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滚刀侯作者:初吻江湖
第11节
指不定什么时候,这些小鬼就能怀了你的事情,故而石磊绝不学他那五位叔叔,眼睛都长到了头顶上去的德行。
“咱家就不进去了,还得回宫复命。”来人倒是十分清楚自己的地位,出宫送福菜的,都不可能在别人家里用东西,菜送到了还得回去复命呢。
“那好那好!”石磊也知道请不了人家,但是该说的还得说,一招手,石大总管立刻递上早已备好的素色荷包,他们家守孝,一切东西都是素净的,这一点,来人也是知道,故而并没有因为不是红包而心里不快。
“大过年的,这点敬意请您一定要收下,全当给您压腰了!”石磊二话不说,将装了四个金果子的荷包塞给了来人。
“既然小侯爷如此说,小的就谢小侯爷了!”来人不用掂量就知道里面装的是金子而非银子,因为金子沉啊!
当下心情大好的告辞回宫复命去了。
等人走了,石磊他们回去做好了,石老太太也姗姗来迟,按品大装的到了饭厅里。
“人呢?”石老太太没看到宫里来人,自然要问一声,且神色匆忙,气喘吁吁。
“什么人?”六口人都有些莫名其妙,这是咋了?大晚上的闹什么幺蛾子啊?
“宫里来人啊?不是说赐了福菜么?怎么不见人?”石老太太也同样莫名奇妙,她折腾了半天,不就是想在宫里来人面前露个脸儿吗?不然何必这么着急。
“已经送走了,你怎么这幅打扮?摆着这些个东西给谁看啊?大过年的就不能消停些吗?这还在守孝期间呢!”老姑奶奶张石氏看石老太太衣服有些许凌乱,头上的发簪也有点儿歪斜,知道她是匆忙之间赶来的,但是不满她既然退了下去,干嘛还来啊?福菜怎么了?你自己不好好吃饭,回去自是睡下了,福菜来了你又起来了,这人真是脸皮厚。
老姑奶奶张石氏一通说教,因为她句句在理,又是用教育人的口气说的,石老太太还真没话可以反驳!
“弟妹听说人来了,就出来看看,为了显示隆重,就换了诰命朝服……”以往定军侯府也不是没有接过福菜,那个时候都是盛装迎接,还给宫里来人送上厚礼,也好给定军侯府在帝后面前说几句吉祥话儿。
这以前都是自己出面的,这回可倒好,连这种大事情都不用自己了,自己还有出头之日吗?
石老太太被训了一通,有委屈有怒气,可是还是得忍受着,以前她这么刁难石磊夫人的时候,就没想过自己还有这么一天!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以前她给别人委屈,如今别人也照样找她的茬儿。
石磊看着石老太太憋屈的样子,心里别提多痛快了1
“诰命朝服也不是这样穿戴的,等除了孝,进宫谢恩的时候再穿戴吧。”张石氏一甩袖子:“好了,年岁大了,熬不了夜,小石头?!”
“在!”石磊憋笑,刚才那句话,是石老太太吃完饭后临走的时候说的借口,真是腊月的账还得快,如今就被老姑奶奶给丢在她脸上去了。
“你也别熬夜了,我带孩子们去睡了,这重孝在身的人家,大过年的就别去宫里了,到底是不吉。”张石氏是标准的大家闺秀教育下的产物,对一些忌讳看的尤其重,故而重孝在身,就不在大年初一的时候,进宫去谢恩了,毕竟一些忌讳还是要遵守的,不能得意忘形。
石老太太脸色更不好了,或者说,自打老姑奶奶回来,掌了中馈之后,哪天没有损她两句?这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憋屈!
“是!”石磊巴不得的呢!
张石氏带着四个小包子,施施然的回了清华园,大门一关,带孩子们去睡觉了,而石磊却是去了祠堂,给祖宗们又上了香,在揽月阁里,单独给妻子去上了香。
石老太太半宿没睡着觉,想了许多事情,她自打出生,就是个庶出,后来大了知道自己庶出的身份,恐怕嫁不到好人家,那年她才十岁,因为她庶出的身份,并不得当时礼王王妃喜欢,身边的丫头婆子们对她这个小姐不怎么尽心,这才让十岁的孩子单独出了二门去玩耍,在一个小花园的假山里,有幸偷听到了父王与幕僚说话,那个时候她就知道,父王他们想要拉拢定军侯府。
后来听说定军侯夫人去世了,家里请了定军侯来赴宴,她那个时候已经十七岁了,亲生母亲去世了,到死也是个姨娘,连侧妃都算不上,一副棺材板,埋了就完事了,而她十七岁了,还没有相看人家,据王妃屋里的二等丫鬟碎嘴说,王妃打算将她嫁给自己庶出的侄子,那个侄子死了原配夫人,她是知道的,都四十岁了,她才十七岁!
就是要当继室,也要当个好人家的继室,而不是一个功不成名不就的庶出子的继室!
于是她将就自己的所有私房钱都拿了出来,收买了宴会上负责伺候的副总管以及那几个丫头,愣是算计了当时的定军侯!
她知道父王他们一直垂涎定军侯府,可惜没有机会,其实这次宴客上负责伺候的副总管以及那几个丫头,愣是算计了当时的定军侯!
她知道父王他们一直垂涎定军侯府,可惜没有机会,其实这次宴客,他们本想将自家嫡出的二女儿给定军侯做继室夫人的,可定军侯拒绝了,谁都知道为什么拒绝,可是她不,不说生米煮成熟饭,她也做不出来,可是名誉上,定军侯必须要给她一个交代!
礼王府上的人也明白,这事儿是个契机,便顺水推舟,直接就让她出了阁,给定军侯做了继室夫人。
初入定军侯府,自己步步小心谨慎,生怕惹了定军侯厌烦,定军侯别的不好,就是对于后院非常干净,没有多少妾跟自己争风吃醋,两个妾侍却一个都没有。
她确定自己没动手,因为她不敢,定军侯看她的眼神,起初是跟看个死人似得。
最早定军侯是不碰她的,要不是三年来她都小心翼翼,从不跟礼王府过多接触,回门也少的很,连礼王府传消息她都不帮忙,这才能让定军侯对她放心,进而有了儿子傍身。
135二老斗法
可是有了儿子后,她就有了心思,可惜那个时候,定军侯原配夫人所出的嫡长子已经成婚并且也有了儿子,这定军侯后院虽然干净,可也同样严谨,她没地方出手也不敢,一旦被发现,她一点儿都不怀疑,定军侯绝对会大义灭亲,弄死她们娘几个的!
一直到定军侯去了,嫡长子继承爵位,她以继室嫡母的身份要求不分家,新的定军侯同意了。
之后便是长达十年的时间,一点点的攒人脉,这个时候礼王府终于派上了用场,多年的教导让她在后宅如鱼得水,新的定军侯嫡长子没能站得住,在六岁的时候就意外身亡了,本来她还有后招,那女人倒是争气,嫡长子殇了一年,她就又有了,生了后还是个男孩儿!
不过也幸好,她也不是吃素的,五个儿子都娶了官家女儿,这外家也是一个助力,本来想为孙子迎娶一个十家王府里的嫡出女儿,谁知道定军侯没给她们机会,直接定了李家的嫡出女儿。
因为这样亲事她当时是承诺了的,结果却没办成,被娘家礼王府好一通埋怨,他不仁别怪她不义了!
用了所有手段,终于弄死了定军侯,本以为自她家儿子有机会了,谁知道这定军侯临死之前,愣是上了一本遗折,求了皇帝陛下给定军侯府做主,在去世之前,愣是立了世子石磊,又马上就迎娶了李家嫡女进门,有一个当朝左丞相的岳父,哪怕石老太太在不知道好歹,也明白,不是动石磊的时候。
百日热孝过后,她掌控了大半个定军侯府,一家子以为难石磊夫妇为乐,只是她千算万算,没有算到人心。
五个儿媳妇越来越贪婪,伸手拿东西也越来越多,最后不满孙媳妇管家严格自己搂不到太多的好处,直接设计害死了临产的孙媳妇,石磊也因此一病不起。
那段时间,家里的大权虽然她还掌着,可是私底下,几个儿媳妇倒腾定军侯府的东西倒腾的那叫一个欢实。
待石磊醒来,一切都变了。
雷厉风行的清除了奴才们,闪电的速度以及雷霆一般的威势,愣是分了家。
一切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定军侯石家好算计!
自己嫁来石家也有三十年了,却从来不知道,定军侯手里有多少后手,又有多少人脉关系。
呵呵!
多可恶!
自己为了掌控定军侯府,一辈子都耗在了这里,结果还是没能融入进石家,人家对自己,依然是防备的,不然不会不知道,石磊如今手里到底有多少张底牌。
到底是定军侯啊!
最重视的始终是嫡出继承爵位的子嗣,自己五个儿子,愣是让人家给养成了废材,自己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
如今可倒好,自己大权被夺也就罢了,不管怎么说,自己也是这定军侯府的太夫人,定军侯石磊的嫡祖母,哪怕是继室的身份呢,她也是嫡妻。
可是石磊也不是软柿子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刺激过头,这磊小子就跟自己杠上了。
不论是分家还是恩萌的监生名额,都没有如他的意,更是来了个管着自己的老姑奶奶!
天知道,自己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一个大姑姐!
真是该死!该死!
石老太太委屈的流泪,这么多年的努力啊!都白费了!
临老临老还要受气吗?
自己才五十多,起码还有二十年可活,难道要受二十年的气吗?这可不行啊!
自己肯定受不了!
早死也不行,自己当年在礼王府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没能死的了,你当礼王府的礼王王妃是摆设么?没少对庶子庶女下手,活着的庶子庶女是有,但是很少,死了的更多!
当了多年定军侯府的老太君,如今她已经过不了过去的那种小心翼翼的日子了。
一锤枕头,石老太太双眼冒着不甘的精光,说什么,这定军侯府也不能让一个人当家!
她争不过张石氏那个名正言顺的当家姑奶奶,但是可以找帮手啊!
五个儿媳妇是不能了,那五个当初真是瞎了眼才会迎娶回来,一点儿头脑都没有,若不是她们设计陷害,石磊也不至于反弹的如此厉害、
石老太太完全忘记了,当日她去求亲,也没什么真心诚意,人家能给她好女儿?只拿家里不讨喜的不重视的来应付罢了。
不过这不妨碍石老太太自己的算计,既然争不过老姑奶奶,那么她就找一个可以争得过的人来,跟老姑奶奶争一把!
那个人不是别人,过了年,到了夏天,石磊这妻孝也该守完了,他不是要科举么?正好给他娶个继室夫人进门,科举大登科,洞房小登科!
石磊还不知道,自己正守着妻孝呢,石老太太就惦记上了迎娶继室夫人入门的事情了。
大年初一,石磊带着一家老小,包括一大早就登门来的五位叔叔婶婶以及他们的孩子们,齐齐到祠堂里祭奠祖宗,祭奠无非是那几样,就不叙述了,折腾一通后,几个小孩子都累坏了。
毕竟这跪呀拜呀的规矩不少,大人都勉强应付,别说小不点儿的孩子们了。
拜完了祠堂,就该晚辈给长辈拜年了,以往都是石老太太做首位,如今这首位换成了张石氏这位老姑奶奶,石景岩他们恭恭敬敬的给老姑奶奶磕了头拜了年,张石氏也赏了红包给他们,不多的红包让石老太太敢怒不敢言,她可是看到张石氏给了石磊和三个小崽子十分丰厚的红包的,怎么到了自己儿子孙子这里就变薄了。
“姐姐一看就是疼儿孙的人,给磊小子的红色够厚啊!”石老太太实在是没忍住,酸溜溜的开口。
“那也是因为他给老太婆的礼节好。”张石氏怎么会看不出来石老太太的羡慕嫉妒恨?
但是张石氏就等着她羡慕嫉妒恨呢!
“不像某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送来了我也无用,放着发霉的布匹给我送来,当我老太婆是那乞丐不成?哼!”张石氏说起这个就来气,那五家人说的比唱的都好听,结果送来的年礼,说是孝敬她这个亲姑姑的,却是布匹是发了霉的,送来的银首饰还是前些年的旧款,更别提花样了,当她是叫花子吗?
石老太太还真没想到,事情的真相竟然是这样的!?
五个儿媳妇各个装傻充愣,她们只是怨恨,两个老太婆,一个给自己丈夫好不容易弄来的官职没了,一个更是让自己天天伺候床前尽孝,当她们是大丫鬟一样指使。
分家头一个新年,张石氏只是给他们应得份例发放,多一个铜板都没有,而石老太太也是如此,不是石老太太不给,而是石老太太也要攥紧自己手里的钱,不然她没底气啊!
而张石氏则是理所当然的不给,就凭他们想要谋算自己家财的举动,张石氏就对他们好不起来。
石老太太无话可说,最后闹了个不尴不尬不欢而散。
回去就教育了五个儿媳妇一通,可是五个儿媳妇也有话说:“不是做媳妇的不想孝敬亲姑姑,实在是家里急促,自打买了官职,这银子流水样花出去,结果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如今连官职都没有了……”
得,石老太太又记了张石氏一笔。
而另一边,张石氏给石磊看了看家里往来年礼的记录:“你那五个婶子倒是好手段,给自己娘家的礼物十分丰厚,倒是给你这个正经侄儿的礼物,薄的可以,不是发了霉被虫蛀了的缎子就是缺了少了不时兴了的金银首饰,拿咱们娘两个当乞丐打发呢?!”
“他们怎么对咱们,咱们就怎么对付他们好了!”石磊对他们已经完全无爱了。
“所以我给的东西都是最少的,连红包都是如此。”张石氏对自己的报复手段还是很知道的。
“不不不!”石磊笑嘻嘻的告诉张石氏:“您这个不对,您将二叔家的转送给三叔家,将三叔家的转送给四叔家,四叔家的送给五叔,五叔家的给六叔,六叔家的给大姑姑,大姑姑家的送二叔家去!”为什么没有提到小姑姑呢?因为人家孔府送来的年礼好着呢,张石氏给回的礼也不差。
“你个猴儿!”张石氏被石磊这么一说,笑的不行,拿手指点着石磊的额头:“你就出馊主意吧你!”
不过心里却是对石磊这主意很是认同,既然人家都不惦记自己了,自己还怕撕破脸皮么?
闹将出去,到底是谁丢脸?
张石氏心里清楚的很,这可是让他们有苦说不出的办法。
结果正月十五的时候,几家人接到了张石氏送来的节礼,差一点儿气歪了鼻子!
宫里正和帝听高大总管给他转述了定军侯府的节礼事件,也让正和帝哭笑不得:“这个小定军侯啊,尽出馊主意。”
“可不是么!不过啊,这也不怪小侯爷,那几家欺人太甚,当人家孤儿寡母的好欺负不成?听说给的绸缎都是虫蛀发霉的,给的金银首饰什么的,都是老旧的样式,这样的跟打发那些上门来打秋风的穷亲戚,有什么区别啊?好歹小侯爷跟老妇人,还是堂堂的侯爷跟一品诰命呢。”高大总管看了看正和帝,继续给石磊开脱:“听说给世子的礼物里,还有几个金果子,给大小姐和小少爷的,只有银果子而已,这得抠门成什么样儿啊?!”
“他们这不是抠门儿,而是示威呢。”正和帝冷笑,自己亲封的侯爷跟诰命夫人,他们都能如此怠慢,可不是跟朕示威呢么,因为朕让他们守孝了。
136偷鸡蚀米
高大总管小心翼翼的道:“和封印前的折子有关?”
“你以为呢?”正和帝喝了口茶水。
“奴才愚钝,可也知道,这夺情也不是谁都能夺的,那种三品以下的就没见过有夺情的。”高大总管想到那几个折子,实在是想说,这都是上赶着让皇帝陛下厌弃呢。
守孝这一说法吧,其实也可以不守,在职官员若是有需要守孝的,上折子丁忧,有一种可能是因为朝廷需要,由皇帝陛下朱批,联合礼部和吏部,予与夺情,斩哀也才让守百日,齐衰则是一个月,之后的大功和小功之类的,完全可以免除。
但是这是指朝廷重臣,皇帝陛下倚重的肱骨,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夺情不守孝的,怎么说夺情好歹也有些不近人情的意思,若非真的有需要,朝廷很少会夺情给官员。
五家人不甘心,花了大价钱,请岳家代为上折子,折子里写的声情并茂,说什么无兄弟当值多么尽心之类的话,然后才说要丁忧之类的意思。
其实他们原本是希望能看在五兄弟出身定军侯府的份上,说些好话,可以让皇帝陛下予以夺情处置。
结果正和帝压根没夺情的打算,朱批一概是:准奏!
这是必须要挂职回去守孝的意思啊!
他们五个之所以敢这样大胆,是因为他们的母亲求了礼王府,写折子的人还是礼王府派来的呢,那可是最好的文书相公。
十家王府同气连枝,一个说保,其余九家多少都要表个态,谁知道这样一来正好戳中正和帝的逆鳞,愣是没给她们这个面子。
虽然说定军侯府分出去的那五个兄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这是一个信号,皇帝陛下又要收拾十家王府的信号。
这个信号已经出现过一次,在太宗皇帝的时候,就收拾过一次十家王府,可惜,太宗皇帝得急症龙御归天,不然十家王府早就被摆平了,也是因为这样,十家王府才会意识到,自己家也不是一直能昌盛下去的,必须要有所行动。
这才抱团抗衡皇家。
说起来,他们的血脉跟皇家早就远了,这都出五服去了能不远吗?
不然也不会想着往宫里送女孩子,若是女孩子能有个一儿半女的那就更好了。
这样这血统不是又有了延续么。
要不然你以为为什么正和帝不给十家王府的女儿高位,更不让她们诞下龙嗣?
皆因十家王府的势力太大,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不能除之也就罢了,岂能再给他们添上动力。
他敢肯定,若是有一个生下皇子,甭管这孩子日后如何,聪明也好昏庸也罢,十家王府都会立刻造反。
奉这个皇子做新皇帝。
“去传旨,赏赐定军侯素白绸子六匹,清素贡缎四匹,赏赐景阳伯夫人万寿素缎四匹,素白绸子六匹,珍珠白的头面首饰两套,不必进宫谢恩了。”十家王府给那五家撑腰,正和帝就给小定军侯撑腰。
“遵旨!”高大总管听到这里就明白了,这是拿定军侯府做博弈之所呢,那边有十家王府,这边就有皇帝陛下。
圣旨传来赏赐带来后,石磊兴高采烈的跟张石氏分了东西,反正是赏给自己的,不拿都不成!
石老太太这回没了羡慕嫉妒恨,这圣旨懿旨的,定军侯府最近可没少接,吓着吓着,这都习惯了。
倒是分出去的那五家人,五个兄弟跟他们的媳妇儿却各个惊慌失措,自己做下的好事儿自己知道,节礼上的手脚早在一开始他们就商议过了,好东西谁会往那里送啊?自己都不够用呢,于是淘了箱底弄了些陈年旧礼给送了过去,结果呢?小年送过去的礼物,正月十五就被换了个包装送了回来!
今天正月十六,皇帝陛下这赏赐的东西,跟自家送过去的节礼,那是数量一样一样的啊!
他们还指着日后皇帝陛下想起来,能让他们官复原职起复效力朝廷呢?这不慈不孝的事情都闹到了皇帝陛下那里,这样的官员皇帝陛下岂会让他们起复?
“完了完了!”石景钊瘫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的吓人:“日后绝不会重用我们的!绝不会重用啊!”
“老爷!真有那么严重吗?”石景钊的媳妇龙家欢,出身荣王府,虽然跟石老太太一样是庶女,却是自幼死了亲娘,跟在嫡夫人身边长大的,虽然荣王妃没有怎么教导她,可耳濡目染,多少也学了些手段,这会儿倒是觉得没那么严重。
“你知道什么?咱们对磊小子不好是为不慈,对亲姑姑不好是为不孝!这样的人,谁敢用?就是用也不敢重用啊!”石景钊气得只想吐血。
花了大价钱买的官位,官印还没捂热乎,就不得不挂职丁忧,这会儿只是撒气的举动,却是让皇帝陛下知道了,若是皇帝陛下没动静也就罢了,偏偏有了动静,直接就用跟自己等人一样数量的赏赐,赐了下来,这是给他们一个暗示,这事儿连皇帝陛下都知道了,且十分不满,不然不会赐这些东西给定军候府啊!
五家人瑟瑟发抖,直接都去了定军侯府求见石老太太,这个时候必须找老娘讨个说法儿了。
“还能怎么办?就这么办!”石老太太也知道,如今这不慈不孝的名声都传到了皇帝陛下那里,自家这五个儿子可是一时半会儿的不能起复了,哪怕守完了孝也不能立刻就继续当官,这官职,还得挂着!
“五个蠢妇!那磊小子精明,老姑奶奶岂是糊涂的?当了多年的当家夫人,眼睛里能容得了沙子嘛?那也是从小金尊玉贵养大的嫡女姑奶奶!你们啊!”石老太太其实比他们更生气更害怕,万一五个儿子被皇帝陛下厌弃了,日后可怎么办啊!
“娘亲,如今说什么都没用了,还是先想想,咱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弥补的啊?”石景炎虽然也愤恨不已,可是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还是想个解决的办法才是。
“现如今咱们都在守孝期间,什么办法都不是办法,唯有等到守孝期过去后,才能慢慢筹划。
石老太太心里也不得劲儿的很,但是她知道自己不能乱,自己是孩子们的主心骨儿,若是自己都立不起来,五个儿子可就真的没了指望。
石老太太一说,他们才惊觉,自己这可是还在孝中呢!
”日后都给我夹紧了尾巴做人,出去不要张扬,老老实实地过了这段风头再说!”石老太太没跟他们说自己的打算,只是要他们暂时安分守己,日后徐徐图之便是。
几个别无他法,只能听石老太太这个母亲的话,灰溜溜的回去自己家里,紧闭门户,乖乖守孝。
时不时的,石老太太还要儿媳妇们来请安的时候,也要去给老姑奶奶请安,以求能得到老姑奶奶的好感,可惜,张石氏可明白的很,这几个,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请安磕头的就守着,若是实际上的好处,那是一点儿都不给啊!
不仅不给好处,还将定军侯府把持的滴水不漏,按她老人家的话说:“咱们家一直是武官,难得出了一个爱读书的,这科举可得要好好的考,日后咱们家也是文武双全的人家了。”
这是说石磊呢,这不是过了年就要春闱了吗?石磊虽然不用考府试,可是府试完了就是院试了,石磊秋天就要下场,是为秋闱,故而如今定军侯府,连下人们走路都是踮着脚尖儿的,生怕出声儿打扰了小侯爷温书。
五家人来请安的时候,更是大气儿都不敢喘,更显得憋屈的很,但是却没有任何办法,继续憋屈着。
石磊想到自己秋天就要进考场了,心里说实话,真的是没有底儿的很,找老姑奶奶谈心:“姑奶奶,侄孙这心里真的没把握,当时也是脑子一热就想了这么个办法儿,若是考不过,难不成真的要去国子监啊?多丢人啊?”
堂堂定军侯,去国子监读书,军中且不说,就国子监那些老酸儒们也不会同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