人,可是就跟老姑奶奶说的那样,直到看到那些挣扎在生存线上的灾民,他才知道,什么是“可怜”,相比起来,自己,活的都不知道有多好。

“今年庄子上送来的鸡鸭鹅猪牛羊都不少,每年也都用不了,我想着,能不能也给灾民一些,起码,过年也沾沾荤吃些肉啊!”张石氏掌管着定军侯府,自然知道这府中每一年的收成,那些庄子上养大的鸡鸭鹅猪牛羊不胜数,卖了也卖不了多少银钱,定军侯府也不指着这个出息过活,与其白白浪费掉,不如直接送给灾民们度日果脯。

“着啊!”石磊一拍大腿:“我怎么把庄子上的给忘记了!”唰的站了起来,还吓了张石氏一大跳:“干什么呢?一惊一乍毛毛躁躁的!”

被姑奶奶这么一喝呼,石磊才发现自己貌似失礼了,只是傻笑着饶了绕自己的头:“侄孙突然想到,咱们庄子上的有多余的,那别人家的也肯定能有,此次受灾的范围就在京畿周边,反正离的也不远,为什么不能就地给了灾民呢?还省了从远地运粮进京。”

“也不怪你没想起来,这京郊但凡是近处的地方,哪个不是勋贵之家的田地庄子亩产,这些地方收上来的东西,可从来就没有贩卖出去的,都是各主家享用,卖出去生怕别人笑话自家。”张石氏出嫁前可是都知道这京畿附近但凡是好些地方,都是有主儿的,没一个是简单的,没靠山没名气的普通人,那是别想了。

“要的就是他们这些人家的庄子产出!”石磊立刻准备,递牌子进宫求见了正和帝。

虽然有了棉衣棉被等御寒之物,可粮食却是依然缺失不少,正和帝这几日为了粮食的事情愁的都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了,几位朝廷重臣也都陪着正和帝熬,熬得眼珠子通红,还是一筹莫展。

下了朝正和帝在南书房依旧留了十几个大臣,除却工部尚书魏成林在主事大帐里不得动弹外,其余五部尚书以及各部侍郎都在,还有两位老将军,代表军方对朝廷的重视,对正和帝这位皇帝陛下的支持,其实这种时候,他们一般只是一个象征而已,并不插言这些事情。

虽然十几个人在一起,可鸦雀无声,正和帝也是龙眉紧蹙,这温饱温饱,温解决了,这饱还差着呢。

“皇上,小定军侯求见。”高大总管进来看到眼前的一片愁云惨淡,暗暗叹了口气,心说幸好小定军侯想了那么个办法,不然皇上还有的愁呢。

“嗯?”正和帝想了想,这南书房乃是讨论天下大事的地方,与御书房那批阅奏章会见闲人的不同,能进这里的人都是能臣干吏肱骨大员,与石磊说实话,还真不能进这里来面君。

“带到御书房。”随后想了想,也许那个人有了什么新的办法也说不定,便看着那些大臣道:“午膳就在这里用,给各位大人准备些吃食,吃完了咱们接着议事。”

十几个大臣谢了恩,可是心里还真是叫苦不迭,都说巧妇难无米之炊,他们也是无粮没底儿的凡人啊!

石磊在御书房就待了一会儿,正和帝就来了,还没等大礼参见就被正和帝扶住了胳膊:“不必多礼,可是有何事要入宫觐见?”

“小臣想到了新办法,您听听看!”石磊这个时候也是火烧眉毛了,丝毫不觉得正和帝这样站着相互把臂言谈有何不妥了,将自己的办法稀里哗啦的都跟正和帝说了,并着重点出那些东西都是各大户多余的,与其干放着占地方,还不如救济给灾民们呢。

“只是,他们怎么才能主动捐出去?”正和帝眼前一亮后,又犯愁要他们如何听话。

“这个嘛,还得麻烦皇上一下。”石磊来之前就已经跟朱瑞商议了一个办法儿,大体上跟上次如出一辙,要借用一下名声。

“你说。”为了外面那些灾民,正和帝都快要愁白了头发,只要能解决了这个难题,麻烦不用麻烦的,他不在乎了。

石磊将自己的主意说了,并且请正和帝自己找了看得过眼的人来挑这个头儿。

“这一时之间,什么人合适挑这个头儿?这人必须要劣迹斑斑,还得有过硬的家世做靠山……”正和帝转了两圈儿,石磊就跟着他身后转圈儿。

其实满朝上这样的人有的是,可是就是个露脸的机会,也许还会有名望和民声,十家王府、哦,不,九家王府就算了,正和帝打压还打压不过来了额。

但是别的吧,不是这个有忌讳,就是那个有累赘其余的不成材的太过恶劣的也不行,十恶不赦的那种死有余辜还给他个毛的机会。

正和帝走着走着,一低头看到自己腰间缀着的玉佩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冷不丁的转身想要跟石磊说,没想到石磊就跟在他身后,而且跟的太近了,一头就撞到了正和帝的怀里。

正和帝笑着将人扶住:“你怎么不看着点儿?就这么近的距离你还能撞上朕。”

“说停就停,咋不先吱一声儿呢。”石磊跟着绕圈儿有点儿绕晕呼了,忘记了眼前的人乃是皇帝,这抱怨的话顺嘴儿就溜了出来。

正和帝一怔,他长这么大还没被人抱怨过呢,,还是当着他的面抱怨的,看着石磊有点儿纹线香的眼睛,感觉很新奇。

伸手揉了揉石磊的额头,感觉手掌下的皮肤热热的,靠近了这人,身上没有熏香的味道,只有淡淡的檀香味儿。

“好了好了,不用揉了,那个我想到一个……啊!”石磊从正和帝的龙爪下躲了出来,自己的额头好着呢,随后猛然想了起来,这个可不是跟他一起打屁聊天的朱瑞,也不是他的长随小厮杨戟,更不是某个损友一类的人,而是当今天子,正和帝啊!

“不是……皇上……那个……我……不是……小臣……!”石磊这人呢,有个小毛病,那就是他真着急的时候,话就说不利索,比手画脚半天,才想起先得跪着请罪来着。

只是还没等他跪下,正和帝一下子就扶住了他的小细胳膊:“好了,这里就你我君臣二人,那些繁文缛节就不用了,知道你跟朕一样都急糊涂了,不怪你。”同时心里暗暗称奇,这人到底有多瘦啊?这胳膊也太细了些。

不自觉的,正和帝还捏了捏石磊的小细胳膊几下。

石磊:“……!”

好吧,这娃儿惊吓这会儿才回神,还没注意被人占了便宜吃了豆腐……。

石磊一听不怪自己!

好事儿!

“那就好那就好!”无事了之后石磊就将刚才的事情接上了:“刚才小臣想到了一个人,您看他合适不合适。”

“谁?”正和帝将满朝文武都扒拉了两遍,也没能找到个合适的人选,小定军侯就有合适的了?

“昌乐大长公主,昌乐侯家的张家良。”石磊提供了人选给正和帝。

“是他?”正和帝听了这个名字后,想了想便抚掌大笑道:“善!大善!!”

这位昌乐大长公主不是别人,乃是先帝唯一的胞姐,年纪比先帝大了十岁,可以说,先帝就是这位胞姐照顾大的。

她也是正和帝唯一亲姑姑。

正和帝登基之初,这位昌乐大长公主在宗室之没少帮忙,事后又十分低调不惹事,是难得的安分守己。

昌乐大长公主与昌乐驸马恩爱有加,一生一世一双人,唯有两个嫡子一个嫡女,嫡女远嫁不在京中,嫡次子亦是远在外地为官,只有嫡长子因为身体不怎么好,其本人也随了昌乐驸马这个亲爹,读书习武都是资历平平,故而留在京中守着二老尽孝,后来正和帝登基后,封了亲姑父昌乐驸马做昌乐侯,嫡长子在去年继承了昌乐侯的爵位,正和帝恩典这位大表哥原爵承袭。

昌乐大长公主可能是因为只有这一个孙子在身边的缘故,对于嫡长子所出的嫡长孙宠爱非常,自幼时开始就把这娃儿放到了蜜罐子里养大,也养成了张家良十成十的纨绔性格。

偏偏在昌乐老侯爷和现任的昌乐侯发现事情不对的时候,孩子性格已经养成了,哪怕后来这两位新旧侯爷一起上阵,也没能将张家良的性格给掰过来。下死手揍也没用,谁让张家良有个好祖母呢。

等昌乐大长公主自己发现事情不妙的时候,那已经太晚了。

老实巴交的昌乐驸马和大长公主二老可没少因为这事儿烦心,有的时候进宫还找人诉苦,正和帝都被诉苦过两回呢。

其实吧,张家良这名字起的好听可他本人一点儿都不“良”,三岁就开始收了通房,十四岁就在京城十大花楼里跟人抢花魁……

165改变纨绔

说白了,这位张家良少爷,就是那种不犯大错但是小错不断的主儿,吃喝嫖赌那是样样都占了。

闹到他都十八大九的了,还没有成亲娶媳妇儿呢。

不是昌乐大长公主不给唯一的嫡孙张罗,而是压根就没相当的人家小姐乐意嫁给这样的公子。

张家良要迎娶的媳妇儿可是昌乐侯府的长孙妇,日后是要承爵做诰命夫人当家太太的,出身必须不能低了,低了丢的不止是昌乐侯府的脸面,还有昌乐大长公主的脸面!

可是那门户对的谁家又乐意将自家好不容易养大的娇娇女儿嫁给张家良那么一个有名的纨绔子弟?自家女儿又不是嫁不出去!有那么多的青年才俊凭什么选张家良啊?!

乐意的千金小姐也有,可昌乐大长公主看不上,不是出身低微就是人品不行,要不就是庶出的,要么就是远亲之类的,反正哪个都不配。

正和帝以前想给他直接赐婚,可是昌乐大长公主不乐意,说结亲结的乃是两姓之好,又道强扭的瓜不甜,强娶了人家的千金进门也不是那么回事儿啊!

以势压人最后结成一对怨偶,两家亲家还不得变成仇家啊?

本来昌乐侯府就是不起眼儿的,昌乐驸马和昌乐侯都是老实巴交的人,这辈子就没跟别人红过脸儿。

正和帝这才作罢。

可昌乐大长公主和昌乐老侯爷没少为孙子的事情发愁,因孙子名声不好,这眼看着连亲事都给耽搁了。

可是如今要有这么一个人来做挑头儿的,还真是非张家良莫属!

当天正和帝就让六部堂官们都回去该干什么干什么,又派人请昌乐大长公主和昌乐老侯爷请到了宫里,三个人凑一起商量了两个时辰之后,昌乐大长公主与昌乐老侯爷双双离去,走的时候喜气盈盈的跟中了大奖似得。

当天下午,正和帝一道口谕就将这位表弟送去给魏成林打下手了。

当魏成林看到这位张大公子的时候,一个头两个大!

“老头儿,你让本公子干什么活儿啊?”一个流里流气的华服青年斜着眼睛看魏成林。

“去帮忙盛粥!”魏成林头痛的将人打发走了,还另派了四个年老稳重的衙役看着他,以免这位大公子盛粥的时候把自己翻进粥锅里去。

心里不免暗暗嘀咕:“皇上啊皇上,您这哪里是给老臣送来的帮手,您是送来的祸害吧?

结果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那四个衙役其中的一个就回来找魏成林了:”大人,公子盛粥的时候,就知道挑干的往外捞,别说立住筷子了,就是勺子都能立住了,最后锅里就剩下米汤了,咱们的粥,没了米可怎么给灾民们喝啊?“

魏成林:”……!“

因为是赈济灾民驻地办事,故而魏成林他们都是吃住在理事大帐,这个时候又问题来了。

这些人比灾民吃的唯一好的一点,就是他们有个咸菜而已,喝的也是跟灾民一样的粥!

魏成林这样做,也是以示公允,若是还敢跟上次的那些贪官污吏一样给灾民喝那种清可见底的粥,那就跟着灾民一起饿肚子!

这一招不只是杜绝了米粥的以次充好和以稀替稠,连带着做粥的时候都精心了许多,米都是淘干净了的,粥都煮得软烂。

因为这些粥,你不知道哪一锅,就被尚书大人定为今日的主食用粥啊!

而第一天来报道的张家良,身为全京城都闻名遐迩的纨绔子弟,长这么大都没吃过一口这么难吃的咸菜!

第二天开始,他就没吃饱过!

但是魏成林不管他吃没吃饱,反正他一个堂堂尚书都吃的下,你吃不下那是你的问题,所以吃饱不吃饱的不是个事儿,只有你干活儿就行!

将张家良指使的团团转,什么活计累就让他去干什么,扛米袋子盛粥劈柴挑水……。

第三天,昌乐侯就出了热闹事儿。

”你知道吗?昌乐侯府的大公子,今天一大早也不知道发了什么疯,竟然拉了十年鸡鸭猪牛羊的去了郊外!”

“你不知道吗?听说是他觉得那郊外逃难的灾民吃的不好,自家多出来的东西都往那里送呢。”

“还说是要过年了,怎么着,也得让灾民吃上一顿肉!”

“好像还自带了厨子……。”

大街上的传言十分迅速,看热闹的更是多!

毕竟这位纨绔子弟太有名,别说富贵人家了,就是勋贵官宦们都知道这位大公子的秉性,这冷不丁的他关心起灾民的吃喝来,还真是让大家摸不到头脑去。

也幸好张家良本来的脸皮就够厚,一路上看人家对他指指点点他还洋洋自得,心说本公子再也受不了老头儿那儿的伙食了,日子简直就不是人过的!

不是说灾民吃什么你就吃什么么?本公子给灾民们吃大鱼大肉,吃烧鸡烤鸭,吃烤全羊!

石来顺从外面跑了回来,一到外书房就嚷嚷:“带东西去了!那张大公子真的带了十车的鸡鸭鹅猪牛羊等物儿,从昌乐侯府去了城外郊区的灾民那里!

”好!”石磊就知道,纨绔子弟怎么可能忍受得了那样的日子,光是清粥咸菜的就能让丫的生不如死去!

“还有,听说还带了厨子和大铁锅之类的东西。”石来顺觉得张大公子肯定是被饿惨了,不然不会连铁锅带勺子之类的东西都带去,甚至还自备厨子给做吃的。

“这个咱不管,只要有了他带头就好!”朱瑞更是早就算计好了,他过年是要回山上去看师傅的,总不能一去无成的回去吧?故而将此事也当作了自己下山后的一个功绩,过了年就回去跟师父好好说道说道。

果然,当天下午就有大臣听到正和帝说张家良虽然人爱玩儿了些,却不失其赤子之心,竟然将自家用不上的东西都送去给了灾民,可见即便是纨绔,也是有区别的。

张家良是谁?

这满京城里去问问!

就没一个不知道这位昌乐大长公主嫡孙的人!

就这样的纨绔这样的名声,能得正和帝称赞一句“赤子之心”,那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哪怕是昌乐大长公主再深得圣眷隆恩,皇帝陛下也不会因为这个而称赞张家良这样的纨绔的!

且皇帝陛下不是说了么?这纨绔也是有区别的啊!

于是家里有跟张家良差不多的纨绔子弟的大臣们,看到了能让自家孩子名声好些的曝光,起码有机会挽回一些是一些!

第二天天都没亮,各家纨绔子弟就被家里当家作主的人给踢出了家门,带着好几大车的食物,浩浩荡荡的奔赴京郊赈灾,那场面叫一个惊悚……。

而石磊则是不管那个,反正有人挑头儿出现就成,自己家还有岳家以及那些清流人家都是积攒了些东西,也跟着一气儿的拉出了城,送到了灾民的手里。

在朝廷封印停笔之后,灾民们也能吃上肉喝上汤,穿的好盖得暖,对前来送东西的各家纨绔子弟,直磕头,口里不断的叫着“善人”,还有老人家说他们是“菩萨座前的金童”。

闹的各家纨绔子弟感慨万千,他们被人叫过“少爷”,“公子”,被人喊过“纨绔”、“败类”,更被人骂过“杀千刀的”、“丧尽天良”等,狠一点儿的更有那“不得好死”的诅咒。

还头一次被人感激成这样,人人看着自己的眼神不再是畏惧,愤恨和怨毒,而是真诚的感激。

其实百姓才是最容易满足的人,只要吃饱穿暖,他们别无所求。

正和帝更是趁机找了几家家里有女儿似小家碧玉的那种,在同一天送了东西过去,纨绔们头一次被美女注视,崇拜的目光让他们飘飘然。

灾情过后,京里的纨绔子弟人数骤减,浪子回头的不在少数,虽然他们也就不再当街调戏大姑娘小媳妇了,可对于他们的家里人来说,这就是最好的转变了。

尤其是张家良这样的,要什么都齐全的纨绔子弟,昌乐大长公主就差喜极而泣了,拉着正和帝的手好一通感激,让正和帝怪不好意思的,这事儿其实还是小定军侯提出来的呢。

不过能解决了灾民们的粮食问题,石磊还是功不可没的,只是正和帝想了许久也没有想出个像样的办法奖励他。

爵位那是不可能上升的,定军侯已经是一品侯爵世袭罔替了,再说军中声望那么好,正和帝就是再想奖励石磊,也不会给他升爵位啊!

虽然已经封印停笔了,但是正和帝却还是要考虑事情的,祭天祭地祭祖宗这些没一年都有的活动就不提了,只是今年众志成城的赈灾,倒是不好不给个说法儿。

别人家尚可赏赐些东西,但是小定军侯就难办了,奖了低不好,高了也不成,正和帝还是头一次为赏赐什么东西犯愁呢。

“皇上,您这是怎么了?”高大总管看到正和帝龙目中的红血丝吓坏了:“这、这怎么眼睛都敖红了!”

“高达啊,你说,小定军侯这次立了这么大个功劳,朕得怎么赏赐他才好呢?”正和帝知道自己这是熬夜熬的,年前的事情都解决了,就差小定军侯不知道要怎么赏了。

高大总管没想到正和帝会问他这个问题,不过他一想就明白正和帝为什么为难了,这还真不好赏赐。

166好玩意儿

“哎呦,这个奴才可说不好,再说,小定军侯当时的初衷是真心行善。”高大总管看了看正和帝,发现脸色没有变,就一边给他整理着与御案上的东西一边接着道:“以奴才浅薄见识,小侯爷并不在乎赏赐不赏赐。”换言之,就是赏什么都无所谓,只要石磊觉得不错就可以了,何必费神思考的那么周全。

正和帝听了果然觉得有理,想起石磊之所以想法设法的帮忙,乃是因为石磊那日看到了灾民的惨状,想起来了,他还哭了呢!

想到这个正和帝的心没来由的软了许多,一个能为灾民哭的人,他才是那个不是赤子之心的人。

脸上不由得露出十分轻松淡然,但是真心的笑容。

高大总管在一旁看到了,心下巍然,果然,皇上需要一个像小定军侯那样的人在身边,能让皇上放松一下,而小定军侯为人,怎么说呢,不伪装不做作,而且还有些小坏主意,还时不时的逗笑一番,想到小定军侯每次哪怕人不来,在外面不管是大事小事,也总能让正和帝展颜一笑,高大总管就得意石磊这位小定军侯了。

一年到头,正和帝也就封印停笔这几日能不看折子,但是一些活动他还是要去主持的,而定军侯府也差不多,打扫房屋灰尘,准备过年的东西,还有给各家的年礼,虽然说石磊除了妻孝,但是石磊依然不张扬,给几个至交好友家送年礼的是他,其余的都是石大总管代为送礼的,但凡是跟石家深交的人家,都知道石家这么低调乃是惯例了,说实话,若是定军侯真大摇大摆来给自家送年礼,谁也不敢跟定军侯府亲近了,生怕一起遭到皇家的忌讳啊!

当官儿不管是虚职还是实授,那都是聪明人,傻子当不了官儿,更何况这是京城,能人无数的地方,哪个人的脑子都不是白给的,这些事情看得一个比一个明白。

不过因为定军侯府的当家主母刚刚去了没二年,大家就是送礼也都送的非常讲究,尤其是昌平侯府送来的年礼,以往并没有跟这位侯爷家有过交集,光是听说过对方,连两家总管都没一起喝过茶,更别提主人家的交情了。

“昌平侯府?”张石氏拿着礼单也犯了嘀咕,去年也没有这家侯府的礼儿啊?

“去请小侯爷来。”

“是。”

不一会儿,石磊就被找来了,这几日大家都忙的很,都快脚打后脑勺了,石老太太想帮忙,石磊还不想让她插手呢,所以也就他跟姑奶奶忙着了。

“姑奶奶怎么了?”

“你看看这礼单。”将手里的礼单递给石磊,让他自己看:“去年并没有这位侯爷的礼儿,且我查了而往年的份例,也并无记载,这冷不丁的给送了这么厚重的年礼。”

石磊一瞧那礼单,上面倒着的东西都是十分珍贵的,从白玉如意到金钿钿丝缠花铜盆儿,光是珊瑚摆件就四个,上等宫绸十匹,四君子花色的,可都是素雅的颜色,这种颜色的宫绸,其实内务府很少上进给宫里的主子们,因为宫里要的可是吉祥如意鲜花着锦的颜色,这种素了吧唧的东西,很少用得上,故而也少进。

“昌乐侯府?”石磊想了想就乐了:“侄孙知道了,年前那阵子不是灾民少吃的么?我呀,就跟皇上说……”将自己推荐他们家那闻名京城的纨绔子弟带头赈灾得了个好名声的事情,跟张石氏说了一番,最后看着礼单乐道:“我想,皇上也许跟他们家说了,或者是他们自己察觉到了也不一定,这是感谢咱们家呢。”

“可是回礼该如何?也照着这个规格来?还有啊,别忘了,这多少人看着呢。”说着指了指天上,意指皇家可还看着呢。

第16节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