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万户侯作者:高月
第245章
高适上前向他先施一礼,随即摆一个请的姿势,笑咪咪道:“此处不好说,柳县令不妨跟我到内室,咱们慢慢谈。”
夜色并不是很暗,风高月圆,白云掩映,云来月隐,云过月明,屋内也随之乍明乍暗,李俅表情严肃,端坐在椅子上,静静听着李成式的陈述。
“回禀小王爷,这十几日属下也并没有闲着,一直在四处寻找那一百多条盐船,能用的手段都用尽了,搜过过扬州的每一寸水面,可盐船就象平空消失一般,不见一丝踪迹,所以属下判断,盐船肯定已经不在扬州。”
李成式一边说,一边偷偷窥视李俅的表情,其实不用去搜寻他也知道这批盐船绝不会在扬州境内了,李清不会象庆王那样蠢,他手握盐务大权,配几张盐引,就可将盐船轻易移走,天下这么大,他李成式搜得过来吗?
李俅却眼一挑,冷冷道:“那照你的意思,这盐船追不回来,我父王就铁定被他弹劾了吗?”
李成式忙欠身陪笑道:“属下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如果庆王殿下在京城活动活动,皇上未必就会将李清的弹劾当回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那李清白忙一场。”
“砰!”李俅的拳头狠狠砸在桌子上,将李成式心和茶杯一起唬得跳起来,心跳到嗓子眼中,可茶杯却飞到上,摔得粉碎。
李俅霍站起来,指着李成式的鼻子厉声喝道:“如果京城能解决,还要我来扬州做什么?你没那个本事就明着说,休得找借口推托!”
李成式也是宗室,说起来还是李俅长辈,堂堂的上州刺史,论实权连庆王都不如他,却被一个毛头小子指着鼻子大骂,此等大辱他几时受过,脸色不禁一阵红一阵白,最后他忍无可忍,一声断喝:“够了!”
他也站起来,盯着李俅恶狠狠道:“要不是你父亲贪心、愚蠢,事情会到这个步吗?现在反过来怪我了,我不管又如何,有本事你们自己解决去!”
他一脚踢开椅子,重重哼了一声,负手大步向外走去。
李俅望着他背影,脸色越来越铁青,眼一翻,轻轻吐了一口气,“不知报恩的东西,若不是我父王,你能坐到这个位置吗?”
他盯一眼上碎裂成几大块的茶杯,伸出脚吱吱嘎嘎将它们逐一踩得粉碎,嘴角露出一丝阴毒的笑意,“没有你,我一样能解决此事!”
第二百二十二章将计就计
哎哟!轻一点,轻一点!”
李清拉开衣领,长长吐出一口气,回头埋怨道:“穿这件衣服,就算不被人射死,也会被它勒死。”
这是一件贴身内服,就仿佛后世的芭蕾服,用蚕丝厚厚实实织了数层,李惊雁又用了数天时间,和她的两个侍女一起,用近千小铁片密密缀上,在胸腹后背等丝织衣竟重三十几斤,李清穿在身上瓦亮瓦亮,数千块铁片鱼鳞般晶莹发光,他整个人就仿佛一条人鱼再世。
“好了!好了!别叫了。”
李惊雁忍住笑,细心将各处折皱一一抚平,最后拍了拍后背的铁镜,抿嘴笑道:“那也没有办法,谁要你去参加什么庆典,爹爹说庆王养了不少奇人异士,有些武功高得吓人,你们现在斗到这个步,难保他不狗急跳墙,用卑鄙的手段暗算你。”
“我知道,但不是还要穿细铠吗?你再给我穿这几十斤重的内衣,我怎么走路。”
李清动了动胳膊,十分费力,又皱眉道:“弄得象个木偶人似的,若杀手冲上来,我只能等死了。”
“去吧!去吧!别怨了,你有几百个忠心侍卫,还怕杀手冲上来吗?早去早回,少在外面露面就没事了。”李惊雁将他的细铠披挂好,又替他穿了官服,见李清体态臃肿,走路一摇一摆,活象只鸭子似的,她忍不住咯咯笑弯了腰。
李清一脸苦笑,迈着鸭步钻进了马车,江淮盐铁司大门敞开,数百士兵护卫着他隆隆出门而去,让李清非出门不可的事情是王宝记柜坊将长安的总柜迁到了扬州,今日便是它的开张仪式。
唐朝的柜坊便是今天银行的早期雏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它最早产生的原因是商人携带钱不方便,比如一贯重六斤,一百贯便是六百斤,去异做生意出现了原始柜坊,《太平广记》中对此也有记载,但唐朝的柜坊还只是一个储蓄所的性质,将如将钱存入长安,再约定信物去扬州领取(本书中常出现的柜票是老高的职业想象,没有依据)。
王宝记新柜坊离江淮盐铁司约五里,靠近码头,占一百多亩,在下用大青石建有几个坚固厚实的钱库,机关重重,又从长安赶来二百多护丁,严密护卫着这座大唐第一柜坊,此刻柜坊大门前彩旗招扬、鼓乐喧天,几支舞狮队窜高摇头,好不热闹,来贺喜的人流络绎不绝,不停有高官大贾上前签名,将气氛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王宝记柜坊的大掌柜约五十岁,姓秦,长得瘦小精干,但一只鼻子却奇大,仿佛一只茄子直接从面庞里长出,让人心痒痒,忍不住想一拳将他鼻子打回去,他原来是成都王宝记柜坊的掌柜,年初总坊掌柜退休,他便调到长安升为大掌柜,而他上任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将总坊搬到了扬州。